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与四足方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有两种:繁复华丽之美和简约素净之美。《易经·贲卦》中就包含了这两种美的对立统一:“上九,白贲,无咎。”贲本来是斑纹华采,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其实中国传统审美更崇尚简约玄淡的,像六朝人的四六骈文、建筑及家具中的华丽雕饰固是一种美,但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譬如,明式家具的简洁刚劲历来就比繁复富丽的清式家具更受到国人的垂青。或许是性情使然,我也一向不大喜欢过于繁复华丽的艺术。简则包纳万象,空敌灵气往来。筒约空灵之于人,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心领神会。然而,一味的简淡空灵亦常入于虚无而徒有其表,实在又耐不住品啜。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没有丰厚扎实的积淀、充实饱满的阅历,简淡空灵不过是故弄玄虚自欺欺人。紫砂艺术史上,陈鸣远的意义就在这繁丽与简劲之间。
  
  鸣远之壶 气韵皆然
  
  陈鸣远,名远,字鸣远,号隺村,亦号壶隐,清初康熙、雍正年间人,相传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艺人陈子畦。清人吴骞《阳羡名陶录》对其制壶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制作精雅,真可与三代古器并列。窃谓就使与大彬诸子周旋,恐未甘退就邾莒之列耳。”他以多样的自然物象为基础,凭借奇思妙想把描摹自然的低层次壶艺推升至艺术化的高度,南瓜、桑蚕、松段、束柴……无不可以入壶。它们从繁复庞杂到文丽工雅,再到“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的淡泊高远,陈鸣远提炼出一款款经典壶式,也把自己从匠人提炼成大师。
  在真正的艺术家眼中。现实那纷繁的一切皆成境界,空灵的该是你的心。
  后人每每看到陈鸣远的那些经典花货作品,首先惊叹的莫不是他那无与伦比的制壶技巧。不错。那些雕镂、堆花、积泥的工艺,的确自然生动,几可乱真,以至于康熙朝编撰《宜兴县志》时,编者竟打破常规,为尚在世且年轻的陈鸣远立传。然而单凭这点制壶的技巧不过是个两条腿的模具而已,如若汲汲于分毫不差的描摹而不能以自然空灵之心体察万象情韵,紫砂作品只会僵硬而刻板,毫无生气。又如何成就“海外竞求鸣远碟”的美名?为紫砂者,若欲得陈鸣远紫砂作品之鲜活趣味非痴于瓜果菜蔬不可,荸荠、蘑菇、胡桃、花生,在你眼中心中应无一不具自然可爱之情韵。恰如鹅之于王羲之。虾之于齐白石,荒山乱石、丛木深竹之于倪云林、黄子久一此所谓“万趣融其深思”。
  故而,先求实再有虚。实必积健为雄,虚当气韵自然。立足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既具精妙之技艺又得自然之意趣。才是紫砂花货的妙境。
  
