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之哲学意义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_yu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经》为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所著,故又名《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道德经》全书共81章,虽仅五千余言,却因其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柔弱胜刚强”的处世理念等哲学理念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据称,在被译为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全球著作排行榜中,《道德经》仅次于《圣经》。
  关键词:《道德经》;哲学;理念
  一、“无为”哲学
  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概念,学界一般认为其有三个主要内涵: 不妄为; 顺应自然而为; 不为己之为。这三种内涵相互联系,紧密相连。“无为”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为“道”的基本属性“自然”提供了社会政治领域的治理标准; “无为”观念体现了老子的现实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希望用“无为”让百姓得到拯救; 正确地把握《老子》,准确地认识道,为实行道奠定基础。毋须讳言,老子用“无为”观念劝诫世人,要以“无为”达到“为”。
  老子无为是《道德经》里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它不是指毫无作为,而是说不强加个人主观意愿,也不强求结果。这里一方面是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让对方自由选择,不强加干预;另一方面也是要尊重自然规律,让天道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套用先生的语言,就是遵循神意,而非遵循人意。不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天道运作中的一份子”,所以這两方面其实是一致的,总体而言都是要尊重天道。
  “无为”观念应该贯穿全书,即在全书内的意义具有一致性。《老子》第三十八章写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从这样一个书内的互证我们可以看出,“无为”是上德的做法,老子提出“无为”是为了让人君参考“道”的“无为”去更好地治理国家,而不是利用“无为”之术玩弄权术、耍弄阴谋。
  春秋时代末期,诸侯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而统治阶级却肆意妄为,施行苛政,“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无为”中包含了“不妄为”的含义。这里的“妄为”,很大程度上是过度的意思。老子强调“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要求我们知足常乐,把握事物发展的限度,不超越此限度去“为”。“在此界限之内而为之,可有功而不劳,事半而功倍。超出这个界限而为之,或者劳而无功,或者虽有功而事倍之”。由此可见,老子很重视“为”的限度,主张不能超过限度去“为”。
  “道”正是由于这种无为的特性而值得尊崇,“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的是天地没有偏私,任万物自然生长,所以圣人也不应该有偏私,而应该任凭百姓自己去发展。所以,“无为”其中的一个含义便是顺自然而为。
  老子在《老子》五千言中,对于为己之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王弼注此句曰“动常因也”,即圣人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心,而应该以百姓的心为心,一举一动都要根据百姓的需要来进行。统治者在位的时候,权势极大,莫不服从,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态,对一切事物凭着自己的喜好去断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常心”。而圣明的统治者不应该有常,应该时刻以百姓之心为心,因此圣人应该在私心的运用上做到“无为”。
  二、“水”哲学
  尽管《道德经》中仅有两章三处出现“水”字,但其中多处哲学思想却与水密切相关,笔者称《道德经》中这些与水有关的思想为其“水哲学”,并将其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促进万物生长而又不与它们相争,居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应当像水一样选择适当的地方安居, 心胸像水一样深邃宽广,待人像水一样友善仁慈,说话像水一样诚实守信,从政像水一样有条有理,办事像水一样竭尽所能,行动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不与世人相争,所以不会有什么过错。《道德经》劝人向善,导人守信。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说善待别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别人就得到诚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讲他本人,也在提醒人们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会善待和信任自己。
  (二)柔弱胜刚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在老子那里,“柔弱”是水的本性或品质之一。“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八章)。水之柔弱是我们都能亲身感受得到的,它柔软无定形,可以适合任何形状的容器;水体结构脆弱,人们可以随意分割它,也可以轻易摔碎它,可以将它变成热的蒸汽,也可以将它变成冷的冰块。水是如此的柔弱,但柔弱的水却可以凭借其“虚静”的本性而变得无比博大。所谓“虚静”,即水始终保持谦卑的姿态,于低下之处默默静守,正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所以,水的这种柔弱本性一旦得到某种因素或力量的引导和激发,则可以转换成巨大的能量,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攻无不克,往往能够战胜那些坚硬而强大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都展现了水的刚强本性。   现实意义
  (一)“无为而治”的现实意义
  在个人处世方面,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有许多值得推崇的地方,它倡导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间的各种纷纷扰扰,是一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人生态度,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为”更多的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大智慧思想,有些人将老子的“无为”思想理解为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其实不然,“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其最终归宿,人们还是应当有所作为,应做到不妄为,顺势而为。
