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应该教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诗经·周南·芣苢》。教学的流程是这样的:
  展示芣苢的图片,诠释芣苢“多子多福”的寓意——点名叫学生朗读,并纠正字音——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介绍《诗经》的语言和结构形式特点——思考:诗中是如何运用“赋”这一手法的?——品读诗歌,想象妇女们采摘芣苢的画面——教师展示闻一多先生想象的情景,并配乐朗读——课堂小结——运用:从《诗经》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入手鉴赏《桃夭》。
  姑且不去评判这是否是一节好课,也不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当,单从教学内容选择的角度来看,《芣苢》这样上是很值得商榷的,也充分暴露了一线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过程中的困惑和迷惘。
  《芣苢》应该教什么?它是一首诗歌,难道从手法出发,绘意境,品情感不对吗?如果按照以往的课标理念和教材编写方式,这样的上法未尝不可。但是,在新课标和新的教材编写理念之下,这样的教法就有失妥帖了。
  《芣苢》应该上什么,立足统编教材来看,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这首诗歌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它所在的教学单元。《芣苢》是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但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从文体来看,《芣苢》与这个任务群并不相符,因为它不是实用性文章,而是一首诗歌,属于文学作品。纵观必修上册五个单元的选文(除去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两个以活动为主的单元),我们会发现其他单元选文的文体是和所属的任务群一致的,唯有第二單元是实用性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杂交”组合。这种组合共存的合理性在于它们共同诠释着“劳动光荣”这个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将《芣苢》编入这个单元,显然不是让我们按照诗歌的教法来学习这首诗,而是为了凸显“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这一点,实际上编者在文后的“学习提示”中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说明:
  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在“学习提示”中反复出现“劳动”一词,这就说明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现出的劳动美和劳动时的欢愉上,而以上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整节课都没有提及“劳动”一词。如果将这节课置于统编教材的大单元概念之下来衡量,显然,它的教学内容是不恰当的。授课教师之所以出现教学内容选择偏差的问题,是因为他忽视了教材设计的单元教学任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下面笔者就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谈用好统编教材的几点想法。
  一、要用好统编教材,需放空自己,革故鼎新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经在谈及统编教材的使用时强调:“大家在为新教材备课时,最好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不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就会把教材中的选文孤立起来看,“新教材老教法”就可能会成为新一轮课改的教学常态。就目前来说,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笔者最近听的另外几节公开课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其中有一位老师上的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整节课从意象出发,读诗赏诗,却没有对“青春的价值”的思考。
  如何革故鼎新?教师需要根除原来以文体确定教学内容的思维惯性,将选文放在任务群和大单元的视域下进行教学价值的考量。以读写单元为例,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四大方面:任务群学习目标、单元教学任务、篇目教学价值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比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式时代精神的代表性诗作,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任务群学习目标中的“构思”和“情感”上,这符合单元教学任务中的“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也与“学习提示”中“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形式特征”相吻合,同样与“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要求关注文学类作品的情感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
  二、要用好统编教材,需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最先启动新教材的省份的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容量较大,如果一篇一篇地教,课时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好统编教材,就需立足整体,整合学习资源,避免碎教碎学。就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中的诗歌教学。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了五首诗歌,其中一首古典诗词,三首现代诗,一首外国诗。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古典诗歌教学单元,共选了八首体式不同的古诗。不管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外国诗歌,意象都是教学时绕不开的重点。如果孤立起来教,我们的教学可能就会在意象上重复循环。据此,我们可以围绕意象进行跨单元之间的教学整合,将学习目标确定为:对比学习古今中外的诗歌在意象使用及其表达效果上的异同。这样不仅打通了诗歌教学,而且有效避免了同类文体教学时的简单重复。
  同样,同一单元的文章,在确定选文的教学内容时也应突破文章本身,立足整个单元挖掘作品的教学价值,让一个单元中的一篇篇文章形成指向任务群和核心素养的学习群。比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选文可进行如下整合:
  【课时1、2】重点学习通讯如何多角度、多层次报道和表现人物的精神,并学会辨析报道的立场。学习资源:《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其中着重研习《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其他两篇文章略读。
  【课时3】侧重学习新闻评论如何联系社会现实,阐述观点。学习资源:《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时4】通讯与新闻评论比较阅读。对比学习两者在表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达观点方法的异同。   【课时5】重点学习劳动之美,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资源:《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芣苢》《插秧歌》,其中两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资源,三篇通讯为教学辅助资源。
  【课时6】写作。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就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写一篇通讯,报道他(她)的事迹或就最近发生的某一个新闻事件,写一篇新闻评论。
