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
【关键字】: 培养 问题 能力 解决 数学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提供有趣的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一定玩过放大镜吧!从放大镜中看到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有怎样的关系?目前美国采用的一种新的破案技术和手段---小波分析法,它能以更快更准确的方式处理影象。大家知道这种技术应用了我们数学中的哪些原理吗?为了将来更好的掌握现代高新技术,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节课知识。只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利用生活素材提出数学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在《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两课中依次安排了生活味很浓的素材。前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采蘑菇,蓝蘑菇有6个,红蘑菇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后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和灰蘑菇。(1)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多少个?(2)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问题情境的素材是现实的、连贯的,有助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的数学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结合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材在《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教学之后,提供了很多操作性的素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注意让学生结合人民币的转换和具体的付币操作,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能冲破传统应用题的封闭性。开放性问题因其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结果的多样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教师认同,但不少教师抱怨手头没有合适的问题素材。而苏教版教材在练习设计中有意识地实际了一些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氛围中。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在《乘法口诀(一)》册)教材在《乘法口诀(一)》单元中学习5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生可以在观察、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联系乘法的意义,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一课“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列式计算后,两位教师都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第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来。第一位教师板着脸很生气地说:“你上课的时候在做什么?老师讲课不听,以后你就什么也学不会了。”接着就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后继续上课。另一位教师则微笑着引导说:“仔细想想,在这道题目里你认为哪句话最关键?”学生回答:“大松鼠采的个数是小松鼠的2倍。”“非常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到……”这个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教师说先让其他同学帮助他,然后又让他说一遍。最后教师评价说:“你真聪明,一学就会!如果上课能认真听讲的话,相信你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
三、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合理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时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如下程序:(1)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2)找到已知的所有条件;(3)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4)验证答案;(5)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在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除此以外,我以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家承认他们的发明创造是来自突然的启发或从非理性思考的预感中得到帮助的。培根也曾说过,人类是主要凭借机遇或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科学和艺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华和小明都买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华每天看这本书的1/10,小明每天看20页。问谁先看完这本故事书?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就会直觉地推断是小明先看完这本故事书。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直觉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礎上,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验证。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使有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很合理,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 培养 问题 能力 解决 数学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提供有趣的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一定玩过放大镜吧!从放大镜中看到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有怎样的关系?目前美国采用的一种新的破案技术和手段---小波分析法,它能以更快更准确的方式处理影象。大家知道这种技术应用了我们数学中的哪些原理吗?为了将来更好的掌握现代高新技术,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节课知识。只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利用生活素材提出数学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在《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两课中依次安排了生活味很浓的素材。前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采蘑菇,蓝蘑菇有6个,红蘑菇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后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和灰蘑菇。(1)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多少个?(2)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问题情境的素材是现实的、连贯的,有助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的数学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结合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材在《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教学之后,提供了很多操作性的素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注意让学生结合人民币的转换和具体的付币操作,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能冲破传统应用题的封闭性。开放性问题因其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结果的多样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教师认同,但不少教师抱怨手头没有合适的问题素材。而苏教版教材在练习设计中有意识地实际了一些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氛围中。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在《乘法口诀(一)》册)教材在《乘法口诀(一)》单元中学习5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生可以在观察、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联系乘法的意义,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一课“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列式计算后,两位教师都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第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来。第一位教师板着脸很生气地说:“你上课的时候在做什么?老师讲课不听,以后你就什么也学不会了。”接着就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后继续上课。另一位教师则微笑着引导说:“仔细想想,在这道题目里你认为哪句话最关键?”学生回答:“大松鼠采的个数是小松鼠的2倍。”“非常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到……”这个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教师说先让其他同学帮助他,然后又让他说一遍。最后教师评价说:“你真聪明,一学就会!如果上课能认真听讲的话,相信你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
三、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合理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时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如下程序:(1)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2)找到已知的所有条件;(3)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4)验证答案;(5)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在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除此以外,我以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家承认他们的发明创造是来自突然的启发或从非理性思考的预感中得到帮助的。培根也曾说过,人类是主要凭借机遇或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科学和艺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华和小明都买了一本100页的故事书,小华每天看这本书的1/10,小明每天看20页。问谁先看完这本故事书?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就会直觉地推断是小明先看完这本故事书。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直觉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礎上,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验证。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即使有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很合理,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