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聋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课堂上才能达到有效。聋生预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方法的指导,还需要建立常规制度,让聋生来重视预习,形成预习习惯。
关键词:聋生 预习 有效
正文
高效课堂如一夜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很多学校都推出自己特有的高效课堂模式。但课堂要高效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有效的预习。聋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对教材才会熟悉,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才能有重点,才能实现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达到高效。
那么如何指导聋生正确而有效地进行预习,让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呢?聋生预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方法的指导,还需要建立常规制度,让聋生来重视预习,形成预习习惯。
一、明确预习要求任务,为课堂教学扫除障碍。
我是一名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高年级语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我班的学生要达到 “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一定的难度。对词语的理解只能借助查字典来完成,但不能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词意。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预习任务: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3、完成每篇课文后的“预习题”。当然,每一课的课文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写法不同,在预习时也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几点基本上都可以融入到具体要求中,而且这种设计既是聋生力所能及的,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聋生在上课前充分预习了课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汇报、交流,并进行指导,这就达到了高效。如在教学《挑山工》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借助手语书自学手语,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并把挑山工讲的话画下来?
这三项预习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扫清文字障碍,对课文的内容有最基本的了解。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后,课堂上教师就不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授,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探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
二、指导预习方法,促进预习的有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给聋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在强调预习内容和要求的同时,必须教给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预习应该指向聋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作业,使各种训练扎实到位,让预习发挥有效价值。通常我们的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阅读: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地方做记号,以便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
2、完成问题:现在的教材上都有“预习”、“思考与练习”等栏目,这些栏目中的问题一般都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看能否将其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这样课堂上听课就更有侧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关注老师编的学案,解决老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预习问题。
3、查工具书:对于新词用不理解的词语要求聋生查词典和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同学还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对于新词的手语要求学生查手语书学习。
以上预习方法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要做到扶放循序渐进,逐渐形成能力。刚一开始,聋生的预习能力几乎是零,预习习惯没有养成,如果只把预习任务布置下去,很难收到实效。我在教五年级时,是先在课堂上带领聋生进行预习,讲清楚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如理解词语,都要找出词语在文中的句子,查词典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反复示范。等到班里的聋生基本上掌握了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后,我才把预习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外,要求聋生自主完成。随着聋生预习能力的逐渐提高,对预习的要求也可以逐步提高,这是一个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跟进。
聋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及步骤后能自主地预习每一篇课文,按要求完成预习内容,促进了预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预习的评价,让预习落到实处。
检查和评价是保证聋生认真预习、乐于预习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教师可以掌握聋生的学情,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聋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而对聋生预习结果的评价,能激发聋生预习的兴趣,使聋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在预习时自主探究。
我从五年级就要求本班学生进行预习新课,现在已是八年级了,这些年来,我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已经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我发现预习对于聋生来有以下帮助:
(一)预习有助于聋生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
就我们聋校语文教与学的现状而言,聋生的学习基本是老师教一步就学一步,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目的,没有重点,上课时似乎听懂了,下课后很快就忘了。在听课之前,聋生对课文的了解多限于读了一两遍、找出了很多不理解的字词,好些的会把这些字词的释义从字典词典里搬到书上来。所以,当老师进入授课阶段,特别是第二、三课时的分析课文时,聋生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聋生对课文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预习,其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会大大增强。如以前自习课上我们班的学生做完作业后就无所事事了,现在不同了,他们能主动预习新的课文。
(二)预习能切实提高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是存在于教师的论文和带有较强表演性质的展示课中,在日常的教学中,聋生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的极少。也正因为如此,培养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我们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效地预习本身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体现,可以说在聋校,教会聋生预习是过渡到聋生能自主学习的必要步骤。
(三)預习能提高聋生的听(看)课质量
如果没有预习,聋生对课文的字句理解都有很多困难,深入的理解只能是老师代为包办。聋生听课,主动思考的地方不多,如果预习中能有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题,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拔才能真正把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聋生听课,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会记笔记,如果老师没有提醒让记,聋生基本上是不动笔,如果老师提醒让记,聋生又多是从头抄到底,这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前预习能让聋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课质量,真正有质量的预习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聋生 预习 有效
正文
高效课堂如一夜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很多学校都推出自己特有的高效课堂模式。但课堂要高效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有效的预习。聋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对教材才会熟悉,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才能有重点,才能实现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达到高效。
那么如何指导聋生正确而有效地进行预习,让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呢?聋生预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方法的指导,还需要建立常规制度,让聋生来重视预习,形成预习习惯。
一、明确预习要求任务,为课堂教学扫除障碍。
我是一名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高年级语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我班的学生要达到 “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一定的难度。对词语的理解只能借助查字典来完成,但不能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词意。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预习任务: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3、完成每篇课文后的“预习题”。当然,每一课的课文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写法不同,在预习时也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几点基本上都可以融入到具体要求中,而且这种设计既是聋生力所能及的,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聋生在上课前充分预习了课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汇报、交流,并进行指导,这就达到了高效。如在教学《挑山工》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借助手语书自学手语,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并把挑山工讲的话画下来?