  在国家治理方面,“无为而治”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无为”可以理解为减少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遵循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这就类似于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在政治方面,简化国家机构的设置,保留最重要的部门与机关,去除流于形式的机构,这其实是一种超高的政治智慧,既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又真实、管用的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展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事的工作作风;在外交方面,“无为而治”恰恰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展现了“以和为贵”的外交立场,推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团结意识,正是这种不欺凌、不强权的“无为”态度,这种不妄为、顺势而为的作为,使中国结交了如此多的友国。而相反的,比如美国,在国际上多数树敌,以其强权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中美贸易战则是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极大体现,这种随意妄为、不顺应世界发展规律的做法终将被证明是大错特错的。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今天,順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秉承“无为而治”的外交理念才是适时之举。
  (二)柔退不争与以柔克刚的处世方法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复杂,名利财富之争愈演愈烈。《道德经》提出“柔退不争”的处世方法,提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人们应该保持谦虚,不自以为是,取得成功后也应功成身退,要求人们以修养德性为主,不必争夺计较名利、财富等外在之物,要学习水的精髓,“利万物而不争”,这一主张对我们处理好现代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而且在谈到水的特性时,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就启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懂得一定技巧,“以强攻强”有时会是两败俱伤,而学会“以柔克刚”往往会成为制胜法宝。
  “上善若水”将水与哲学很好的结合,老子倡导我们与人为善,与邻为睦,因此,他认为,最好的事物莫之于水,因其利万物而不争,其对水高度推崇,认为最接近无为的最高境界“道”。作为世人,我们应学习水那与世无争的境界和品格,老子推崇的非真正意义的“不争”,是要“善”争,要正当竞争,并且在自己取得成就时,也不忘照拂身边的人和事,要学会善利万物,“唯不争,故无尤”,锋芒毕露不一定是正确选择。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今社会中,父母选择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学校绞尽脑汁培养出一批成绩优异的学子,而人们也不断的追求更好的升学机会,而这辛苦付出的背后想要达到的目的拥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最终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家国情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越来越少见到了。现在缺乏的是如水般利万物而功成弗居的大道情怀。而对于政治之道,国与国相处之道,“柔退不争”更多的是国家外交该有的一种风度,一种作风:互利共赢。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各国应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国家展开对外交流,互帮互助,以善处之,以善待之。如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善争,以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认为,天下没有比水更加柔弱的事物,它是至柔之物,却能攻克最坚硬的物体,确实,水无形,却又千变万化,可是液态,也可幻化成固态,在达到一定温度后,还可升华成气态。它可摧毁坚硬无比的磐石,也可扑灭熊熊燃烧的大火,还可灌溉干涸的土地。但至柔之物,也会给人类、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所谓“攻坚者莫之能胜”。
  由此引发出的哲学道理发人深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独立的人格,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易产生矛盾,这时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在面对一个强势的人,一段激烈的争吵的时候,或许适当的、灵巧的对此事进行应变,以软碰硬,以柔克刚的水哲学在这时总能派上用场。这对于处理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在选择伴侣时,有经验的老人一般都会建议选择与自己性格互补的另一半,性子急躁的一般会配以温和型格的人,一般热血质外向型性格的人会配以粘液质内向型性格的人,这恰是“刚柔并序、以柔克刚”的体现。夫刚妻柔,妻刚夫柔,夫妻关系和谐的良好搭配。
  其实关于水哲学对于现实的意义还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方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是警示着水能利万物,也能毁万物,这主要在于人类是否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是否好好的保护和利用我们的自然环境,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不要无限制的开采、挖掘资源,遵守《巴黎气候协定》,共同为世界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助力。例如,2019年夏季孟加拉国村庄和城市被洪水淹没, 除了自身海拔低,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有很大关系,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制造业高速发展,私家汽车也越加普及,对资源的掠夺也越来越没有节制,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高度追求经济发展的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结果,改革春风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带来了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方面。当时片面追求经济能带来的现行成效,忽略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厂密布,房子高高耸立,越来越多的荒地被开垦,森林被砍伐,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白色垃圾、雾霾这些环境恶劣现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警示着人类对大自然应当敬畏与尊重。万物皆有其生长规律,如水,它能益于人,也能损于人,主要在于你如何正确对待它。这就提示我们要保护环境,珍视资源。
