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朗读,且将其贯串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平等竞争的氛围,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敢读、愿读、乐读,读出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本文主要对阅读教学中关于“读”的教学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读”的误区
  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错误地理解课标理念,走进了阅读教学“读”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轻视初读,忽略情感的酝酿和储备
  初读的目的在于借助拼音及工具书辨认、识记课文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从而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结构的目的。有教师认为初读部分太过“平淡”,不易出彩。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便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朗读的“最高境界”——有感情地朗读。只读几遍课文,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熟悉,还处在“磕磕碰碰”阶段,要想读得有感情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情感的跨度太大,“有感情地朗读”往往难以落实。
  【误区二】轻视解读,感情主题定位浅尝辄止
  语文教学会让学生经历强烈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好文章,诵读是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扫除障碍(生字、生词)后,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就成为读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每一篇文章都有它基本的情感基调,如果不在挖掘教材上下功夫,就会导致对文章的主旨理解肤浅,进而对文章的情感基调也就把握得不够到位。
  【误区三】:轻视研读,朗读指导方法单一
  因为缺乏对文本的探究,导致指导朗读的方法简单化。有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巧的指导,如哪个词要重读,哪个词要轻读,还有教师用概括性的词语来引导。如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夜色》时,教师指导“用安静的语气来读”;再如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灰雀》,教师指导“带着高兴的语气读”等……学生被教师的条条框框限定住了情感的自由发挥,只是机械模仿,导致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又何谈有感情朗读。
  【误区四】轻视评价,评价语言随意性强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泛泛地肯定,缺少评价的标准,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朗读水平,学生便无法正视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评价语言单一,常常用“很好”来概括,至于好在哪里就不再进行评价了,并且不注重学生个性化朗读,往往会统一于一种朗读基调上,同时评价内容也比较单一,与文本的理解不能建立很好的促进关系,呈现出为评价而评价。
  二、针对阅读教学中误区的解决对策
  【对策一】重视初读,教给学生感知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初读指导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读解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生字词的标画、段落的标注、对难理解字词的初步理解、课后习题的初步思考,这些都要在初读环节中一一落实。(2)读好难读的长句子。对于学生而言,过长的句子朗读起来有困难,特别是定语、补语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学生读不好也读不懂,需要教师将长句子进行合理的划分,读好每一个短语,厘清句子的主干和层次。(3)读明文体,了解学习此类文章的感情储备。如,说明文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朗读的基调是平实的,在语速、停顿方面选用叙述的语气,重点强调说明事物的特点,在朗读中发展思维;朗读散文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观察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想,基调是平缓的、自然的、贴切的。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文体的特点,从而确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
  【对策二】重视解读,深挖文本价值
  学生的朗读体验需要建立在正确的文本价值解读之上。如很多教师在讲《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上,但听完窦桂梅老师的课后,我才发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过于肤浅。窦老师说:“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赚的读者的几滴眼泪吗,读完后,把眼泪一抹,在我们心中还剩下些什么?母亲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带着这样的追问,窦老师引导学生去读、去悟,主题由“咱娘俩好好活”再到“我们俩好好活”最后到“我们好好活”,“坚强”主题逐渐升华,窦老师在一开始的备课过程中就深挖教材,准确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对策三】重视研读,丰富朗读指导方法
  将难以名状的体会和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时的“读”已不仅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表达自己情感与见地的再创造。为了达到此目的,朗读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
  1.创设氛围,入境读
  因为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教学感兴趣,生动的画面很快就能把学生带进学习的氛围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给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播放小兴安岭的影像资料,学生立刻被各种各样的树木、森林里小动物们吸引住了,再读课文时,教师不用再费力指导,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体会读进文字里。
  2.提供示范,模仿读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教师给再多的语言启发,指导朗读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出“自豪”“难过”“惊讶”这样的情感,这些词在他们并不丰富的生活经验里没有确切的概念,这时候,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可以产生强烈的想要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3.提供舞台,表演读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可以学会许多,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将相和》《司马光》等,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学生们会积极地参与表演和模仿活动,若教师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便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对于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
  4.尊重个体,个性化读
