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有形 乡土有情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惠山泥人是中国民间彩塑艺苑中的一株奇葩,历400多年生生不息,传承至今,蕴含着一代代泥塑艺人的聰明才智与思想情感。喻湘涟是当代惠山泥人的杰出代表,这不仅表现在其自身的修养和技艺,还表现在其文化视野与创作理念以及不断追寻的艺术实践。“德艺兼求,德艺双馨”,正是对她泥艺人生的最生动诠释。
  关键词:喻湘涟;惠山泥人;手捏戏文;技艺
  喻湘涟,194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泥人世家,曾外祖父蒋三元、外祖父蒋金奎都是惠山著名的泥塑艺人。喻湘涟八岁便开始学做泥人,十五岁接触惠山泥人中的细货①手捏戏文技法,先后师从蒋子贤、张阿仁、章根宝等惠山名艺人,从此走上泥塑的艺术道路。1956年,喻湘涟考入江苏省泥塑彩绘训练班,接受了包括雕塑、素描、解剖、色彩、文艺理论、戏剧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四年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家传技艺、名师指教、专业理论学习以及自身的刻苦努力,使喻湘涟全面继承了惠山泥人,特别是手捏戏文的传统技艺。1993年,喻湘涟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她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从艺七十年来,喻湘涟潜心钻研,积极思考,不断探寻,集各家名师所长,融会贯通,创作了许多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并为惠山泥人的传承、创新与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不断探索,创新表现手法
  传统惠山泥人中有一种称为“小板戏”的类型,高十几厘米,以模具制作人物头部和身体,再捏出手部肢体,与身体相接,施加彩绘,插于一个小泥板上,故而得名,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这种主体模印的方法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提高了制作效率,但也因为模具的束缚使泥塑人物造型比较单一,多数呈现为单臂高举、直身站立的姿态,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动作特点表现薄弱,形象较呆板、枯燥。当然,这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相关。喻湘涟结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融合惠山泥人传统技艺的特点,综合运用模印和手捏,相辅相成,使创作出的每一个小板戏人物特点鲜明,动感十足。如她创作的《门神》(图1),虽然主体躯干依然采用模印的方法,但结合人物性格特点,运用手捏塑造出大腿和手臂姿态,镶于身体上,扳出整体架势,透露出镇妖除邪的威武之感,符合民间守护神的身份。人物开相的细腻传神与服饰描绘的粗率简约相得益彰,以泥直接制作的靠旗不失乡野之趣,整个泥塑形象格外生动、传神。
  不论是小板戏,还是手捏泥人,喻湘涟总是反复推敲,仔细研读所要塑造的戏文内容,抓住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剧情发展的主线,多做,多想,在继承惠山传统泥艺风格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表现手法。比如过去在惠山泥人中有一种称为“大戏文”或“尺头戏”的泥人,也叫“三脚撑”,是因为泥人的身体无法立牢,传统的做法是在泥人身后(臀部位置)加一块泥柱,加以支撑。虽然泥人“站”稳了,却非常影响美观。喻湘涟通过不断摸索,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解决了这一难题:将泥人体量稍稍做大,通过对服饰的延伸,起到支撑的作用。如她的大戏文《钟馗》(图2),高24厘米,钟馗身着大红官服,足蹬皂靴,满髯胡须,怒目而立,左脚高高抬起,右手举剑,正气凛然。喻湘涟将人物衣袍下摆延长及“地”,并将下沿边略微做厚,“一来再现了戏曲中人物寓以情感的程式动作,二来增加了泥人的承重功能”①,特别是弧线形的服饰边缘处理,产生向上的视觉错觉,烘托了人物高昂的斗志,再现舞台表演时的飘逸灵动,“整个泥塑既能‘站’得稳,又颇具造型上的美感”①,可谓匠心独运。
  2 寓动于静,营构精彩戏文
  喻湘涟曾说:“老的传统不是百分之一百准确,它也有它的缺点、缺陷,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扬长避短。”过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艺人制作手捏戏文时常“两个人只出一只手,不出第二只手”。如今不再追求产量,喻湘涟在深刻感悟戏文的基础上,认真构思泥塑造型,巧妙构图,塑造的人物“大动作也有了,不单出手,而且出脚”,极富动感。她创作的戏文《醉打山门》(图3)中,鲁智深双手抱持酒桶,仅以右腿支撑全身,左脚踢出,与翻身倒地的卖酒郎跷起的双腿碰触。整个构图既有人物形象高低错落的变化,又使鲁智深个体形象重心平稳—“脚也出了手也出了,而且掌握了它的力点”。这既得益于惠山黑泥不易塌陷的特性,更源于喻湘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将视觉美感的规律运用得出神入化。她的手捏戏文优美、耐看,是因为它们巧妙而准确地体现了力学原理,符合美的规律。人物并不是僵硬地立在底板上,而是一种有灵性的演绎。那一戳一站一伸手,仿佛就是舞台上的一幕幕,静态之中蕴含动势,人物个体,人物与人物之间,身姿的动态与平衡,显得轻盈又稳妥。
  喻湘涟的创作历程是继承与发展的历程,是促使手捏戏文这门传统艺术达到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从惠山泥人发展的历史来看,清末到辛亥革命前的一段时期,是其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同光年间,泥人作坊有40多家,其中不少已变为常年性的生产。生产规模扩大,泥人品种也有了空前的增加,出现了全凭手捏制、取材戏曲的“手捏戏文”。为了满足较大的需求量,早期的泥塑艺人制作手捏戏文多采用两个档的直身站立式的造型,人物动作单一、变化少,反映的戏曲情节缺少生动的韵味。到清末艺人丁阿金,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丁阿金的戏文多以三个档出现,构图灵活多变,布局上注重前后左右的疏密呼应,泥塑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同时使戏曲情节冲突气氛得到强化。他的高徒蒋子贤继承了师父的风范,泥塑注重动静结合,人物造型喜欢塑造大动态,构图大开大合,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他的手捏戏文套套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呈现轻盈潇洒的风韵。喻湘涟师承蒋子贤,于方寸之间小小的泥人中倾注了无限的情感与智慧,在继承师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既注重动态的营构,又重视小细节、微妙场景的塑造,将情感、感悟注入指尖,放得开,收得拢,无拘无束,妙趣横生,体现出浓郁的手捏韵味。她和王南仙合作的《访鼠测字》,娄阿鼠屈曲虚坐,左脚尖点地,背微抠,缩颈,耸肩,双手交错下垂,一副奸猾、轻佻的样态;况钟左手持扇,右手指向一方,身姿挺拔,微倾斜向娄,脸转向其有意测探。两者动作、神态上形成呼应和对比,通过小细节、小动作的塑造刻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点出戏的主题,十分有看头,展现出丰厚的艺术修养和经验。   3 与时俱进,展现时代审美
