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阁臣制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当了皇帝,直到老态龙钟行动都困难了的时候,还要上朝堂、见百官、亲自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政务,又要指挥特务机构——锦衣卫,异常辛苦。这段时间的状况,他自己有诗道:
  群臣已睡朕后睡,
  群臣未起朕先起,
  不及江南富家翁,
  日高三竿犹拥被。
  他为什么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强化帝权,确保朱家的统治权能够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他把历代所实行的宰相制改成了阁臣制,自己又当皇帝、又当宰相。
  中国历代所用的是宰相制度。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处理实际政务则较少;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宰相,位列百官之首,掌握着次高权力,处理的实际政务较多。如果君明、相贤,同心协力治理国家便能出现太平盛世,无奈这种情况历史上并不多见。
  明朝建国之初,是沿用以前的宰相制度,设立左右丞相,办公的地点叫中书省,左丞相为李善长,右丞相为徐达,下面有许多属官和办事人员。徐达经常在外带兵打仗,实际上宰相就只是李善长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仅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中书省“综理机务”:“录军国重事”,全国各级各部门给皇帝的奏报,都要“先白中书省”。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谕旨也经中书省再下达,所以丞相位尊权重。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部下,他极有智计、料事多中、多谋善断又敢于任事,在战争情况下,兵贵神速,很多迫不及待的事情,都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对朱的帮助极大,朱也不觉得他是“越权”,还常夸他兼有萧何、张良的长处。新朝成立,李善长作为功臣之首,位居相位,自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他还是战争年代的老作风——敢于任事,有事未必先请示皇上。他没想到一个皇帝打天下和坐天下是有区别的。朱元璋觉得李善长竟然眼中没有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认为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危及君权、君位。洪武四年,李善长病了些天,未能到中书省上班;于心不安,也想藉此试探一下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便上疏请求“致仕”——就是退休。他以为准会“温谕慰留”,谁知疏上之后,朱元璋趁机立即照准。
  朱元璋巧妙地罢免了李善长,换上了谨慎小心的汪广洋,把他调入中书省当右丞相。汪广洋虽有才能,但要当好宰相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他又鉴于李善长的教训,凡事都去请示,这样,事无巨细都得朱元璋亲自拿办法。公元1373年(洪武六年)又添了一个胡惟庸当右丞相。不久,朱元璋以汪广洋“无所建白”为由,把他降职打发到广东去了。
  胡惟庸这个人,善于逢迎巴结,才干优于汪广洋,起初还好,慢慢地变得专断、隐瞒,大搞以权谋私,史称胡惟庸“专生杀黜陟,以恣威福。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取视之,有病己者,辄匿不闻,由是奔竞之徒趋其门下。”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牵连蔓引,诛戮了许多人。问题的实质是朱元璋认为中书省即宰相制对皇权造成掣肘和潜在的威胁。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改宰相制为阁臣制,宣布: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由皇帝指挥;将统领军队的大部督府分为五个都督府。这样便使最高军政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又要当皇帝又要当宰相,任凭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尤其是定制、拟旨、批示等文书工作工作量很大。
  于是,朱元璋从民间挑选了一些年高笃厚善属文的“宿儒”来做这些工作,只办事无任何实权。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无从政经验,与功臣勋旧没有牵连,不会有政治野心,本该满可以放心,但朱元璋还是独出心裁地设计出一套防范办法。他把这些人分成四套,即春、夏、秋、冬,名为“四辅官”。春官只在春季任事,又加以分班,实际在春季三个月中每月只有十天才能视事。这种控制办法自然不会发生侵扰皇权的“弊端”,但同时也无法办好政事,这些人太老又因切断了工作的连续性,遇事不知前因后果,难免贻误大事,不久便纷纷“引疾”或“撤免”,洪武十五年七月朱元璋只好宣布撤销四辅官并在使用人员的具体办法上有所改进。这回用的是些翰林院的学士、编修之类级别较低的人,最初未给职称也无定员,人们便按他们办事所在的殿阁呼为“某某阁大学士”称他们为阁臣,皇帝和行文中则称为辅臣,民间尊称为“阁老”。人们习惯地把他们目之为宰相,把“入阁”和“拜相”当成同义语,其实,阁臣和宰相有本质的不同。直到朱棣时才有定员和正式任命,明朝一直采用这种阁臣制。
  朱元璋起自民间,有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聪明、勤快、能干。阁臣制有这种皇帝,运行得还算可以,但到了他的子孙,多数既缺乏经验才能,又很懒惰,哪里能把国事管好呢?
