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发生新生儿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ICC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营养,该治疗方法引发乳糜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为0.1~0.5%。本文对新生儿PICC发生乳糜胸的一些具体原因以及治疗护理的经验体会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对置入PICC导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警惕患儿自身血管因素、置管操作及静脉营养液因素引发乳糜胸的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
  【关键词】PICC;新生儿乳糜胸;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3—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ed catheter, PICC)作为长期输液患者的理想静脉通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合于早产儿及需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患儿的补液治疗。我科自2009年开展PICC置管应用于早产儿以及危重新生儿和外科术后新生儿肠外营养的治疗,实施387例,发生1例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24h出现乳糜胸。我们在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实行输液的同时,暂停使用并保留PICC导管4天,待患儿病情好转,继续使用导管输液25天后正常拔管,患儿未见异常。现将该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胎龄33周,阴道分娩,双胞胎之小,体重1.02kg,生后1小时,于2012年11月7日以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收治入院,测T36℃、HR140次/分、R50次/分,血糖1.8mmol/L,精神反应欠佳,无呻吟,即予温箱保暖、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治疗。11月8日16时行PICC置管,采用1.9Fr PC-2PS导管,选择右侧前臂贵要静脉、预测量导管长度11cm。术中导管送至距预测量长度2cm处有阻力,经调整亦无法送管,经导管回抽血液迅速通畅,予以固定导管。X线证实导管尖端平胸1和胸2椎间隙右侧缘水平,考虑位于头臂静脉。于当日19时经PICC导管静脉营养治疗。11月9日17时22分患儿出现发绀,呼吸窘迫,HR180次/分,全身皮肤可见花纹,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动在70-80%之间,吸氧不能改善,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呼吸状况未见明显好转。呼吸机参数要求逐渐升高。急查床旁B超显示胸腔大量积液。行胸腔穿刺术,两侧各抽出类似血浆样液体5ml并送检。之后患儿呼吸状况改善,皮肤较前红润,花纹减少,遵医嘱停用静脉营养,以能量组维持液体。11月10日9:00停用PICC,10u/ml肝素钠正压封管,改经外周静脉输液。再次行胸腔穿刺术,两侧各抽出乳白色液体20ml后患儿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胸水化验结果:乳糜试验(+);胸水常规示颜色淡黄,透明度混浊,李凡他试验(-),红细胞0,白细胞0;胸水生化示总蛋白12.7(g/L),乳酸脱氢酶24.7(U/L),钾2.7(mmol/L),钠131.3 (mmol/L),氯105(mmol/L),考虑新生儿乳糜胸。至11月13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B超结果显示双侧胸腔见少量积液,撤呼吸机。复查X線显示PICC导管尖端平第三胸椎右侧缘水平,导管移行了1cm,考虑导管尖端可能进入了上腔静脉。行血管造影,显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造影剂迅速汇入右心房,无返流,导管中途无渗漏,无静脉栓塞。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再次使用PICC导管输入静脉营养。输液期间生理盐水冲管3次/Q8H,同时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11月14日B超结果显示胸腔积液消失,患儿生命体征稳定,PICC导管输液正常。经PICC导管输入静脉营养液25天,直至12月9日患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未发生不良反应。
  2 原因分析和体会
  2.1 原因分析
  新生儿乳糜胸的病因为胸导管或胸腔内大淋巴管破裂阻塞所致,包括先天性、创伤性、手术后、栓塞性和自发性因素五大类[1]。结合本例患儿临床资料,笔者分析该例乳糜胸有如下病因:
  ①血管因素:新生儿右头臂静脉平均直径6.9±1.0mm(压扁后外径),长度1.5±0.4cm[2]。本例患儿出生体重仅为1.02kg,为超低体重早产儿,其血管发育可能低于平均值,PICC导管进入血管内更易抢占管腔容积,造成局部官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加,压力增高,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胸导管等淋巴导管高压,引发乳糜胸;导管为外源性异物,进入静脉角后对管壁的刺激可能引起血管痉挛,造成此处静脉压增高,阻碍淋巴回流,导致胸导管阻塞破裂而发生乳糜胸。
  ②操作因素:本例患儿行PICC送管时距预测量长度2cm处即有阻力,无法送管,X线显示导管尖端平胸1和胸2椎间隙水平,提示可能在送管过程中导管刺激血管壁,引起痉挛,导致导管未能到达上腔静脉,在调整导管位置时可能加重了血管痉挛或损伤到淋巴导管,造成淋巴回流阻碍而引发乳糜胸。
  ③静脉营养液因素:静脉营养液主要成分为20%脂肪乳、氨基酸和50%葡萄糖等,粘稠度高,渗透压大,较易形成血栓。头臂静脉发生栓塞使淋巴液回流障碍,引发栓塞性乳糜胸,多见极低体重儿[3]。该患儿24h之内发生乳糜胸,不排除静脉营养液高渗透压和高粘稠度的影响。
  2.2 护理体会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中乳糜胸是一个罕见因素,但随着近年来新生儿心、胸外科手术与肠道外营养的开展,本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为0.1~0.5%[1]。本例于387例中发生1例,发病率为0.26%,与相关临床资料相符。该例病案的发生提示PICC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的置管技术,但对于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而言,置管后出现乳糜胸的机率仍不容忽视。对置入PICC导管的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置管侧胸壁的改变,肺部听诊情况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患儿呼吸情况的变化。
  PICC置管时应当充分考虑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以及导管对血流的影响,避免导管置入时过度刺激血管壁,影响静脉血液回流而诱发乳糜胸。结合本例患儿临床资料,考虑置管时发生了血管痉挛,导致送管受阻,之后血管痉挛缓解,导管自行移位入上腔静脉。行PICC时应严格遵循置管操作规范和维护流程,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要求操作者具有更娴熟的置管操作技术,轻柔缓慢送管;当血管痉挛时不妨暂停送管,及时采取按摩或热敷等措施[4] 待血管痉挛缓解后再继续操作。
