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缘定三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结构性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追根溯源,既要关注每一个教学内容的“今生”(内涵意义),又要追溯其“前生”(已有基础),更要约定“来生”(后续发展);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今生”(方法源),又要追溯其“前生”(知识源),更要约定“来生”(思想源)。这样能让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实现知识量的扩充和认识水平的提升。
  一、追溯“前生”,为新知的理解提供依据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将新的数学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并与原有的知识储备发生相互作用,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理解的实质是把新知识分解和转化,最终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有机融合。
  案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得出的,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知识储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和依据,离开这个基础和依据学生就难以获得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对于全新的数学知识,看似与知识储备没有直接联系,但也总有间接的旧知识或点滴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知识储备)与之发生联系,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孤立的知识,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与世隔绝的人或物一样。
  二、关注“今生”,为认知结构的扩充提供生长点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成的,无论是认知结构的完善,还是新认知结构的建立,都是随着数学知识量的扩充、更新去实现的,且每次量的扩充、更新都是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内容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关注“今生”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意义,更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圆的认识”
  (在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后)
  师:我准备了一辆小车,用圆形纸片做车轮,那车轴应该装在哪儿呢?
  生:圆心。
  师:车轴如果不装在圆心上会怎样?
  【这时课件播放车轴装在圆心和不装在圆心上的视频,通过对比车轴行进的轨迹,学生发现车轴装在圆心上,车轮在行进过程中车轴与地面的距离都相等(等于圆的半径),车行驶就比较平稳;反之,车轴不装在圆心上,车轮在行进过程中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发生变化,车就很颠簸】
  师:车轴上没有圆心,你能帮老师找到圆心吗?拿出圆形纸片试一试。
  生1:我对折再对折后就找到了。
  生2:我对折后,将折痕除以2就是圆心。
  师:在折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3: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就重合了。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
  生4:有无数条,因为我不管从哪个方向都可以把它对折。
  生5:我发现圆对折后的折痕就是直径,因为它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
  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发展可能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三、约定“来生”,为数学迁移提供重要条件
  迁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学知识的联系和重组也需要迁移。数学知识的正迁移有许多主客观条件,最重要的是有可供迁移的知识储备。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实现数学知识正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仅仅具备这个条件是不够的。
  案例:理解圆的内涵意义,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仅仅会计算圆的面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掌握圆的实际应用,包括圆环的面积计算、半圆的面积计算以及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同时,要为圆的“来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等。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如果没有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迁移就不可能发生。
  方法永远比问题多,因为只要努力,就会发现有许多方法可以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客观条件给我们带来的限制和麻烦,不应成为我们绕不开的障碍。一个睿智的教师,应善于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应善于从学生的言语表达中,发现的困惑之处;应善于择其要义(思维)而为之,择其善者(方法)而从之。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追根溯源,进行一些源于数学大背景下的有价值的思考,那么数学教学就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探究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实施任务驱动策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真正策略,建立解题模型,提升思维深度。  [关键词]鸡兔同笼;起点;任务;核心素养;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23-02  教师教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例题时學生都会,一到要学生自己
[摘 要]计算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审视计算教学,发现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期待通过“练”来促进学生巩固和强化算理,“精讲多练”成为计算课常见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浪费时间,又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计算教学中,设置“陷阱”,让学生先掉进“陷阱”,进行反思,厘清错因,再从“陷阱”中出来,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计算教学;“陷阱”
[摘要]“三疑三探一拓展”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在“分数除法”单元中运用“三疑三探一拓展”教学法时,在“设疑自探”环节应充分考虑教材编排特点,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落实“四基”目标;在“解疑合探”环节应加强直观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在“质疑再探”环节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拓展运用”环节应凸显数形结合思想
[摘 要]针对教材编写的烙饼问题存在的所答非所问、脱离实际且不科学、违背常识及不是最优方案等几方面问题,给出了六种既实用且更优化的烙饼方案,并论证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烙饼问题;优化;烙饼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01-04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贯彻课改理念及其相关要求,“烙饼问题”作为“
[摘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等,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着力点。以“线段图”为例,用好、用活画图策略,就能让学生在画图、说图等活动中学会思考、分析、比较,数学学习更富理性。  [关键词]画图;说图;数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11-0024-02  画图策略不仅能把隐晦的关系具体化、直观化,
[摘 要]数学知识是有序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有序的,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序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循着学生思维的“序”,循着数学知识的“序”, 逐渐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学习;循序渐进;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72-02  序,即次序、序列、条理
[摘 要]数学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开展比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提升认知思维递进的梯度,在正误比较中提升探索思维观照的广度,在解法比较中提升解题思维理解的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力。  [关键词]比较;思维;分数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73-02  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教学在苏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分享、思维碰撞、智慧成长的舞台。有效搭建交流、操作、辩论、探究等互动平台,可以让知识在对话中增值,激情在交流中点燃,思维在碰撞中灵巧,智慧在互动中生成,有效地提高了个体和群体的学习力。  [关键词]互动 共生 小学数学 思维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06  课堂,是师生
[摘 要]“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代数领域的内容,标志着学生的思维由算术空间正式进入代数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在不疑处设疑”“在存疑处释疑”“在释疑后释放”,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思考,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代数;字母;教学设计;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3
[摘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理好学与恩的关系变得为重要,尤其是计算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能生成创造性问题,成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能直观形象地理解算理,一劳永逸;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思想,能将新知转化成旧知,打通算法;引导梳理反思,让知识体系结构更全面,便于理解掌握。  [关键词]小数乘法;计算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