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孩无数的老师们,对于孩子爱咬手指、邋遢不讲卫生、摸自己生殖器的现象并不陌生吧?在一个几十人的班上,总有些个孩子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家长们为了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紧张不已。许多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尤其是孩子抚摸生殖器时,都会采取责骂、呵斥、威胁甚至羞辱孩子的方式来处理,却鲜有人去探究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成因。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较为科学地解析了孩子出现手指、邋遢不讲卫生、摸自己生殖器等行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动欲区、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不同定位,根据力比多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
一、口腔器(0—1岁)
弗洛伊德把从初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动欲区是口腔。“口腔期”是个体性心理亦即人格发展的最原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刺激获得快感和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口腔性格,如乐观开朗,即口腔性乐观。
若此时期的口腔活动受到大人的限制,使婴儿无法由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滞留下不良影响,此种不良影响又称口欲滞留,长大后将会出现以下负面的口腔性格:缺乏安全感、恐惧、自卑、自恋、不自觉地表现出咬手指、烟瘾、酗酒、贪吃、咬人等。
若此期间欲望过度满足,“力比多”则固着在这一个阶段,不能独立自主去解决问题,会对别人产生过度依赖,容易嫉妒别人等问题。
二、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第二年起到三岁末。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在这一阶段前期幼儿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排泄粪便时解除内急压力得到的快感,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幼儿的排便训练不應过早过严或放纵。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如果父母训练过严,幼儿总是反抗,父母与幼儿的冲突总是很强烈,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
一种是肛门排放性性格,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不守秩序和放肆;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人格,如洁癖、强迫症、固执、小气和过分注重细节。
三、性器期(3—6岁)
大约三至六岁,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外生殖器。这个阶段,儿童认识到两性之间在解剖学上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满足的重要刺激,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和外露生殖器以及性幻想。儿童把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这一现象也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主要的影响。儿童把自己和父亲、母亲等同起来,在行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亲,女孩的性格很像母亲。另外,在性器期很容易发生力比多的停滞,以致造成许多行为问题,如攻击和各式各样的性偏离等。
在这个阶段里,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情绪的冲突,即男孩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毅力克特拉情结。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以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他们,这样不仅使儿童获得男性和女性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会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第二个自我,即超我。
四、潜伏期(6—12岁)
潜伏期,当儿童解决了俄狄浦斯或伊利克特拉情结后,他们的力比多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十二岁左右。这是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掩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种发展一半归于家庭教养和社会的要求,另一半则由于躯体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儿童中止对异性的兴趣,倾向多和同性者来往。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是男女分组,甚至壁垒分明,互不来往。这个时期力比多转移到外部世界,刺激来自于外界,来自于好奇心和知识的满足,来自于娱乐和运动等。参与学校或团体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等成为这个时期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时期处理得好,儿童会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反之会形成自卑、孤僻的个性品质。
五、生殖期(12岁以后)
在起几个心理发展的时期内,儿童主要是一个“自恋”性质的冲动,弗洛伊德把前几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统称为“前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儿童的心理从“自恋”转变成了“异性恋”,异性恋一旦形成,以后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从这个时期起,儿童力图摆脱父母,与父母分开,建立自己的生活,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这时期的儿童容易产生性的冲动和对成人的抵触情绪。
综上所述,孩子出现爱咬手指、邋遢不讲卫生、摸自己生殖器等行为,是由于特定时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过度满足欲望,使得“力比多”固着在某一个阶段。要想解决孩子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清楚人格发展每个阶段动欲区的主要位置,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帮助孩子解决矛盾,向人格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较为科学地解析了孩子出现手指、邋遢不讲卫生、摸自己生殖器等行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动欲区、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不同定位,根据力比多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
一、口腔器(0—1岁)
弗洛伊德把从初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动欲区是口腔。“口腔期”是个体性心理亦即人格发展的最原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刺激获得快感和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口腔性格,如乐观开朗,即口腔性乐观。
若此时期的口腔活动受到大人的限制,使婴儿无法由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滞留下不良影响,此种不良影响又称口欲滞留,长大后将会出现以下负面的口腔性格:缺乏安全感、恐惧、自卑、自恋、不自觉地表现出咬手指、烟瘾、酗酒、贪吃、咬人等。
若此期间欲望过度满足,“力比多”则固着在这一个阶段,不能独立自主去解决问题,会对别人产生过度依赖,容易嫉妒别人等问题。
二、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第二年起到三岁末。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在这一阶段前期幼儿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排泄粪便时解除内急压力得到的快感,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幼儿的排便训练不應过早过严或放纵。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如果父母训练过严,幼儿总是反抗,父母与幼儿的冲突总是很强烈,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
一种是肛门排放性性格,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不守秩序和放肆;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人格,如洁癖、强迫症、固执、小气和过分注重细节。
三、性器期(3—6岁)
大约三至六岁,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外生殖器。这个阶段,儿童认识到两性之间在解剖学上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满足的重要刺激,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和外露生殖器以及性幻想。儿童把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这一现象也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主要的影响。儿童把自己和父亲、母亲等同起来,在行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亲,女孩的性格很像母亲。另外,在性器期很容易发生力比多的停滞,以致造成许多行为问题,如攻击和各式各样的性偏离等。
在这个阶段里,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情绪的冲突,即男孩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毅力克特拉情结。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以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他们,这样不仅使儿童获得男性和女性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会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第二个自我,即超我。
四、潜伏期(6—12岁)
潜伏期,当儿童解决了俄狄浦斯或伊利克特拉情结后,他们的力比多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十二岁左右。这是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掩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种发展一半归于家庭教养和社会的要求,另一半则由于躯体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儿童中止对异性的兴趣,倾向多和同性者来往。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是男女分组,甚至壁垒分明,互不来往。这个时期力比多转移到外部世界,刺激来自于外界,来自于好奇心和知识的满足,来自于娱乐和运动等。参与学校或团体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等成为这个时期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时期处理得好,儿童会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反之会形成自卑、孤僻的个性品质。
五、生殖期(12岁以后)
在起几个心理发展的时期内,儿童主要是一个“自恋”性质的冲动,弗洛伊德把前几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统称为“前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儿童的心理从“自恋”转变成了“异性恋”,异性恋一旦形成,以后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从这个时期起,儿童力图摆脱父母,与父母分开,建立自己的生活,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这时期的儿童容易产生性的冲动和对成人的抵触情绪。
综上所述,孩子出现爱咬手指、邋遢不讲卫生、摸自己生殖器等行为,是由于特定时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过度满足欲望,使得“力比多”固着在某一个阶段。要想解决孩子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清楚人格发展每个阶段动欲区的主要位置,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帮助孩子解决矛盾,向人格更高级的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