  静脉营养液具有高渗透压、高粘稠度、易形成血栓的特点,使用时应当注意其对血液的影响,充分考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个体差异,合理配比营养成分。患儿发生乳糜胸后,应及时停用静脉营养,采用外周静脉输液治疗[5],结合临床表现考虑是否保留PICC导管。若再次使用导管,应当采用X线、B超、血管造影等方法确定导管位置正确,无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回流正常;使用中积极预防导管堵塞,每8h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6],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导管的功能。同时仍需警惕乳糜胸复发,如由PICC导管输液再次引发乳糜胸,应立即拔除PICC导管。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1.
  [2] 刘荣志,范真,贺生,等.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9(2):162-163.
  [3] 杨春芳,陆达林.新生儿乳糜胸[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6):370-371.
  [4] 白璐华,韦显梅.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 198-199.
  [5] 黄玫.新生儿乳糜胸[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 6(1):77-79.
  [6] 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8-9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方法:回顾自己对46例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体验。结果:46例老年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1例死于原发病。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0—01  由于老年人体弱,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影响,为临床上加强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将2013年 1月至 2013年 6月进入该院治疗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药物治疗和通气治疗使用的BiPAP无创呼吸机,对研究对象采取更加细致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提供饮食、呼吸道和心理护理治疗。结果: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后其血清指标以及主要的生命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9—01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1 临床表现  1.1呼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以总结经验,促进康复。方法:对23例颈椎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颈椎骨折行内固定术,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4—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随之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老年护理已成为老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老年护理工作对推进老年事业发展有着重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7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08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能使预后良好,明显促进早期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2—0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9—02  僵人综合征(stiff-man syndrome,SMS)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肌肉波动性强直痉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强直、腹肌紧张、运动障碍、吞咽困难、呼吸肌痉挛甚至呼吸停止等 突然刺激可致症状加重或痛性痉挛 睡眠后消失或减轻 而发作期间神志始终清醒【1,2】。本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最佳的抢救护理策略,并为今后颅脑损伤昏迷补液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室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补液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出造成补液失衡的原因。结果:以24 h为计时单位, 50例共计790个计时单位,其中总出入量失衡的94个,占12%,总出入量平衡的单位中,存在“动态失衡”的189个,占总出入量平衡的24%。结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补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1—00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院及医务人员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寻求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方式,满足患者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传统的查对制度能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护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急救处理方案,提高抢救质量。方法:观察 2008 年至 2011 年间 153 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治疗护理过程并分析总结。结果:153 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抢救成功 138 人,死亡 15 人,抢救成功率 90.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流程和护理质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