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园林工程专业园林植物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植物类课程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类专业课程。本文以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就园林植物类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改革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了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基本思路。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锐意改革,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园林植物 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
  【基金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CJX06-2-118;课题负责人:卢晓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55-02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很多开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均滞后于社会对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1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与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的人才培养重点混淆不清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包括本科院校同时开设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与园林技术专业,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几乎没区别,既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为什么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一模一样。试问:难道是专业设置重复?其实,我们清楚这是两个人才培养重点不同的两个专业,只是长期以来不知怎么在教学上区别而已。我认为,园林技术专业的重点应放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应放在园林植物在园林工程上的景观营造、园林植物栽植与施工、园林植物在工程上的养护管理上。那么,怎样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区别两个专业,是摆在我们园林类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2植物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科学性
  目前不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还是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的设置如出一辙,课程数量多,内容繁琐,每门课程之间缺少关联且内容重复,很少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差。另外,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我们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合理展现植物的生命特征,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来安排教学内容,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重点问题。
  1.3课程内容选取缺乏实用性
  植物类课程科目多,内容繁琐,每门课程知识点的选取缺少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的联系,缺少实际载体的支撑,从而使知识点空动无比,缺乏专业实用性。这违背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与特点,高职教育应在理论知识够用与适用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基本属于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在当今社会对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越来越注重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1.4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和社会已经进入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核心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以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这些综合性的学习往往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内容,包含技术、社会甚至环境等与工作过程相关的方方面面[1]。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成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2.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通过近七年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植物类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2.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岗位能力,整合课程,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体系。
  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确定为植物在园林工程上的应用,如植物的分类识别、植物的造景、植物的栽植与施工、植物的日常养护;将园林植物的繁殖生产与经营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拓展课程。通过充分的专业调研、探索与实践,逐步将植物类课程由学科体系课程,转变为适合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本位课程,从而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与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区别开来。
  2006年至2012年植物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从2006年至2012年我们经过6年的摸索与实践,并在充分进行园林行业与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为适应高职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最终将园林植物类课程整合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和《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两门课程,并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定为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定为专业拓展课,从而将园林技术与园林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区别开了,这种改革更符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工作情境
  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我们按以下步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职业行动领域的确认———由职业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2.2.1以《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为例:
  不难看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这门课程一共包含4个情境,每一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情境的设置源于企业而高于企业,情境一是情境二、三、四的公共情境,情境二、三、四是并列关系,但情境一和情境二、三、四是递进关系,这样的情境设置应对面向未来的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工作过程,每情境形成的职业能力是具有可迁移性、可操作性的[2]。这4个情境是原有4门课程,《园林植物基础》、《观赏树木》、《花卉》、《园林植物景观维护》经过高度综合,基于工作过程来设置的,这些情境是基于一个工作流程来设置的,如园林植物的识别——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植物载植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这个工作过程。
  2.2.2以《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为例:
  《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包含五个情境,每一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情境的设置源于企业而高于企业,每情境之间是并列关系。这五个情境是原有3门课程《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盆景与插花》、《草坪学》经过高度综合,基于工作过程来设置的。每个情境有重复的步骤,但重复的不是内容,前一情境传授的内容转移为下一情境学生自主的内容,学生后一情境继承前一情境自主的内容[3]。
  2.3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基于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
  以《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中情境2为例:
  不难看出情境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于学科体系,内容的选取及排序均基于工作过程,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充分考虑植物的生命周期,将《园林植基础》、《观赏树木》、《花卉》、《园林植物景观维护》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课程内容的排序按照工作過程来序化知识,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3]。
  2.4教材改革与建设
  启动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的教材改革,淘汰学科体系的教材,在考虑本地区园林发展趋势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校本教材。
  总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锐意改革,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胡成明,胡承武.浅析高职设计教育改革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3):12-1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05-02  复习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应用能力差,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语篇作为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载体,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好的语篇可以承接学生的新旧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板块,从小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基于这样的理念,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自2008年起施行“小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本文是在笔者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集合大量教育实践,对该校“小论文”教学实践的过程及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 研究性学习 质性评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选择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把德育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从而达到寓“德”于“教”的目的。本文主要谈论了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还要培养他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我们基于上述理念,同时吸取传统经验,认真分析本节教材,并通过近四年不同师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最终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一种讲故事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联系教学内容列举了五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从中理解数学的思想、知识、方法及精髓,从而学会思考、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讲故事 分牛 希格斯粒子 龟兔赛跑 希尔伯特旅馆 跳蚤哈弗  【基金项目】2010年度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济数学》(浙教高教〔2011〕9号)。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不仅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和原理去领悟,更要从生物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关键词】体验 实践 收集 实验 合作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89-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生物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重要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师生互动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的建构过程。本文阐释了在《电能的利用复习——由电热水壶想到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过程:通过预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分析问题,点拨指导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反馈迁移,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通过教学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2-01  大凡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知道“后进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一般的,班主任都对之恨之入骨,于是“后进生”越来越成问题了,并在他们的影响下,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对家庭安定、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形成一种隐患。  问题是客观的,形式是严峻的,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后进生”的
期刊
【摘要】“思维课堂”是以学生思维活动为核心,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课堂。构建思维型课堂的基本模式是“激发→设疑→探析→构建→培育→深化”,其关键理念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在“思维课堂中”,改变传统教学策略,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预设合理的抛锚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析解决问题,并以问题为抓手,合理构建教材资源,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失败”体验,促进“课堂生成”,师生互动探究,引导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步入网络社会、信息社会,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网瘾综合症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研究网瘾综合症的活动都带有一种严重的偏见,认为未成年人会因为长时间玩网游不敢面对现实,而不去思考“是因为不敢面对现实才去进入网络世界”。  【关键词】电子竞技 运动心理训练 网瘾症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2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