  朱元璋的这一套政治设计——把宰相制改为阁臣制,出发点是为了帝权、帝位。这套办法再加上其他使各部门、各官员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从维护皇帝权位来说是有效的,所以明朝三百年帝位一直很稳,未发生过皇位为权臣取代的现象,但这种阁臣制容易造成内斗,阁臣间往往把时间、心思花在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上,当然不利于治国。明朝越搞越腐败,终于覆亡,这种阁臣制的搞法也是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杨剑鸣)
其他文献
林肯总统虽然其貌不扬,可是却襟怀豁达大度。有一次,一位参议员指责他是两面派,但他却心平气和地回答说:  “现在,请在座的诸位评一评吧!我若是有另外一副面孔,我就决不会戴着这副难看的尊容出入于大庭广众之中,您们说是不是呀!”    口试    儿子问父亲说:  “爸爸,口试是怎么一回事?”  “托穆,”父亲说:“口试是一种问答游戏,其中一个知道的默不作声,而另一个不知道的却夸夸其谈。”    糖在咖
期刊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竞争更加激烈。EDI(电子数据交换)作为电子信箱系统的应用领域,已经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EDI主要是将标准化的商业贸易文件,通过通信网络,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文件交换。它具有快速、安全、高效等优点,为贸易伙伴之间建立了更好的、更密切的关系,使内部的运作过程更趋于合理化,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对外贸易的机会;改进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成本获
期刊
在近年兴起的收藏热中,古瓷收藏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除国家博物院(馆)收藏了大批古瓷外,许多个人也收藏古瓷,不惜重金购进名贵精品。1990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42.2万英镑的高价,售出一个36厘米高的花瓶。前不久,在香港索新比秋拍卖会上,一个元朝青花牡丹纹大梅花瓶连盖,以992万港元成交价,创下元朝瓷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在1990-1995年,拍卖的清代200件粉彩瓷器,其中价格最高的是
期刊
1837年,中国的鸦片输入量有四五万箱之巨。以4万箱计,每箱按120斤算,即480万斤,每箱价格,英国人出价是800(银)元,至少共掠去3000万元。大量的鸦片,运载鸦片的大量违法商船,停在中国朝廷屡下禁令的广州黄埔港外,若无飞天的本事,如何能进入中国领土,又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从广州批发零售到长江南北、大河上下,从中国的市场上掏去数以千万两计的白银,把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瘾君子一个个薰得面灰力衰
期刊
君子言义不言利,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行为准则。清代画家沈海涛,其画深得古人妙意。金陵有一富商,慕名求画,因为款待不周,他推席而骂:“你算什么东西?至多一村驴罢了!你以为我是卖画的画工吗?”接着又埋怨从中牵线的友人:“君误我,令我笔墨数十日臭!”宋代画家郭忠恕也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在陕西时,一个衙内持重金请他作画,他不理会。后来这位衙内用计将他诳去,软禁起来,每天酒饭招待,条件是他必须留下一幅画来。郭
期刊
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以翔实的史料和恢宏的气势,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同时披露了他与江西这片红色大地鲜为人知的渊源关系——四川广安县邓氏的祖籍在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县)。    (一)    早在1993年,邓小平的女儿萧榕(笔名毛毛),历经三载磨砺,出版了长篇人物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  为了寻觅邓氏祖先的踪迹,萧榕专程到原籍四川广安县寻找家谱。她写道:
期刊
店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同时,也是一定社会思想形态的浓缩,对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时,商家字号多采用带有吉祥顺利的字眼,以讨个吉利。无论城镇僻壤,也不论布铺茶店,所有商号大多离不开顺、广、泰、祥之类的字眼。  清代学者朱寿彭曾将平时所见店名汇集一处,凑成“七律”一首,自称基本上囊括了古时天下字号的内容。    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高丰祥。  泰和茂盛同乾
期刊
杨成武,福建长汀县人,1914年生,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仁堂,1930年生于吉林抚松,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曾演过《青松岭》中的万山大叔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北京华夏文化艺术海外联谊会会长。    梁晓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期刊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一点过失,而不论过失大小,一旦出现,许多人往往善于反思自责。古人的自责方式多种多样,说来饶有趣味。    廉颇与“负荆请罪”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公元前283年,赵国讨伐齐国,廉颇在这次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率兵攻下齐国的军事重镇阳晋,被封为当时的最高官位——上卿。由此可见,廉颇在赵国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着极高的地位。  后来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出
期刊
在我国西南边陲贵州高原西部地区,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彝族。早在三国时期,彝族的先祖济火因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明王朝建立后,济火的六十六代孙霭翠被朱元璋封为贵州宣慰使职,位在各宣慰之上。  奢香是霭翠的妻子,出生于一个彝族土司家庭。据史书介绍,奢香精明干练,勇略过人,在霭翠与明王朝交好的过程中,她起了不小的作用。洪武十四年(1381年),霭翠病死,二十岁的奢香承袭宣慰司使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