  三、要用好统编教材,需立足学情,扎实推进
  统编教材践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意在改变以往一篇一篇地教的固有教学模式。温儒敏教授曾说这种教学方式倡导的是“一组一组地学,就是群文教学”。有的老师因此就把新教材的教学方式等同于群文教学,认为只要不是“一组一组地学”就不是在践行新课标。为此,部分老师不顾学情,忙着建构“群”,却忽视了对“群”作用的思考,对“群”文价值的开掘。比如有位老师就曾利用一节课完成了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等三篇文章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选出三篇文章中最能表现“劳动最美丽”的细节,阐釋理由。随后,课堂便在学生“找细节——交流细节”中展开,学生也在不同的篇目中不停地翻着书页。整节课看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也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群文教学,但是三篇长文平均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未免过于宏大。更何况,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生较为粗略地说了说其中的几句话或几个片段,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围绕“劳动最美丽”重点品赏某些细节描写。这样粗放式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浅表式阅读的不良习惯,与新课标通过任务群教学期望达成的深度阅读是相悖的。长此以往,阅读教学的质量可能堪忧。
  实际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不等于群文教学。温儒敏教授在提出“群文教学”的方法之后,紧接着就说“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是并存的”。同时,温教授特别提醒老师们注意“群文教学也应当有精读、略读之分,一课之中的2篇或者3篇课文,总有一篇是要精读的,教师要举例子,给出方法,给出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泛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是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学有所得当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教材就是指引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借助教材所给的资源,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教学不能一味建“群”,而应始终立足学情,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更不可让新教材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变成学生学习的“空中楼阁”。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
其他文献
【文本课程定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6)之后,国家层面首次将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原来的全部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并尝试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从过去的“教学”走向了现在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开始真正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课程问题,如,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什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以专题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表现是评价阅读效果的基础,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应仅仅是那些典型的思辨性文本的“专利”,而应该“如盐入水”,融入一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无孔不入”,以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难题
期刊
中国诗坛因为有了网络而蓬勃繁荣,中国诗人因为有了网络发表作品更容易更快捷。但是浏览中国网络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明的诗人并没有写出紧贴灵魂、令人感动的作品来。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游离在生活之外,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就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情怀是空洞的,心灵是缺席的”那种状况,读者从中找不到闪亮的东西,情感虚假,思想肤浅,境界狭窄。女诗人衣米一的作品却从网络诗歌
期刊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开始的不自觉的教学手段,到成为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
期刊
统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于甫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项学习任务的难点有三:其一为不能搭建整体框架;其二为欠缺分析手段;其三为缺乏鉴赏语言。具体而言,学生面对一首诗,能够抓住个别的词句分析,却难以写成结构清晰的篇章;能够从感性的角度铺展开去,却
期刊
“如果我恨你,/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可如今我爱你,/对人类如此含糊的语言/我却信不过。//你愿它化作一声呼唤,/来自深深的心底,/可它还没出胸膛和喉咙,/灼热的激流早已有气无力。//我本是一座涨满的池塘,/可对你却像干涸的泉眼一样。/一切都由于我痛苦的沉默,/它的残暴胜过死亡。”(密斯特拉尔《默爱》,赵振江译)   从表达方式来看,诗歌有以描写为主的写景诗,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诗,有以表达某种
期刊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则》一课中,收录了这则寓言。根据文意和传统,教材编者把这则寓言定名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
期刊
“正午尖厉的啼哭∕群鸦倏息掠过黑暗的隐居地。∕它们的影子轻抚母鹿∕有时也闷闷不乐地栖息。∕∕唉,它们怎样地破坏了枯竭的寂静,∕一片田地沉浸于其中的寂静,∕仿佛一个女人,将沉重的忧思激起,∕偶尔又狂号哭泣。∕∕嗅吸到某处的一具腐尸,∕它们突然向着北方飞去∕犹如送葬队伍,消失∕在激荡着狂喜的空气里。”(特拉克尔《群鸦》)  阅读特拉克尔的《群鸦》,我们可以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一股阴郁的死亡气息扑面而来。德
期刊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教材文本篇幅长、思维容量大、难度大,而部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则与初中相比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阅读理解基本是在吃老本。笔者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即教会学生编制结构思路导图分析文本,整合多种能力训练,以此来驾驭文本,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一、结构思路导图的定义与原理  1.定义原理与四要素  所谓结构思路导图,是阅读者立足于整体阅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关注文章的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