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拉开了我国农村新一轮建设序幕。文章对孝义市贾家庄村新农村作了全面调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推进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82-02
  
  一、贾家庄人的发展观及其逻辑起点
  
  贾家庄村位于孝义市郊,占地4平方公里,耕地1663亩;762农户,2839人。它是一个普通村庄,除土地外没有其他资源条件,但却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2005年,全村总收入达到8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0元。贾家庄已实现小康,正向“宽裕型小康村”目标迈进。
  一般说来,发展应体现社会进步的全部内容,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愿望,使大家普遍觉得物质和精神方面不能满足或不够满意的状况有了基本改变。贾家庄人在实践中理解了发展的这种现实的进步意义,并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认识:(1)“家家有房住,户户有门店,人人有钱花,祖祖辈辈都受益”;“家家户户住楼房,祖祖辈辈有钱化,子子孙孙上好学,世世代代有人才”,就反映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观。(2)“以村养村、拆旧建新、整体规划、示点带动、逐步推进”;“小病不出门,大病互相帮”;“村中有林、林中有村”,就体现了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观。(3)“发展农村大文化,推进农村城市化”;“强基础、壮实力、抓文明、兴文化,全面迈向城市化”,就突出可持续发展文化观。(4)“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公共事务齐抓共管”;“两委创造环境,百姓创造财富”,就展示了可持续发展民主政治观,即对于基层民主的关注、尊重和身体力行。贾家庄人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部内容,包含着四种核心价值,即生存、自尊、知识(文化)和民主;他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这四种核心价值不断实现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贾家庄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和现实途径就是一种科学与民主的实践,其进步性和特征全部反映在谋经济、促环境、抓文化、求民主的活动中。贾家庄人的发展观和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物质需求、环境需求、人文需求和权利需求的内容,均指向发展的逻辑起点——农民作为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教育、培养一种经济独立、有环境意识、有民主意识和能力的个体精神富足的新型农民。总之,贾家庄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转型与跨越同步的路子。
  
  二、经济上谋发展,争取最宽裕幸福的物质生活的家园
  
  1.重视发展农业,改善生产条件,引进新型品种,增加农业收入。一是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档次;三是积极推动养殖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
  2.加速发展运输业,拓宽集体经济和个体农民的增收渠道。一是根据紧邻铁路、煤炭势头看好等优势,村两委与企业按股份制形式共同投资煤运站台,扩大站台容量和发运能力,同时协调本村劳务和车辆承揽装卸运输,逐步发展了全村运输规模和能力;二是积极推动中短途客运业,更增加了运输内容,扩大了运输规模。
  3.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广开就业门路,增加村民收入。依靠交通便利条件,村两委积极鼓励和推动村民发展城郊服务业,分别在餐饮、商品批发零售、修理等方面发展个体工商户,安置村剩余劳力,使其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有了突出份额。
  4.利用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发展加工业。借助本地胡醋名气,村两委联合有关企业研制、开发佛醋、保健醋,取得国家产品资格证书,并投资成立保健品公司,生产降压醋、降脂醋、护肤养颜醋等系列产品,销往省内外。
  5.全力发展新产业。一是在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参与教育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利用元代建筑“三皇庙”及其他传统文化,建设村旅游环境,推进村旅游发展。
  
  三、环境上求人本,创造最满意和谐的生存家园
  
  1.“依善治村”,积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依善治村”指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依靠村民举办各项活动。一是改造生活环境,建设清洁、卫生、文明社区;二是规划新村建设,按照“以村养村、拆旧建新”思路,采取“整体规划、示点带动、逐步推进”措施,改造老旧空宅,建设小康示范住宅。
  2.“依公治村”,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依公治村”指按照公共服务的诉求和标准,积极推进和完善村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该村已投入3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铺修道路、改造下水管道、架设路灯等项事业。
  3.“依保治村”,全面统筹村庄社会环境。“依保治村”指按照农村社会保障基本要求,围绕村民生产与生活实际问题,逐步实现村庄社会保障功能。一是逐步完善村级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以村办诊所为龙头的多点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等;二是积极引导村民加入互助组织,鼓励村民自主、自觉地参与多元化社会保障;三是不断完善60岁以上老年人福利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依法治村”,认真推动建立村庄法制环境。在这方面,他们加强普法宣传,抓好法制建设,发挥“一村一警一干”作用,促使村民知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定《村规民约》,实施村民自治,规范村民言行,改善村风民风;加强综合治理,消除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杜绝在校学生犯罪、“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现象,建设安定、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局面。
  5.“依道治村”,全力打造村庄生态环境。“依道治村”指按照生态法则,推进生态建设。一是建设绿色村庄,进行街道庭院绿化,实现“村中有林、林中有村”的绿色环境。二是制定实施村庄绿色规划,依托三皇庙文化资源,在退耕还林基础上,开发千亩生态园和生态林,逐步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休闲度假与旅游观光同步发展。贾家庄已形成两委决策与村民生活、生产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四、文化上重教育,创造最活泼宽松的精神家园
  
