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恢复方法综述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竞技运动水平日益升高,促使训练强度逐渐增大,运动损伤也成为一种较为多见的现象。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方法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利用有效的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有助于改善人体内部机能,然而过度性疲劳容易对运动员成绩产生不利影响,还容易增加运动受损事件的发生概率,对运动员自身带来严重影响。可见,掌握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以及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对运动员而言意义重大。文章将探究运动性疲劳形成的原因与具体表现,总结出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方法,为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机制;恢复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愈发深入,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成为了运动成绩提升的基础,然而运动员训练之后的机体疲劳,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且还会使身体出现健康问题。运动性疲劳属于人体运动时形成的一种生理现象[1],通过一些现代的科学手段可以使机体疲劳减轻和快速恢复,以达到增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运动成绩水平的效果。
  1.运动性疲劳形成的机制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术界至今也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关研究成果证实[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形成机制学说:
  1.1“衰竭”学说
  在运动时,(ATP)三磷酸腺苷与(CP)磷酸肌酸直接为机体提供能量,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其他能源需要先进行ATP或者CP功能转换,才能对人体进行能力补给。而且脂肪和蛋白质还需要转变成糖,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当大量运动后,人体内(ATP)三磷酸腺苷与(CP)磷酸肌酸逐渐被消耗殆尽,并且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最终导致了运动性疲劳。
  1.2 “堵塞”学说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组织器官会产生大量的代谢物,如乳酸、氢离子、氧自由基等,当这些物质大量堆积时会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并且对糖代谢也可以造成抑制作用,使血糖值降低,机体运动能力下降。肌肉产生疲劳。
  1.3 “中枢递质失衡”学说
  根据相关研究证实[3],多巴胺与5-羟色胺主要源于脑内中枢兴奋神经传输和控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发挥调节肌肉紧张的作用,使人体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并在大脑皮层冲动触发条件下,形成一贯动作。剧烈运动后,容易引起体内多巴胺和5-HT比重失调,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产生运动性疲劳。
  1.4“内稳态失调”学说
  人体内环境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状态,当人体在进行较长的剧烈运动时,因组织器官形成代谢产物,使细胞、血液等成分发生变化,导致机体的内环境平衡被打破,并且超出人体代节能力范圍,产量从而引起了疲劳。
  2运动性疲劳的具体表现
  运动性疲劳外表症状表现如面色苍白、神经衰弱、呼吸急促等,同时还容易出现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发热、血尿等表现。根据疲劳程度的不同,运动性疲劳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轻度疲劳、重度疲劳、重度疲劳。
  3.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3.1热水浴和温水浴恢复方法
  为了改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症状,可利用桑拿、蒸汽浴等方式,加快血液循环,使肌肉保持放松。还能利用局部热敷或电磁疗的方法,促进肌肉酸性代谢[4],改善运动性疲劳的肌肉僵硬、肌肉紧张、肌肉酸痛等症状,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3.2超低温冷疗恢复法
  超低温冷疗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物理疗法。是让运动员身体短时间内暴露在超低温空间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激活心脏水平的副交感神经,减少机体炎症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加快恢复速度等。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推崇。
  3.3营养补充方法
  运动训练往往要消耗运动员许多体能,如水、电解质、维生素、糖类等物质,而运动性疲劳形成和人体中营养物质消耗存在一定关系。营养作为运动后快速消耗物质恢复的基础条件,所以改善运动性疲劳症状,需要注重不同类型糖类膳食的把控,合理摄入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等食物。所以,选取良好的营养物质,有效促进运动性疲劳不适症状的改善。
  3.4心理恢复疗法
  通过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积极与运动员展开互动交流,能够掌握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情况,有助于强化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节,使干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证实,播放适当的减压音乐[6],可在某种程度上使运动员紧张感消除,保持肌肉放松,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不适症状。
  3.5中医恢复手段
  3.5.1按摩与推拿方法
  中医通过推拿按摩相关的穴位和经络,可以对机体的神经体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及消化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运动员精神紧张,改善运动员的睡眠质量,使其得到充分地休息。也可以缓解疼痛、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促进代谢物的快速清楚。从而改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和训练效果。
  3.5.2针灸恢复手段
  在改善运动性疲劳、调节人体运动能力方面,针灸疗法的有效运用,往往会起到良好作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辩证诊断,采用不同规格的针具,选取相应的腧穴,激发经气,改善运动性疲劳所表现出的症状。因针灸的创痛性较为明显,容易影响运动员的配合度,但是,大多数运动员都能接受艾灸方法,运用艾灸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对人体穴位进行烧灼、温熨,使其在温和火力的作用下,会经过脉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病祛邪的作用。因有着显著的安全性,所以运动员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利用艾灸作为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手段有着良好的实用性。
  3.5.3中药补剂手段
