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语文阅读是发展其他各项语言能力和获得大量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小学的语文教学似乎太过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字词的记忆、文段的背诵等,而忽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思想性。而对阅读的整体性和思想性,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教,也容易流于“技”的层面,突出的也是支离破碎的分析。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合作学习的理论,既让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了语言基础,又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一理论,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将班级里的50多位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整体接近的原则分成13个由4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教师针对某一课文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然后组织引导或者巡视辅导,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一定目标的学习任务,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来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的,让学生主动探讨、合作互助、主动发展,在快乐中成长。
  起初,我担心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实践中发现,这其实正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汉语的字词往往是多义的,而我们小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往往是它的最初意义或核心意义,对一些引申、比喻的意义缺乏了解,这需要在阅读中去充实,以免误解或费解。最关键的是阅读的文章,它的结构、思想是连贯统一的。很多学生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的习惯而导致理解能力不强,阅读质量不高,而合作学习能比较好地保留学生个体思维的完整性,有利于整体涵咏、整体阅读。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时,我这样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
  一、合作学习生字词
  生字词是小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小学低年级,主要是教师引导、带领学生学。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去交流、沟通,这样时间可能多花一点,但印象是深刻的,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在尝试正确流利地朗读《秦兵马俑》之前,我明确提出要求:①画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读读,小组内谈谈。②尝试理解生词。对画出的生词,先尝试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小组内求助、求证;如果联系上下文有困难,可以查字典、词典后再回到文中去理解。③会写、会用。就是能正确书写、默写,为准确运用这些生词做准备;小组合作,故意挑错。④教师从“读准音、认清形、明白意、会组词、会运用”五个方面去检查,结合课下习题,并投影出示:“把词语补充完整:惟( )惟( )、绝无( )( )、南( )北( )、昂首( )( )、所( )( )靡、( )( )无双、( )( )欲试、扶老携( )。”学生再补充、整理。
  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标题:秦,是秦代;俑,是古代陪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和战刀偶像。同时,也较好地理解了课后习题“体会‘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等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字词的障碍扫除之后,就该整体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我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②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③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学生经过独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达成一致:①第一段总领全文,第二段写规模(三个俑坑的总面积、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与工艺,第三到第五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六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结合段落划分发现:文章从“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二者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来连接,很明显,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看到兵马俑——感到气势恢宏、工艺高超——折服——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对第三个任务,我创设情境,能过看兵马俑的视频来强化印象,刺激感受)
  随后,师生共同总结整体阅读的注意点:理清结构,注意概括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等。最后,让学生带着整体理解去尝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次的教学尝试,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拉大。合作学习提倡首先在小组范围内解决问题,然后再扩大交流范围,非常适用于基础各异、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学生在合作中感受竞争、体验乐趣,能较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能力的发展。同时,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自我检验、同学评价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词语的领会、对课文的理解。
  “教什么”不一定比“怎么教”重要。据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占有更大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的合作教学,既适应学生好动、爱动、爱讲话的性格特点,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因素、综合素质,特别非智力因素,让他们的学习更有自信、更有激情。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对于识字量还不算多的中年级段学生,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小学中年级段课外阅读的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界掀起了一股有效教学的探讨热潮。“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既是长久以来的呼唤,也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教学中,科普说明文教学不仅要提效,还应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把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科普说明文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谈谈如何把“有效”和“有趣”二者结合起来。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在悄然更新呢?“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正是因为有了“动态生成”的观念,课堂孕育了新的生命,焕发着新的精彩。在浙江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的这三年间,我一次次用心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品读着各级大师的教学专著。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和她的“动态生成”观点特别让我感兴趣。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
统编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是一个学习活动单元,对应的是“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该单元从词语的积累、词义的理解入手,最后归结于词语的选择、锤炼与运用。现代作家的经典作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教材建议师生选择经典作家的作品片段,体会作家是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合适的语言”,是怎样运用不同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词语进行精准表达的。  本文以两位经典作家为例,结合课内外文
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小的动手练笔,它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习写一些小片段、小段落。与读写结合相比,小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认真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活动。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凭一个学期的六七篇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在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一些小练笔。  一、仿
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并自尊自豪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我国古代非学科化的语文教育,早就融汇一体地存在于子史经集之类的综合教育之中。这样的旧式教育虽然也曾一度辉煌,保存、传承我国的文化国粹,然而由于主宰文士命运的八股文、科举制的长期异化,旧式教育越来越背离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越来越成为文人学士的精神桎梏。  一百多年前的戊戌维新人士们,已经思索过类似我们今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都是语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与拉丁字母、基里尔字母等只表音不表义的文字不同,汉文字既表音又表义,每一个字都有其固定的读音和特定的含义。  汉文字发明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与之比肩的古文字:北非的圣书字、西亚的楔形字、北美的玛雅文,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唯独中国的汉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当非汉文字莫属。除了
如何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来训练习作技能呢?笔者就人教课标本高段教材,结合实践感受,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课文资源,驰骋想象天地宽    课本是我们主要的习作资源。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或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或叙述蕴含人生哲理的往事,或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或勾勒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或讲述世界的多姿多彩……优美的语句,奇妙的构思,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推陈出新、举一反三。 
这次综合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有效地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    一、回顾课文,欣赏文本里的美丽田园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本组课文选文都是名家名篇。我结合本单元导入语的提示,在开展“走进田园热爱家乡”综合性学习伊始,首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本组的文章、古诗、“阅读链接”中戴望舒写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及“日积月累”中的诗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悠扬深远的背景音乐中,带领学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写话教学地位在备受肯定的同时也陷入了功利性的困境:盲目的积累、机械化的大量练习、对技巧的过分追求,使学生不堪重负。新课标提出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的要求更是无从谈起。写话教学如何走出困境,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话,真正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值得我们深思。  一、有效积累,构建言语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