  1.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举办教育是其文化发展的特色内容。贾家庄现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基本普及大学前教育,这在全国并不多见。1999年以来,他们改建幼儿园,改善小学和初中基础设施,实现了多媒体远程教学;2002年,他们开始筹建高中,完成教学主楼、公寓楼、餐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并在2004年底投入使用。
  2.积极推动老年文化。抓好老年文化是其文化发展的另一亮点。村两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特殊作用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成立村老年协会,推举德高望重者牵头,吸收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参加;二是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开辟娱乐室、健身室、图书室、法律咨询处;三是以协会为主开展文化活动、尊老敬老“评创”活动、休闲健身活动,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等。
  3.自觉光大传统文化。一是加强“以德育民”传统道德教育,根据“孝为人之本,义乃君子先”理念,实现“以德治村”;二是在成功申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上,推动三皇庙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庙会活动;三是挖掘和整理孝义婚礼民俗档案和其他传统文化,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组织离退休老干部研究、整理村史党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认真培育法制文化。村两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倡导大家争做“五法村民”。同时聘请律师担任村法律顾问,围绕农村问题宣传法律知识,解决法律纠纷,培育法律精神。依法开展计生工作就是法制文化重点,他们“变以往少数干部做多数群众的工作为今天多数群众做少数群众的工作”的办法,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村治上促民主,建设有生命力的自组织发展的家园
  
  贾家庄人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中认识到,“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他们在村级民主管理中时刻遵循“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现在,凡是涉及村民生活的重大事情都由村民参与决定,凡是关系全村公共事务的重大活动都由村民参与管理,凡是对村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和建设都由村民参与筹划和监督。在具体的日常管理中,村两委强调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三项制度”,真正做到“五正”,即心正、言正、身正、行正、风正,主动做公仆,造福后世人。
  同时,村两委坚持以选举民主带动管理民主,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根据党章和国家法律政策,建立了各种具体制度和规则,形成了两委决策与村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其中,通过健全村总支、村委制度、民主三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发挥了这种互动机制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机制,贾家庄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稳定的自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贾家庄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检视及其基本评价
  
