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四要”优化阅读先结构提高学生研究性阅读能力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双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耗时最多,费力最大,效果却小。而阅读教学,也因其阅读文本意义的隐喻性、不确定性,加上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发展不均,更导致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性与被动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现在大多数语文阅读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知识性阅读水平上,理解性阅读也只是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有所涉及,至于那些研究性阅读(包括审美性阅读、批评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就更是少之又少了。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这些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充分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张扬个性、品出境界。而要完善研究性阅读教学,就必须不断优化学生阅读先结构,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优化学生的阅读先结构可遵从以下方法:
  方法一:注重阅读先结构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先结构。接受美学理论则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有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示结构,其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则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即从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达到文学作品的价值的实现。”读者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层次和程度。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是不可能从作品中寻求到那种审美的发现“价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我们必须首先优化改进学生的阅读先结构,让学生这种熟悉的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消弭,优化完善,让“读者的感觉和知觉,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达到鉴赏作品与学生的阅读先结构完美融合,促成作品对学生的审美影响的最优化。
  方法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闭合-再造-再闭合”,开放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活动是由特定的主体与特定的作品构成的具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闭合一再造一再闭合”的反复过程。“闭合”即理解思考,没有闭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读者脑中始终是混沌的;“再造”就是想象,没有再造,阅读的过程就不会鲜活,作品就缺少生命力,因为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会将一切暴露无遗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要通过想象,作者才能稳定读者,实现作品的目的。德国美学家、批评家伊塞尔说的,要用“已写的部分提供信息,未写的部分提供想象的机会。的确,作品如缺乏适当的隐晦和缝隙,我们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了”。因此,要抛开传统的阅读理论,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接受美学理论出发,以学生为审美实践主体,注重阅读先结构的差异造成了读者对文章的多种理解,“闭合-再造-再闭合”,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如品读《三国演义》,在精读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同学必须拟列出两个自己认为较为新颖的研点,并在课题小组交流畅谈,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涵咏体味。大家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写点,成文后再讨论再修改,就涌现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
  方法三:注意学生阅读先结构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学生的阅读先结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其合理的组织状态构成学生阅读先结构,这种结构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结构。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的引发,学生会出现一种定向期待视界,这种视界是由过去已有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鉴赏能力等各种要素所交汇成的一种惯性的心理力量。他们在阅读作品中总是力图把作品纳入自己的稳定先结构内“同化”。但随着对学生阅读先结构的变化、不足,及时补缺补漏不断地优化,学生的阅读先结构的差异缩小了,加上阅读量的增大,研究的深入,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鉴赏能力等各种要素构成的阅读的先结构便会渐渐完美起来,学生的心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及时发现这个有效契机,及时诱导,使学生阅读的知识结构与阅读心理结构同步顺应发展,在动态的教学结构中不断优化完善学生的阅读先结构,使之成为一个动态有序的结构系统,达到鉴赏作品与学生的阅读先结构完美融合,促成作品对学生的审美影响的最高效。
  遵从了以上“三方法”后,还得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l_要注重阅读先结构的差异性,但也要注重其梯级促进,循序渐进,处理好三层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2.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但也要注意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3.要注意学生阅读先结构的动态变化,让“愤”“悱”恰到好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在注意智力因素的同时,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良好习惯。
  优化阅读先结构,注重“三法”、“四要”,就能够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的路子来,就能使阅读做到两个极点的转变,从理解作家创作的作品的“艺术极点”到由读者完成创造的“美学极点”,真正使研究性阅读教学实效高效。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二中)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铁电体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自发极化,并且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极化会发生反转。铁电体的本质特征是存在电畴。在一定条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构造铁电畴结构并控制畴区的自发极化取向(开关),是多种功能器件实现的基础。人工设计的铁电超晶格可用于多种电光调制器件,在外场控制下的铁电畴的开关特性则应用于数据存储。基于高电压的原子力显微镜(HVAFM)技术可以获得微/纳米尺寸的畴结构。而由于铁电晶体中畴弛豫关乎电光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需要引入光子逃逸因子来描述谱线的自吸收。此研究对光谱定量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论文主要利用逃逸因子的基本理论,对影响逃逸因子的因素进行理论分
半导体量子点玻璃是一类重要的复合纳米材料,在纳米科技中占有重要地位。半导体在玻璃基体中生长形成具有纳米尺寸的量子点,这是一个三维受限的准零维结构,具有显著的量子尺寸效
光Stark效应(opticalStarkeffect简写为OSE)也叫acStark效应,首先是70年代出现在原子系统研究中,后来主要用于研究半导体材料和量子阱。在电磁场作用下,强光可以改变电子、空穴
本文用自洽集体坐标(SCC)方法,将有限系统动力学地分为集体系统和内禀系统两个子系统,研究了两个子系统在弱耦合相互作用条件下,集体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在没有人为地引入任何统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单个D膜的作用量,以及当多个D膜叠合在一起时的非阿贝尔推广。从中人们可以得到一些静态解,其中并侧重于与非阿贝尔DBI作用量相关的一些解,其中有“胀开”解
光流控是一种新型光学操纵技术,可以操纵微纳尺度下的粒子或液体,以实现所需的光学成像或粒子捕获。光流控将微流控技术引入传统光学之中,通过控制液体之间的扩散,从而控制激光的行进方向,进而实现光学器件的功能。与传统固体光学器件相比,光流控器件引入液体可以增加实验的灵活度,实现对光学性质的实时调控,方便而且高效。光流控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液体扩散从而控制折射率分布,实现所需的光学偏折和所需的光学成像;光流控技
学位
近年来,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新一代照明光源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此项技术在应用方面日趋成熟,但在白光发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荧光转换法
ZnO是一种宽禁带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晶体结构为纤锌矿结构。室温下的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比其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激子束缚能高很多。这些特性使ZnO
本文介绍了在光子晶体和负折射方向上所做的理论和计算工作。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介绍了负折射和左手材料的发展情况,从最初负折射概念的提出,到负介电常数材料,负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