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背景下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的必要性与关键环节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独生子女背景下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的意义
  1979年我国全面施行独生子女政策后,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开始进入大学,独生子女比例大已经成为无法忽略的事实。有关研究表明,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总体上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弱势。而企业普遍要求大学生具备岗位适应性与责任意识,具备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如何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是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完全垄断一般情况下阻碍市场效率,完全竞争提高市场效率但缺少合作,最完美的竞争形式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既能促进产品多样化,又提高竞争效率,得到广泛提倡。具体到学生素质教育,在培养既要有个性特征又要有合作精神的学生,引入竞争合作的培养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项目团队制的设计正是体现了竞争合作的特性,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独生子女教育背景下,构建一种合理有效的“竞争合作”机制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团队制教学的实施流程
  由于独生子女天然的垄断特性,引入外部竞争的措施成为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效果损失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完全竞争强调个人努力而不强调合作,而垄断竞争既强调竞争也强调合作。学校教育的目标,既要学生参与竞争发展个性,又要学生通力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如果学校对学生单独进行评价,每个学生依靠自身努力提高绩效,形成“完全竞争的结构”,最终导致学生竞争意识增强但合作精神不足,不符合教育目标。如果能构建出一种类似于“垄断竞争”的组织结构,使得学生既竞争又合作,就可达到教育目标。项目团队制教学模式就是依据这种思路下建立的。项目团队制兼具竞争与合作双重特点,可以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一个有效的项目团队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机制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构建竞争合作的环境;二是建立教师全程监控的环境。项目团队工作流程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步组队,强调组队的自由性。完成特定项目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与工作量的难以准确计量,自由组队的队员相互了解与信任,降低成员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步团队实施项目。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布置训练项目,由每个团队分别独立完成。队长组织成员发挥特长,通力合作完成项目。第三步团队成果展示。团队完成的项目需要进行展示,一方面是为了团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是进行评价,鼓励团队之间竞争,不断创新。第四步成员评价。个人最终评价得分由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两部分组成。教师对团队工作情况进行调控,引导团队间与团队内有序的竞争合作。
  


  三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的五个关键环节
  (一)采用分组竞争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作业是团队运作的前提。分组竞争合作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要求把学生分组构建许多个团队。第二个条件要求每个团队做出相似的成果。在分组时要求各个团队在人员数量、性别比例、能力匹配上差别不大,否则可能因为团队间实力悬殊导致一边倒的情况,最终使得竞争无法持续。第三个条件要求资源自由流动。一是成员自由组合,相互信任度高,团队凝聚力强,合作效果好;二是组内信息自由交流,如采取圆桌式座位方式;三是组间自由交流,如有多媒体设备用于团队间交流。
  (二)采用小组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形式
  成员评价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从利益博弈的角度设计合理的团队成员评价机制至关重要。第一种方式,假定采用团队绩效评价方法。当与团队合作成为每个成员的最优选择时,整个团队绩效得到提高。以团队绩效代表个人评价有助于团队合作但也可能出现“搭便车”现象。第二种方式,假定采用个人绩效评价方法。理性的团队成员意识到个人绩效决定个人评价,就会忽略团队合作,甚至牺牲团队绩效来提升个人绩效。因此,以个人绩效代表个人评价有助于竞争但合作不足。综上分析,对团队成员要采取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团队绩效由其他团队来评价,个人绩效评价由其他成员来评价。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会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并与其他成员充分合作。由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并在竞争与合作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教师采用项目为主的课堂教学载体
  项目设计是团队运作的载体。项目团队制需要团队完成特定的项目,因此,教师设计合适的、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项目,包括案例、作业等来供各团队共同完成。教师的角色也由演员变成了导演,学生成为项目的主体。在团队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与教学目标偏差的情况。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监控、合作满意度调查、教学效果调查等形式发现这些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团队竞争合作的持续性。
  (四)学生采用智力分享的课堂学习模式
  智力分享是提升团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经济中,智力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边际成本下降,智力产品在原始开发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使用量增加,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趋向于零,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的特点。二是共享性,智力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社会性。三是重复性,智力产品可以重复使用而不会消减。智力产品的上述特征使得表现出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应该鼓励其进行分享。通常的方式是:团队内通过分工收集材料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实现智力共享;团队间通过多媒体演示、作品展示、资料共享等形式实现智力共享。在团队作业中,不同成员与不同团队的智力创新,在不断的共享中得到传播与提升。由于智力产品的共享性,团队及成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保持领先,从而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团队及成员也从其他团队及成员的创新中获益,从而形成合作氛围。
  (五)教师导向纠正团队运作失灵   教师导向是纠正团队运作失灵的有效保证。常见团队运作失灵的原因有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三类,导致团队工作的无效或低效。一是外部性,当团队成员或团队进行了创新,其他成员或其他团队分享到创新产品时,形成正外部性。如果正外部性得不到及时激励,创新将会受到抑制。当团队成员或团队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明显扭曲对他人的评价)来获取收益时,可能产生恶性竞争,形成负外部性。教师的措施对正外部性的行为进行激励(加分、表扬等),对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禁止(减分、批评等)。二是垄断,不同团队的工作绩效可能产生巨大差距,优秀团队可能一直保持垄断领先地位,后进团队可能产生消极行为。另外,成员自由组合时可能导致团队数量或成员数量不足最终导致竞争失效。教师的措施是对团队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如团队重组),保持竞争的可持续性。三是信息不对称,如团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可能出现抄袭行为,教师的措施是对这种行为进行纠正。综上所述,在项目团队运作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团队运作失灵,教师需要通过现场监控、合作满意度调查、教学效果调查等形式发现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竞争合作的持续性。
  四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可能的障碍、对策