  贾家庄村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时代需要和村民要求,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特色的道路,被称之为“绿色转型”模式。所谓“绿色”是指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本质要求;“转型”是指由于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因素的内生作用及其不断成长,使得传统农村朝着现代化农村的发展方向所开始的一种根本不同的发展。这种模式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体现了“以民兴村、以教树人、以德立行、以和睦邻”的发展思路,突出了富裕、和谐、知识、道德的基本内涵。这种发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共富共和,通识通德”,其中前四个字指的是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四个字指的是有知识的、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这种模式所采用的推进方式表现为“抓好两头、促进中间”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个体发展,集体要“管好小的,养好老的”,使“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乐”,强调并从体制上支持青壮年劳动者独立创业、自主发展;二是关于财富发展,集体要“让最贫困的富起来,才算真正富起来”,强调先富带后富、集体带穷户、大力促进中间户的共同富裕;三是关于村务发展,要“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村”,强调要发挥个人和集体两个积极性,共同推进各种民间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
  从贾家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看,其“绿色转型”模式较为全面地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较好地处理了以下几个基本关系:一是物质发展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二是人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三是自主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关系;四是当下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处理这几种关系中,他们始终把人作为村庄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把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一定技能的新农民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把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和环境发展很好地结合到了人的全面发展上。
  贾家庄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虽然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广大农业地区新农村建设条件各有不同,但由于发展需求存在着共同性和关联性,所以贾家庄新农村建设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地区现实状况,展示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和实现的愿景,可能具有借鉴意义:
  1.这种模式解决了一个普通村庄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综观贾家庄村新农村建设模式,我们看到有三个重要因素能动地发挥着作用。其一,一个聚民心、鼓民气、举民利的两委班子;第二,已逐步培育起收入稳定且日益壮大的集体经济力量;第三,已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的能够自主发挥作用的群众性组织网络,并以村老年协会和计生协会为龙头,使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第三个因素是贾家庄人的创造,也是其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因为它极大地减轻了村庄的社会管理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村庄的管理效率。
  2.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在城乡差别问题上,我们经常从政府或城市的视角考虑问题。而贾家庄人却从自身或乡村为起点,有目的、有组织地解决这个问题,获得了有益成果。其基本做法是:以发展和培养新农民为目标,以新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村民在意识和物质、思维和行为上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在这里,所谓新农民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有市场和经营的观念与意识,有民主和法制的观念与意识,有知识和有文化,能够接受各种信息统领的农民,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身体力行者。所谓新文化建设是指发展公民道德、提高教育水平、构建公共文化平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内容和工作,目的是培养农民、发展文化、创新环境,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对接。贾家庄村的新文化建设妥善解决了两个关系:一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实现了超越;二是“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在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之间实现了融合。这是一条农村城市化的新路。
  3.这种模式在村两委的职能和工作上,创造了二者发挥作用的新领域和新方法。村总支是党的基层组织,村委是村民的自治组织,前者主要是做好人的发展工作,后者主要做好村务发展工作,各有工作重点和具体方法。在村治实践中,二者密切配合,起到了村民组织者和资源配置者的作用。非常有意义的是,村两委在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积极鼓励和推动村民参与市场活动,走致富的道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它们积极发挥作用,提供包括环境、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物品,起到了市场不能的作用。贾家庄人解决了村两委应做什么、如何去做的问题。贾家庄村两委的这种功能和作用预示着未来新农村中的村两委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当然,这种模式在理论上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如何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产品,不断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否直接到达微观层面,落实给村级组织。(2)如何继续引导和支持民间力量,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体农民三方的积极性。(3)如何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真正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后续支持能力,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后劲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2.22
  2.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年2.20
  3.温家宝.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6.1.20
  4.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1)
  5.李昌平.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学习时报,2006.3.6
  6.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7.陈锡文.当前的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农业经济问题,2006(1)
  8.刘云山.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06.7.4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 山西太原 030006)(责编:小青)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推进农村党组织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处理好与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的几大因素。文章从制度建设同党章、同农村 “两委”、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制度建设 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90-0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实践
期刊
摘 要: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实施战略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上升;人力资源管理有新的职能;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管理重心是知识型的员工;实施全球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关键词:21世纪 人力资源 管理发展 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99-02    21世纪,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经历着前所未
期刊
摘 要:文章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对会计系统带来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应该加强组织控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工作站点控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软件维护控制;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 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79-02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通过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等处理手段
期刊
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发生着巨大且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矛盾冲突越来越加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高频性,破坏性日趋增强,严重危害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型传播平台的强势崛起,网络逐渐演变成了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公众在网络里聚集,就自己关心的热点事件互动交流、发布言论。尤其面对某一突发事件时,公众极易在网络中聚集,借助新兴传播平台,成为事件引导者,第
摘 要: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文章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并购国际著名汽车公司MG罗孚公司为例,分析了内迁式并购的优点,认为内迁式并购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提出了企业进行内迁式并购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内迁式并购 文化融合 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12-02    跨国并购通常是资源
期刊
摘 要:在分析长沙市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类建设用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文章认为:1990—2004年间,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城镇用地影响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减少0.4973%,城镇用地增加0.2866%;对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影响较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分
期刊
摘 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未能清晰定位。文章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SWOT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可能性并预测了其发展战略。从而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以立足自身,以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客户为本,以零售业务产品为市场营销,以本地区域经营为模式的定位,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 SWOT分析 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山西资源和环境现状,提出了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以期探讨一条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资源 环境 经济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09-271-02   
期刊
摘 要: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双休日工作制,城市市民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观念和休闲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趋势。文章通过对武汉市市民休闲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可知市民的休闲时间、休闲场所、休闲内容开始转变,休闲生活整体上是健康的,休闲生活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存在着休闲时间利用不充分、休闲资源分布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休闲时间 休闲生活 变化 市民  中图分类号: F0
期刊
摘 要: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尊重企业现实需求,立足资源和能力优势,明确发展思路,构建需求导向型的战略性支持体系,既是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其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 战略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F01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65-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