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室外课堂教学是国家教育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室外课堂 综合素质能力 生物学素养
生物学室外课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它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以“身边的生物学”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常见的类型有:观测记述、实验探究、采访调查、参观访问、饲养栽培等。
1.开展生物学室外课堂是国家教育的发展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基础教育,通过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些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1世纪是生物科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学知识已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生物学教学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为深远的地方,在注重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开展室外课堂的必要性
2.1 生物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源于实践。孟德尔通过豌豆的种植和实验、观察、统计等工作,不仅总结出了《植物杂交实验法》,而且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并揭示了著名的孟德尔定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进行的种植、养殖、酿造……无不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因此生物课的室外课堂要布置学生参与实践,亲自走一走科学家们走过的路,当一当现代的农民。比如,在校园开辟生物角,让学生进行花草的栽培。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布置学生回家后参加田间劳动,了解在种植作物过程中如何浇水、施肥、管理。针对“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这个问题,笔者指导学生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一组放蒸馏水中,另一组放土壤浸出液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让学生观测记录、得出结论。做完此实验后还有学生问:“土壤浸出液中到底有什么物质?能不能人工配制?”笔者又安排学生进行网上搜索,了解常见蔬菜无土栽培所需营养液的不同配方。在每章节的“看一看,想一想”和“演示实验”内容的处理上,笔者利用学生家在农村的地理优势,发动学生动手采集、制作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开展室外课堂的必要性。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界观察学习生物知识。比如,学习植物学知识,把学生带到校园绿化区现场讲课,学生观察草本植物、绿化树木、花卉的特征、特性,达到对植物形态特征的了解;学习动物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参观养殖场,或收集动物的图片进行展览,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养殖。每到春季,许多学生就会偷偷在教室养蚕,为了让学生学习、养殖两不误,笔者就把他们养的蚕收集起来,让他们在课外时间统一去喂蚕宝宝。后来,蚕茧结成了,有黄的、白的、粉红的,看着那“精巧的工艺品”,同学们欢呼雀跃。笔者找来照相机,让同学们和自己养的蚕宝宝合影。通过养殖,学生学习起来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养殖过程中的观察、辨认、分类、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室外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有用,深受学生欢迎。
3.开展生物学室外课堂是教学相长的需要
开展室外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如学习《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时已到深秋,在北方树叶已经凋落,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为讲好这节课,笔者和学生一起,找来了大叶黄杨、菊花、三叶草、白菜等材料插入红墨水(代替无机盐)中进行对比,筛选出白菜取材最易、用时最短、效果最明显。课上学生用白菜积极实验,认真观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在选材、实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笔者根据这节课写的《观察植物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好材料——白菜》一文在《生物学通报》2007第1期上发表。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探究使用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让老师得到提高,教学相长,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经常开展生物学室外活动,学生就亲近了自然环境,增进了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获得了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了实践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他们的生物学素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开展室外课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23-232.
[2] 刘恩山,刘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生物学通报,2004,39(3):27-29.
【关键词】室外课堂 综合素质能力 生物学素养
生物学室外课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它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以“身边的生物学”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常见的类型有:观测记述、实验探究、采访调查、参观访问、饲养栽培等。
1.开展生物学室外课堂是国家教育的发展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基础教育,通过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些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1世纪是生物科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学知识已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生物学教学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为深远的地方,在注重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开展室外课堂的必要性
2.1 生物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源于实践。孟德尔通过豌豆的种植和实验、观察、统计等工作,不仅总结出了《植物杂交实验法》,而且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并揭示了著名的孟德尔定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进行的种植、养殖、酿造……无不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因此生物课的室外课堂要布置学生参与实践,亲自走一走科学家们走过的路,当一当现代的农民。比如,在校园开辟生物角,让学生进行花草的栽培。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布置学生回家后参加田间劳动,了解在种植作物过程中如何浇水、施肥、管理。针对“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这个问题,笔者指导学生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一组放蒸馏水中,另一组放土壤浸出液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让学生观测记录、得出结论。做完此实验后还有学生问:“土壤浸出液中到底有什么物质?能不能人工配制?”笔者又安排学生进行网上搜索,了解常见蔬菜无土栽培所需营养液的不同配方。在每章节的“看一看,想一想”和“演示实验”内容的处理上,笔者利用学生家在农村的地理优势,发动学生动手采集、制作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开展室外课堂的必要性。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界观察学习生物知识。比如,学习植物学知识,把学生带到校园绿化区现场讲课,学生观察草本植物、绿化树木、花卉的特征、特性,达到对植物形态特征的了解;学习动物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参观养殖场,或收集动物的图片进行展览,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养殖。每到春季,许多学生就会偷偷在教室养蚕,为了让学生学习、养殖两不误,笔者就把他们养的蚕收集起来,让他们在课外时间统一去喂蚕宝宝。后来,蚕茧结成了,有黄的、白的、粉红的,看着那“精巧的工艺品”,同学们欢呼雀跃。笔者找来照相机,让同学们和自己养的蚕宝宝合影。通过养殖,学生学习起来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养殖过程中的观察、辨认、分类、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室外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有用,深受学生欢迎。
3.开展生物学室外课堂是教学相长的需要
开展室外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如学习《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时已到深秋,在北方树叶已经凋落,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为讲好这节课,笔者和学生一起,找来了大叶黄杨、菊花、三叶草、白菜等材料插入红墨水(代替无机盐)中进行对比,筛选出白菜取材最易、用时最短、效果最明显。课上学生用白菜积极实验,认真观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在选材、实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笔者根据这节课写的《观察植物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好材料——白菜》一文在《生物学通报》2007第1期上发表。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探究使用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让老师得到提高,教学相长,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经常开展生物学室外活动,学生就亲近了自然环境,增进了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获得了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了实践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他们的生物学素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开展室外课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23-232.
[2] 刘恩山,刘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生物学通报,2004,39(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