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曾说,“音乐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入人心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音乐作为一种奇妙的心灵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悟理解能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一、音乐之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学习提出的要求。《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英语歌曲歌谣的目标和要求:一级(3——4年级)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15首左右,说歌谣15首左右;二级(5——6年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坚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用英文歌曲歌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吸取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根据以上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作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更应善于利用各种音乐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也普遍定位于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结果一些语数能力不强的学生被归入到“后进生”的行列。其实,学生的成长不单是获得某些知识或某种情感的满足,还包含着发展学生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的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关于人类7种以上基本智能范畴的概念,其中就有语言智力和音乐智力,他认为语言智力和音乐智力密切相关,这两种智力都是借助于书面符号(文字符号和音乐符号)来表达的。多元智能理论还指出,音乐对掌管人的情感、动机和愿望的肢體大脑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运用音乐、歌曲等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愿望、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效果很有帮助。
  (3)生理学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的脑、感情的脑。听、唱英文歌曲可陶冶学生的情绪,刺激大脑,激活右脑神经,引起高度兴奋,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与此同时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左脑,使其兴奋。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使口语通畅、自然,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
  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认为,音乐具有三种功能———娱乐、陶冶性情和涵养理智,既能动人心弦,又能松弛身心,还能修炼心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音乐这一神奇的效力,营造惬意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心境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音乐之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虽然家长和社会都比以前更重视英语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外语语言环境(特别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使很多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也有云:施教之功,先在激趣。要想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说唱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歌谣和歌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倡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课应有的整体美教学,把固有的整体性撕成一块块碎片,其结果: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
期刊
一、开发资源——活用“真”书  儿童有儿童的生活需求、生活事件和生活空间,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就是要以儿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以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品德发展问题为主,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  (1)立足课堂,开拓现有课程的素材性资源。根据有关专家的论述: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
期刊
在谈中职学生的管理与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职学生是怎么样的一个学生群体,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群体心理是怎么样的。假如不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不掌握他们的心理,是谈不上管理和教育好他们。  首先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拥有当前未成年人群体的所有心理特点,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虽然较之9年义务教育期间弱了很多、由于生活社会经验缺少而导致心理幼稚易受诱惑的影响、由于身体成长和知识增加而不断增强的要求脱离成年
期刊
摘要:文章在问卷、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健康常识教育的现况和问题,了解当前高中生获得健康常识的途径,了解在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生对健康常识掌握的状况,分析了加强该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培养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健康常识 渗透方法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基本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的培养是当前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中生,本调查
期刊
摘要:科举考试自隋唐开始实施至清末废止,期间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程序、创新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情况,并简要谈一下由此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宋代 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举和武举。唐代常科开设的科目有12种,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最受重视。宋代科举
期刊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不生病;防止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部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几个层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
期刊
当前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心理问题带来的一系列不良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表现  (1)强烈的妒忌心。青春期是嫉妒心理较强的时期,争强好胜是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状态。妒忌主要来源:妒忌同学可以获得教师的青睐,妒忌同学家庭富裕,也有同学在异性面前受欢迎。  (2)过分的自卑感。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喜
期刊
我是一个起点很低的老师:原始学历中师,所学专业音乐。毕业时,由于师资匮乏,我被分到小学,任教语文兼班主任,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办?这课还好点,我可以多去听老教师的课,不懂的地方多向他们请教,可这班怎么带,不是听听课、请教请教就能解决的,这需要丰富的经验,而这正是我所缺乏的。走进教室,60多双鲜活而各异的眼睛,瞪得我心里直发毛,我在心里呐喊:谁能帮帮我呀!就
期刊
新学期开学不久,有学生这样向我诉苦,去年的语文老师在明确阅读答案时,总是老师念学生抄,而我却是引导学生说出要点,然后让学生用流畅准确的语言进行归纳,这让她感到既不习惯又不踏实。思考一番后,我决定一方面在班上再一次解释我这样做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的习惯。  课堂上我对学生说:我们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语言的
期刊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电脑荧幕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玩电脑,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索。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机会,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