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并且要体现在各教学环节中。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课前预习层次化
  
  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四、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胚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单元考核层次化
  
  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在每次考核后,每层次的人员应作适当的变动,如A、B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B、c层,而B、c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另0降为A、B层。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六、课外辅导层次化
  
  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
期刊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从应试的角度而言,语文学习往往占时间多却没有应有的成绩;从素质教育而言,所谓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语文成了典型的鸡肋。其实,决定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观,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语文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会得到彰显,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包括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就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数学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心理学表明,当学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地发展,以形成丰而富独特的综合素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妙激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数学的。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只要教会聋生必备的计算技能就可以了,聋生的思想教育与自己牵涉不大,素质教育更是学校的事。是班主任的事。平时关心的、鼓励的、喜欢的都是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分数”成了师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成了学校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聋生在考试时靠死记硬背,分数不低,题目稍微灵活一点就不行了;在低段时各科成绩还不错。但
期刊
21世纪,中国象一条巨龙腾飞于世界之巅。而创新是支撑其腾飞的源动力,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刨新人才的摇篮。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这就是以下要说的几点浅显见解: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数学教师的创新
期刊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英语的语言素质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的运用技能正是体现在学生具备了正确的、灵活运用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进行课堂模式的改革,即一改以往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所营造的课堂语言氛围的活动式、交流式等模式,从而使课堂真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因情景的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孩子思维非常活跃的时期,新现象,新事物对他们有着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科技思维的培养对初中生各科的学习效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使他们一生受益匪浅。应该说,在初中阶段,科技思维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用科技思想武装每个中学生的大脑。定会对初中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们就科技思维的培养对物理这个学科的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作一
期刊
数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但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系统性、抽象性较强,导致小学生学数学极易出现两极分化。如果教不得法,学困生数量就会随着知识的加深而增加,教与学就会越来越不协调。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将得不到很好落实,教学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学困生能否转化?如何转化,就成了落实素质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对学困生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