  有感情地朗读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朗读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效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读法也不一样。所以,朗读不能光从技巧上去指导,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揣摩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如《丑小鸭》一文中描写丑小鸭在湖边看见天鹅的句子,课堂上有学生感受到的是丑小鸭的惊讶,有学生感受到的是丑小鸭的羡慕,也有学生感受到的是丑小鸭的自卑。同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同样是有感情朗读,每个人的语气也是各不相同,其实只要突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有感情的朗读,没有必要把学生的感情统一到一条线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对策四】智慧评价,促进感情朗读的持续发展
  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当学生把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文中写妈妈睡着了的句子读得有滋有味时,教师真诚地夸奖:“你的妈妈真累啊,她劳动了一天,让她好好睡一觉吧!”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朗读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引导学生互评,但要注意评价的方法和语言的使用。教师要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学生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小学教材中有较多的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到更多的科普知识。在教学说明文时,一些教师往往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说明方法和内容的教学上,而没有赏析其严谨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课堂氛围里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够好。那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说明文教学更精彩呢?  一、感知语言——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引导赏析,感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很多学生都觉得说明文无趣、
【教学目标】  1.借助《列那狐的故事》一书,学会从文本中寻找论据立论观点。  2.把握辩论程序,学会辩证地思考、抓重点地倾听、理性地表达,初步形成思辨能力。  3.从辩论课堂走向思辨人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辩人物  1.自由讨论  同学们,我们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列那狐的故事》,你认为列那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表达观点  学生自由
从教十三年,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一直在探索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常常有一些小场景引发我的思考。  场景一:老师不讲,我不会写  周末的一天,女儿在家写作文,书桌前的她抓耳挠腮、东张西望,迟迟不肯下笔写。我耐着性子问她为何不动笔写作文,她答道:“这篇习作老师没讲,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问她:“老师不讲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吗?”她脱口而出:“老师不讲,我怎么会写啊!”我
【课例板块】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板块一:初听秋声,感受秋意。  板块二:想象秋声,感悟秋韵。  板块三:学写秋声,抒发秋情。  这一设计思路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想象与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仿写与表达。但也有教师提出了另一种教学思路:  板块一:初听秋声,朗读展示。  板块二:寻找秋声,比较形式。  板块三:仿写片段,学会表达。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景。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并通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赋予了山中的景物以人的情感,并且在语言表达上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文章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给读者带来了意外的朋友,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并且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流露出了作者纯美的心境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最好的拐杖。相对而言,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与传统教材有较大的差异,若仍按照传统思维、传统策略进行教学,必然会“水土不服”。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活用教学策略,让课堂教学充满灵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注入灵动“趣味剂”  主动性是统编本教材的首要特征,与传统教材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其编排体系中增加了情境性,即便是汉语拼音也不例外。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感悟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对老人乐观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教师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语段,引导
在课堂阅读交流活动中,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应当是平等、宽松、自由而和谐的。对话主体围绕文本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倾听,共同探究,批判质疑,从而互相启发,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在这样的学习、思考、交流对话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可以尽情表达,主动分享,大胆质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阅读、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一、营造平等对话氛围,让
忘不了当年“啃”刘勰《文心雕龙》的情景,忘不了那些佶屈聱牙的词汇,我原本以为《文心》也是一本难啃的大作。结果,我彻底错了。下面我将从表达的深入浅出、观点的远见卓识两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表达的深入浅出  读罢全书,感动的是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用心良苦的师爱,震惊的是其令人赞叹的智慧。基于对学生的爱与关注,对学情的了解与教法的研究,他们最终编写了这套趣味盎然的“工具书”。两位大师用有趣的故
一、单元内容及结构解读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单元导语、《麻雀》 《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还有“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三个板块。这一编排设计延续了三年级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麻雀》一文写了“我”在一次打猎归途中,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摔落到地面的小麻雀,伟大的母爱令“我”受到触动。《爬天都峰》一文写了假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