  方圆之间 融会贯通
  
  其实,陈鸣远又不独擅花货,他在紫砂壶其它造型方面的成就往往被其花货盛名所掩,譬如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四足方壶。它没有复杂的层次关系。没有艳丽的色彩组合,突出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它用简洁明晰的线条、方圆展示质朴本色,使人一望便觉书卷气扑面而来,圆融、周整而平和,达于“方中寓圆,寓中见方”的大境界。说方圆的融合为大境界。是因为方圆造型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方与圆在艺术作品中的被广泛应用,除了有其视觉上独特的审美效果之外,我想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中国古人“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这种认识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并由此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主要以圆形和方形为主。但似乎方器较多些,大件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小件的有方爵、方斝、方尊、方罍、方缶等等,不胜枚举。有趣的是这似乎和紫砂壶的整体状况刚好相反,后者恰恰是圆形壶多于方壶。我想这是紫砂方器的制作难度大和其实用性不如圆形器的结果吧。这种“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还渗透到大到建筑(比如天坛),小到玉琮和钱币的设计上。由此可见,方圆造型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明白了这些,就会对紫砂壶运用方圆造型的巧妙有更深刻的体验了。
  所以,紫砂壶方圆关系的处理是考验一位紫砂壶制作者造型能力的重要一环。因而四足方壶达到的方圆境界实在是它成为陈鸣远紫砂代表作之一的重要原因。其实。纯粹使用方形来造型的紫砂壶不多,但这样说并不是指方形本身在审美上有什么缺陷,而是在成型工艺上较难把握罢了。好的方壶总给人一种或挺括周正、端庄大气,或刚正不阿、一丝不苟,或挺拔清奇、坚硬利索的感觉。圆与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就显不出圆。《周髀算经》中有这样的记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是说最初的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所以在紫砂壶造型中通常是方与圆相交融的。正由于方圆在美感上迥然不同的特征,所以这类紫砂壶制作起来是最困难的:过圆则失之柔弱无力,或者臃肿含糊;过方则又僵硬生涩。而陈鸣远的四足方壶可谓此类壶型的经典之作。
  喜欢这把四足方壶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壶身上的八字铭文:“且饮目读,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个体的生命在时空中是极其渺小的,自然的阔大和知识的无限,让我们敬畏。好茶太多,好书太多,能喝的能读的总是有限。但我们不必因自家的肚皮太小而怅然,大可以悠然自足,捧腹而歌。
其他文献
在《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夫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富与责,是人之所欲也。”早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认识到对富裕与显责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所在。人们常常把“富”与“贵”二字相提并论,其实不然,“富”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就是“有钱”;“贵”则是精神生活的提升,也就是“有身份、有地位”。富不一定贵,贵也不一定富。然而,若要在富与贵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那就是“富”人、“责”人以及“富贵”人对奢侈品的追求。 
期刊
云南之行是一次老天的馈赠,在冥冥当中,让我见到了茶的神奇。最初对普洱茶的印象,以为是垂垂老朽,蛮荒之味。渐至了解,便愈尊崇。普洱茶,像是一位老者。在那些古茶山之中,藏着地老天荒。  三月的春光,千年的古茶,新芽里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的天地之味。寻访云南古茶,短短的二十天行程,只能窥其一斑,却珍贵而难忘。    01 初入千家寨    临行之前,我手绘了三幅云南地图:一幅从昆明到普洱市到西双版纳,再从版
期刊
中国的成语对贵州多多少少总是带有一点“偏见”,比如“黔驴技穷”、“夜郎自大”。其实,这是历史和贵州开的一个玩笑,人们以讹传讹地给贵州贴上了文字标签。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此黔非彼“黔”,此夜郎亦非彼“夜郎”。当代的贵州是一个绿茶秀甲天下的西南产茶省,技并不穷,而属于古夜郎国的石阡县则是一个“泉茶合璧”的特色茶乡,以地下温泉、地上苔茶著称,而且一,最儿也不“自大”。产茶史虽由来已久,且文化底蕴深厚,但
期刊
湖南黑茶与云南熟普皆称为黑茶。和绿茶、红茶、乌龙茶相比,黑茶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且饮用方法和方式相对粗放。长久存放,口感滑爽,汤色红艳,具有降糖、降脂、消食化腻、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比其它茶类单泡分装易于掌握一次冲泡的茶量,黑茶也有自身独特的“迷你”装:湖南黑茶一般称为“小黑砖”、“精品黑砖”;云南普洱则把迷你包装的茶命名为“小沱茶”、“小方砖”。这些迷你包装一般用棉纸包裹,也有
期刊
7月3日,九峰茗茶九周年庆典仪式上,理着清爽板寸头的叶济德在和与会嘉宾分享九周年的喜悦时,除了回顾、总结九年采走过的路之外。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或是溢美之辞,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从台下站在今天的台上,我们整整花了九年时间,他还拿出三幅在创业之初时请福建美协副主席陈初良画的漫画,画面非常简单,却蕴含了三句金善良言,被叶济德引为九峰“峰行”九年来的法宝。  九年,对于叶济德来说,他有自已的
期刊
小可是个文静优雅的80后女孩,聪明独立,富有个性。她不“粉”名牌服装,只喜欢收藏摆弄那些清新淡雅的壶壶罐罐,是个年轻且专业的茶器“收藏控”。在一次茶聚攀谈中,她聊到了她的这些“闺密”,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于是乎,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她搬出近年来搜集到的私房茶器,粉彩的、青瓷的、紫砂的……一本正经地“炫耀”了一番。看到记者欣赏茶器时一副专注的神情,她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    01 八斗粉彩窑变
期刊
既然上述几种类型的高价茶都无法和奢侈品划等号,那么中国茶若要打造成奢侈品,是否已经具备了诞生民族奢侈品牌的现实土壤呢?或者,再退一步說,中国茶究竟适不适合走奢侈品的路线?对此,业界各有說辞,观点相左,有人认为,茶叶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做成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似乎不是件好事,会导致天价茶变得越来越多。而让荼回归到百姓生活中来,让更多人喝得起茶才最合适,中国茶产业才能发展;也有人认为,中国茶走奢侈品路线与
期刊
工作室外的墙面镶嵌着青花瓷残片,室内筑有小池塘,还有一整面墙壁的立体花卉,置身这里,各种美妙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这样精巧的设置中不难看出陈琰作为艺术家独到的眼光与审美。  在这里,最夺人眼球的是陈列的各种陶瓷艺术品,它们均出自陈琰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代表着他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足迹。    青白釉浮雕提梁壶    这款青白釉提梁壶壶型是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款式,壶的把手自壶肩部分凌空而起。使整个壶体显得
期刊
茶可通情意,茶可悦人悦己,茶有君子之风,故朋友把自己喜爱之红茶称为“君子红”。  这三款君子红也有些来历,它们产自武夷山中央山脉一三明君子峰,却带着不同于当地红茶的香气和滋味。为了做出特别的有性格的红茶,我的朋友在武夷山觅了处茶园,用自己的想法去种茶做茶,据他介绍,他把自己在生物研究方面的技术运用到制作红茶中去,在栽培茶树时使用的肥料和制茶过程的温度控制都与当地红茶有些不同,所以这君子红便有了人类
期刊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  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激愤若你,茶将为之安定,  沮丧若你,茶将为之开怀;疲惫若你,茶将为之抚慰。  这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威廉·尤特尔·克莱斯顿专为茶写的一首赞歌,而他又不偏不倚地处在久负盛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是由一个个充溢着香酽红茶香的柔软午后串联而成的时代。  下午4点钟,渐渐西斜的阳光似乎还不忍退隐,慢悠悠地在白金汉宫雕绘满眼的窗棂上逗留。皇宫后花园的草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