  在对运动性疲劳的干预中,通过内服复方中药或单味中药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不适症状。依照中医理论原理,选用具有改善运动性疲劳、加快体力恢复作用的复方中药,基于补益、调理的目的,遵循均衡人体阴阳平衡的主要原理,激发身体的动能,最终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在内服药的同时,联合健脾益气、行气活血的药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的外治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思想,运用不同疗法,将药物用于皮肤、空窍等位置,发挥疏经通络、调节气血的疗效,加之中药外用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便于操作。相关研究学者在运动性疲劳恢复干预下,应用耳穴理疗法、敷脐疗法、药枕疗法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食欲,改善运动性疲劳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改善运动性疲劳的疗法也越来越多,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效果。在选择恢复手段时,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实际条件,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具体状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另外只有做出精准的诊断,才能为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改善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在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可实施联合恢复手段,从而强化恢复效果。特殊情况下,还可结合不同的医疗治疗方法,有效调节,展现中医药调理的优势作用,通过活血、理气、养血等疗效作用的发挥,达到调补解饿的效果,使运动员的集体内部找到新的平衡点,缓解运动员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等运动性疲劳症状,使运动员尽早恢复体能,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樊蓉芸,陈春健,苏青青,等.高原环境下增压对大鼠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02):217-223.
  [2] 何颖强.针灸理疗对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效果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450(17):56-57.
  [3] 高飞.华佗夹脊按摩法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研究——以晋中学院毽球队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4):166-169.
  [4] 李若果,熊玉玲."瑜伽放松休息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的影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01(001):157-158.
  [5] 潘欣玥,姚辉洲.健身气功对田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精品,2019,038(009):85-86.
  [6] 林灿红.运动性疲劳恢复对击剑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分析[J].人人健康,2019,494(09):52-53.
  作者简介:何国建(1981-),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生理,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邮编:050061。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QN2018201)
其他文献
摘要: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操作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化,高中物理学科要求教师对于物理实验要予以充分重视,要能够合理利用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其相关能力与思维。现如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
期刊
摘要: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批改作文的工作主要是由老师完成的,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文章的修改,学生在作文修改中似乎完全丧失了主动权,失去了作文修改的作用。以生为本的作文课堂,就是要转变这种思路和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将批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改正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数民族地区农村高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种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模式;全面发展;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影响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天时地利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要求逐渐变高,学生也更加渴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语文课堂的改革带来了机会。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奠定基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同时增强学生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作为一名教育现代化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当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英 语学科素养,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策略,以期为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信息化 
期刊
摘要: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一直以来,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都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层面之上,缺乏创新性。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信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科学育人的理念,积极运用微信,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教育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感受文字和语言的魅力。对此,本文会通过对小学生作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出一些简单的方法建议,希望可以提高新时代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实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有效性,这直接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模式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问题情境的优化,以此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性;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错题本,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对于初中错题本的运用,应该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依托,构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错题本的运用指导策略,包括明确错题本的运用要点、指导错题本的格式运用、提高错题本的运用效果。还可以基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运用错题本,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错题本; 运用效果
期刊
摘要:为提高中国国民的语言文化素养水平,促进新时代国际文化交流,高中英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对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全面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学生锻炼自身的语言技能应用能力与社交能力,使之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保证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能够满足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文章指出了现有高中英语教育模式的缺陷,举出了重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行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考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