这三项预习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扫清文字障碍,对课文的内容有最基本的了解。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后,课堂上教师就不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授,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探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
二、指导预习方法,促进预习的有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给聋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在强调预习内容和要求的同时,必须教给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预习应该指向聋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作业,使各种训练扎实到位,让预习发挥有效价值。通常我们的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阅读: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地方做记号,以便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
2、完成问题:现在的教材上都有“预习”、“思考与练习”等栏目,这些栏目中的问题一般都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看能否将其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这样课堂上听课就更有侧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关注老师编的学案,解决老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预习问题。
3、查工具书:对于新词用不理解的词语要求聋生查词典和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同学还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对于新词的手语要求学生查手语书学习。
以上预习方法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要做到扶放循序渐进,逐渐形成能力。刚一开始,聋生的预习能力几乎是零,预习习惯没有养成,如果只把预习任务布置下去,很难收到实效。我在教五年级时,是先在课堂上带领聋生进行预习,讲清楚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如理解词语,都要找出词语在文中的句子,查词典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反复示范。等到班里的聋生基本上掌握了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后,我才把预习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外,要求聋生自主完成。随着聋生预习能力的逐渐提高,对预习的要求也可以逐步提高,这是一个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跟进。
聋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及步骤后能自主地预习每一篇课文,按要求完成预习内容,促进了预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预习的评价,让预习落到实处。
检查和评价是保证聋生认真预习、乐于预习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教师可以掌握聋生的学情,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聋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而对聋生预习结果的评价,能激发聋生预习的兴趣,使聋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在预习时自主探究。
我从五年级就要求本班学生进行预习新课,现在已是八年级了,这些年来,我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已经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我发现预习对于聋生来有以下帮助:
(一)预习有助于聋生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
就我们聋校语文教与学的现状而言,聋生的学习基本是老师教一步就学一步,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目的,没有重点,上课时似乎听懂了,下课后很快就忘了。在听课之前,聋生对课文的了解多限于读了一两遍、找出了很多不理解的字词,好些的会把这些字词的释义从字典词典里搬到书上来。所以,当老师进入授课阶段,特别是第二、三课时的分析课文时,聋生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聋生对课文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预习,其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会大大增强。如以前自习课上我们班的学生做完作业后就无所事事了,现在不同了,他们能主动预习新的课文。
(二)预习能切实提高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是存在于教师的论文和带有较强表演性质的展示课中,在日常的教学中,聋生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的极少。也正因为如此,培养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我们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效地预习本身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体现,可以说在聋校,教会聋生预习是过渡到聋生能自主学习的必要步骤。
(三)預习能提高聋生的听(看)课质量
如果没有预习,聋生对课文的字句理解都有很多困难,深入的理解只能是老师代为包办。聋生听课,主动思考的地方不多,如果预习中能有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题,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拔才能真正把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聋生听课,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会记笔记,如果老师没有提醒让记,聋生基本上是不动笔,如果老师提醒让记,聋生又多是从头抄到底,这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前预习能让聋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课质量,真正有质量的预习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