  1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的相关利益者分析
  任何制度能否发挥作用,都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项目团队制下的利益相关者是如何进行利益权衡的?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是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对参与各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分析。第一,教师利益分析。教师的边际成本包括项目准备,对团队构建、团队作业、成果展示与成员评价进行全程监控;边际收益包括学生对教师评价提高,监督单个学生成本下降,管制学生引起的潜在冲突减少,符合了学校管理者号召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总体上教师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因此对项目团队制很可能持欢迎态度。第二,团队成员利益分析。队员的评价由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组成。队员如果发挥特长,与他人合作参与外部竞争,将获得好的评价,同时技能获得提升;付出的成本是闲暇时间的减少。队员如果不发挥特长获得闲暇的好处,或者不合作获得自主意识的满足,付出的成本将是评价的降低,包括团队其他成员的强大压力。因此,总体上队员的边际收益会远大于成本,多数支持项目团队制。第三,学校管理者利益分析。在教学改革的政策下,学校管理者希望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项目团队制的实施符合教改政策要求,因此学校管理者很可能持欢迎态度。
  2项目团队制教学实施可能存在的障碍与对策
  如前所述,项目团队制施行给各方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总体推动比较容易,具有现实可行性。但可能存在的障碍是,一是大学招生规模大,单班人数很可能大大超过50人,甚至超过100人,教师施行项目团队制,组织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实施效果也不佳。二是教师对项目团队制不熟悉,缺少实施经验,无法有效实施。三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少,教师改革动力不足。消除以上障碍的一般对策如下:一是小班化教学,给项目团队制实施带来可行性;二是示范推广,对项目团队制教学实践成功的课程推广;三是政策鼓励,给教师进行项目团队制改革予以立项激励。无论是什么措施推动项目团队制,增加利益相关者的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是制定对策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许传新,风笑天.独生子女大学生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08(6):86-91.
  [2]齐兰.西方现代市场结构理论揆要[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6):55.
  [3]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张智等.三校大学生竞争合作策略取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学探析,2001(3):30-34.
  [5]任保平.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的理论争论及其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75-81.
  [6]谢丽春.项目团队成员评价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3):94-95.
  [7]随洪光.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基于市场结构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09(3):115-121.
其他文献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1.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2
期刊
2007年7月,教育部就高师院校大力推行师范生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做出了安排和部署,倡导高师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实习支教工作。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2008年8月,与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签署协议,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成为第一家赴新疆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内地高校。迄今为止,已派出6批共970名同学在阿克苏地区7县l市的109所学校从事教学、班级管理工作。学校赴新疆实习支教首开大规模跨省区实习支教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上更趋理性地以建设应用型、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院校为目标,学分制教学改革在地方高校被普遍采用,学分制对学生而言可以在课程选择上拥有更灵活的选择权,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能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分制的基础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管理、考核比较规范,而作为选修课,旨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助于学
期刊
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改变世界的往往不是那些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而是像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大学里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沿着兴趣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兴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激情与好奇心,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非常赞同弗里德曼先生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的方程式CQ(好奇心)+PQ(激情商)>IQ(智商),IQ很重要,但是CQ
期刊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分别诞生于1985年和1986年。在《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于1995年颁布之前,全国就已经出现了72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近9倍,覆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
期刊
重修制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构成了目前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为与学分制配套的重修是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获取学分的途径,也是虽考试及格但成绩较低的学生取得高学分绩点的途径。大部分高校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一般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不过,就必须重修。理论上讲,重修是保证大学生学习质量和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实际上高校重修制的实施往往和重修制制定的目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大
期刊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需要大量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调度、行车值班等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非常紧缺,与其产业高速发展不相吻合,这就需要高等教育不但进行专业知识讲授,也要把学生输送到相关工作岗位,实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
期刊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也参与了市场竞争,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但生源质量却日趋下降,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学生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厌学情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
期刊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样,同属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多元交叉思想渗透其中,即在进行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时,我们应尽可能全方位、多维度、从各要素相互融合的视角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本文围绕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重视提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