  民间传統手工艺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一代代的民间艺人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摸索实践,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创作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文化。“传统手工艺虽然以物质的形态呈现,但凝结在物质之上的是工匠对于‘器’或‘物’中价值的追求与判断,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表征即是: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①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喻湘涟给自己设下目标:出作品,有韵味,高水平,有突破。她的艺术创作不仅结合了惠山泥人传统特征,更与时俱进,探寻现代生活的风貌与意义,不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来。为了增加手捏泥人的保存价值,提高其材质品质,通过反复试验,喻湘涟探索出泥人烧结工艺。烧制出来的泥人防水,造型更加牢固,便于上彩。除此之外,喻湘涟还率先将紫砂与泥人艺术相结合,以紫砂为原料,结合传统手捏技法,创作以神像、仙女为题材的泥塑艺术品。她塑造的菩萨(图4)、仙女姿态优美,线条流畅,气质沉静,散发着中国女性的外柔内刚与善良慈悲。手捏技法贴、镶、挌、挑等的运用,使一个个小细节格外玲珑生动。
  喻湘涟是新中国培养成长的第一代泥塑艺人,其自身又是泥人世家出身,艺术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泥人技艺的家传师授,使她不同于一般的民间艺人。她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善于将艺术实践加以理论总结,把握艺术的规律,又运用于创作中。譬如她对手捏工艺进行总结,形成包括揉、搓、捏、包、推、镶等的“捏塑十八法”和“一印、二捏、三格、四镶、五扳”的工艺流程。除传统戏曲题材的手捏戏文外,喻湘涟还创作了一批样板戏的手捏泥塑作品,这也引发了其对于传统泥塑工艺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惠山泥人是塑与彩的艺术,以型为基础,以色作添彩。彩绘风格主要是满色平涂,赋予泥塑单纯、新艳的色彩面貌。喻湘涟、王南仙创作的革命舞剧《白毛女》泥塑(图5),以舞蹈的经典姿态定格表演的瞬间,特别是深浅变化的服饰描绘一改传统平涂彩绘的面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犹如舞台演出一般,具有一定新意。诚如喻湘涟所说:“手捏戏文来源于舞台,又不同于舞台,蕴含着创作者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再创造不仅体现在对素材的凝练中融入自身的思考感悟,选择最富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动作进行创作,还体现在如何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段使表现的主题尽善尽美。喻湘涟和王南仙在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技法表达,在注重形态美、色彩美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处理,完美地展现了主题意境,又不失惠山泥塑的风韵。
  4 结语
  手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手工艺是先人智慧的生动体现,其核心是技艺与造物思想的表达,是创作者把思想和精神熔铸到材料与工艺中的上手劳作。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曾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在本质上就近于“道”了,即对天地规律与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把握。喻湘涟的人生是对技与道不懈追求的泥艺人生。她是甘于寂寞和清苦的惠山泥人守望者,人生的坎坷并没有消减她对生长的这片土地悠久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反而铸就了她乐观、开朗、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炼,造就了她如神的技艺,并将其内化于自身,不断修炼品质,熔铸形成专注如一、坚定执着、精益求精的艺品和人品。她的创作赋予没有生命的泥土以灵魂与光彩,感染人、鼓舞人。她的泥艺人生正是对“德艺兼求,德艺双馨”的最生动诠释。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已经不单单是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各地博物馆教育在借鉴西方博物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区域文化背景以及博物馆所在地的经济政治情况,呈现出不同特色的馆校合作形式。这些合作关系基本上都是以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为开发教育活动的蓝本,活动具有非常浓厚的本馆特色,与学校教育结合并不紧密,往往在活动开展实施—一到两次以后就被束之高阁,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博物馆的职能侧重点在发生转变。2015年3月20日开始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明确了博物馆的目的是教育、收藏和欣赏,并将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可见,社会教育工作在博物馆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以重庆市江津博物馆(以下简称“江津博物馆”)为例,充分分析其资源优势,以转变思路,找准定位,让社会教育工作成为办“活”博物馆的重要支撑点。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策划  1 江津博