  《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意义甚为广泛,本文主要谈及的是“无为”哲学与“水”哲学,老子倡导的“无为”之为,方为大为,要顺应自然而为,不妄为,最后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于国家、于社会、于个人,都能秉承“无为”,最终得“道”。老子推崇的水学问,是虚静,是善,是柔退不争、以柔克刚,这无论对于我们处世还是交际、又或是国家外交内政,都是具备很大的哲学借鉴意义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道德经》有其糟粕、也有其精华,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优秀文化,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注入正能量,让“无为”哲学与“水”哲学为新时代的发展助力,让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并提出了全方面培养的教育方针,实施了新课标改革力求改变课堂教法模式与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低年级学生作为学生一生学习的开始需要给予深刻重视,再加之英语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中之重,更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点出一些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后又介绍了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点和应用多媒体应该注意的内容,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逐渐
期刊
摘要:本文考察了贵阳市乌当区农业旅游发展情况,关注农业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体化发展问题;实施农业旅游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推进贵州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契机。针对乌当区农业旅游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建议。对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盘活闲置农村资源,拉动内需,实现共享发展非常重要的途径,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常重
期刊
摘要:读书是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要达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这一目的,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克服急躁、功利、自满、懒惰四种不良心态,以及正确处理精读与泛读,读、思与写两对关系,力争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学生到研究者的角色和牢固树立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的思维方式两大转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读书
期刊
摘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年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各高校立即积极响应号召,认真组织,踏实落实。目前已有数百万计的各校大学生志愿以各种形式展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短期支教被众多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典型社会实践形式。本文在对陕西省渭南市某小学多次支教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和阐述了大学生短期支教带来的影响,以及支教全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大学生自身行为表现、短期
期刊
摘要:现如今高校中普遍存在教职工离退休现象,其中很多离退休教职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一些离退休教职工仍具备继续任教的条件。因此,高校教职工退休后过安享晚年的生活,完全是对优质资源的浪费,阻碍了高校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文将从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余热发挥”意义和措施,从转变传统离退休教职工工作观念出发,研讨离退休教职工优质资源的利用,建立健全离退休教职工保障机制入手,使得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逻辑能力等能力,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基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
期刊
摘要:在高中一直以“主科”位置自居的数学学科在我国教育学科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同样作为数学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归纳推理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推理方法,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而展开深刻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共同推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归纳推理;能力均培养  引言: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英语写作方向的练习,一直以来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棘手之处。于是,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渐进式英语写作教学成为小学三至五年级英语教学的实践方向。此篇文章根据小学三至五年级渐进式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究,探明渐进式英语写作教学在不同年级和学习阶段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渐进式英语写作;实践与应用  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起着至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逐步重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其中“翻转课堂”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一些中高职院校也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尝试。“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这一模式一改教师的漫灌式授课方式,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总体概述,及对目前中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生所有的学习科目里,是最难学习最难掌握,最难理解的,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且还不健全,所以学习起来就有些吃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需要更加接近生活实际去讲解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们才可以充分的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学习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打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尽量多的和学生们接触的日常生活练习起来。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数学  引言:  为了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