期刊
摘 要:长汀县公众参与文物保护起步早,热情高。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等重要指示,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打造公众参与文物保护新格局。  关键词: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文物保护;成果显著  1 基本情况  福建省长汀县是文物大县,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8
期刊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敦煌研究院携手腾讯,在微信和QQ小程序出品了“云游敦煌动画剧”。这部动画剧承载了传统文化中感化人心的精神,以借古喻今的手法,启示人们对于当下境遇做出正确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进一步理解敦煌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祛除疫情中的阴霾。动画剧的形式创新,结合传统文化价值,丰厚了剧作的内容承载。对动画剧而言,观众感知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知觉分析”是文章研究的逻辑起点,
期刊
摘 要:在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热门景点,参观人数也屡创新高,这就对文物遗址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基层工作实践,以威远炮台旧址讲解工作为例,从挖掘遗址内涵价值、提高讲解员自身素养、合理运用讲解技巧三个方面来谈遗址讲解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广大观众开展优质服务。  关键词:文物遗址;讲解;威远炮台旧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
摘 要:针对防里村落文化的保护现状,围绕对“活态传承”的理解,提出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保护;运用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探索村落文化“活态式”的博物馆保护与传承;群体性的活态传承,即保护的主体不局限于村民,应该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进去。  关键词:村落文化;准生态博物馆;活态传承;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中国最小的聚落单元,凝聚着血缘与地缘关系,是民族的宝贵遗产,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根。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遭受三千
期刊
摘 要: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行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近年来,多所高职院校纷纷启动了大师工作室建设,大师工作室在实训室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师资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科研等方面发挥了多种功能和作用。文章对大师工作室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途径,为同级同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功能
期刊
摘 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公众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我国发生了很多损坏文物、盗掘古墓葬,甚至博物馆文物被盗的恶性案件。虽然这些破坏文物保护工作的恶劣犯罪行为正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健全、公民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渐减少,但是近几年仍有一些破坏文物保护工作的恶性事件发生。想要缓解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开展工作
期刊
摘 要: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但今天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为此应寻求一条适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道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相关内涵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谋而合。以碛口古镇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拥有丰富多元的遗产与景观,拥有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各方面要素,但目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一切为旅游服务的心态和外来群体成为
期刊
摘 要:2000年,广东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水晶玦一组,其质地细腻,光泽感强,这组稀缺的古代水晶十分珍贵。横岭山墓地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东北约2千米处的浪头村,分布在一座树林密布的小山头上,是广东地区一处重要的先秦遗址。横岭山墓地的出土文物为佐证惠州与周边地区的文明交往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见证了惠州地区先秦时期的文明,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历史收藏价值和展示价值。  关键词:横岭山;水晶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