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探因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则》一课中,收录了这则寓言。根据文意和传统,教材编者把这则寓言定名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需要说明的是,对《穿井得一人》的最后两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不同的选本有着不同的处理。归纳起来,有两种情况:有的选本删除了它的最后两句;有的选本保留了它的最后两句,但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例如,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版)和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2年版),皆收录了“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但在这两个译注本中,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是:“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比较两个译注本和现行《语文》教材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的处理,可见它们在文字上的出入是:前者为“求能”,后者为“求闻”。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译注本对“求能之若此”句,都有一条相同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
   毋庸讳言,两个译注本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其来有自。清人毕沅于乾隆五十三年辑校刊刻的《吕氏春秋》,在“求能之若此”句下,就有一条如此注释:“孙疑是‘求闻若此’。”
   毕沅在注释中所说的“孙”是指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孙氏或毕氏,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怎样看待注释“疑是”,后学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三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未置可否。他们虽然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没有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和中华书局出版、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实际赞同。他们虽然没有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直接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温儒敏总主编的《语文》七年级上册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明确反对。他们质疑道:“孙说非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犹言求贤能而得之传闻,不加审察,即信以为真,不若无闻于所传。改作‘求闻’,殊不辞。”学林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新校释》和《语文学习》编辑部出版、陈明洁撰写的《“求闻”还是“求能”——〈吕氏春秋〉一则文本辨正》即如此。
   比较怎样看待注释“疑是”的三种态度,谁占上风谁占下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实际赞同者有多少,也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对于注释“疑是/疑为”来说,只有怀疑的观点,没有怀疑的原因,确实难以服人,受到一些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2版)中评价道:对《吕氏春秋》,“清代人作了不少校勘工作,基本上补正了原文的脱漏和错误。现在通行的是清代毕沅的校刻本”。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他所作的评价,肯定而明确,对探求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很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有鉴于此,笔者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进行了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和小心求证,发现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
   首先,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
   所谓题旨,就是文章题目的意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察传》作为文章题目,它的意义是审察听见的传言。
   为何要“察传”?按照作者的说法,因为“辞多类非而是,辞多类是而非”,只有“察”,才能分清“传”的“是非之经”。否则,将铸成大错。
   毫无疑问,“穿井得一人”从丁氏之口说出来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难分“是非之经”的传言。这个传言是什么意思呢?从“丁氏对曰”的话来看,可以看出“有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等人都觉得它的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语言的产生有一定的环境,离开一定的环境,人们便会对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不能不承认,撇开一定的环境,“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应该也算“类是”。
   “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在“类是”的前提之下,这是一件不可思议且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殊不知,“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类是而非”,它的真实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可以不再派专人在外负责汲水,从而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
   显然,“宋君”等人之所以理解错了,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加审察所致,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谨慎所致。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题旨。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审察之说。如果是“能”,从题旨来看,就显得有点文不对题。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题旨。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题旨的重要性。
   其次,注釋“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文脉。
   所谓文脉,就是文章的线索。《穿井得一人》以“穿井得一人”为线索,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第一个层次,介绍“穿井得一人”的起因。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这是第二个层次,记叙“穿井得一人”的传播。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是第三个层次,揭示“穿井得一人”的真相。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是第四个层次,点明“穿井得一人”的启示。
   这四个层次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落脚点在一国之主宋君的身上。对“穿井得一人”这个传言,宋君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一波三折,煞有介事。结果,宋君却让人看了笑话。
   显然,宋君之所以让人看了笑话,是因为“闻之”、想之的结果和“问之”的结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真可谓,要知今日“求闻之若此”,不如当初“无闻(之)”。诚然,“不若无闻”的本意,并不是要宋君真的“无闻”,而是要宋君“闻之”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文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笑话之说。如果是“能”,从文脉来看,就显得有点节外生枝。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文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文脉的必要性。
   第三,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词义。
   所谓词义,就是词语的意义。一个词语可以表示几种意义,即一词多义。但一个词语到了具体的上下文里,它的意义或用法则是确定的,只能是一种意义或用法,因此,要判断某个词语在具体的句子中用的是什么意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来考虑,这叫作从上下文确定词义。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条原则,来逐个确定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求”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寻求;②要求;③乞求。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经历了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的过程,才得知“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求”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寻求,这里是动词作状语,通过寻求。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耳闻“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第一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之”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到……去;②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③指示代词,这、此;④助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闻”的宾语是“之”,所以句子中的“之”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是代指“穿井得一人”。
   “若此”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这些;②如此。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既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所以句子中的“若此”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如此。
   “不若”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不如;②不善。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之间是否定式比较,所以句子中的“不若”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不如。
   “无”有五种常用的讲法:①没有;②不要;③不论;④没有人;⑤句末语气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禁止性的否定副词带有劝阻性,更易表现作者的主张,所以句子中的“无”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不要。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是前后相对出现,所以句子中的第二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也”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句末语气词;②句中语气词;③副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不若无闻”是双重否定,所以句子中的“也”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句末语气词,在这里是表肯定。
   显然,基于上述确定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我们可以把文言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为现代汉语:“(宋君)通过寻求而听见‘穿井得一人’(的真相)如此,不如不要听见(它)”。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词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不若”之说。如果是“能”,从词义来看,就显得有点顾此(“能”)失彼(“之”)。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词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词义的原则性。
   第四,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句式。
   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古今语料表明,“不若(如)不(无)+动词”的句式有两个特点:其中的动词与其前一分句中的动词一致;前一分句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令人失望,从而双重否定后一分句中的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例如,“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中的“闻而不审”与“不若不闻矣”是如此,“乱读书,不如不读书”中的“乱读书”与“不如不读书”也是如此。
   显然,既然后一分句“不若无闻也”中的动词是“闻”,且双重否定“闻”,那么前一分句“求闻之若此”中的动词也应该是“闻”,“求闻之若此”着实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它们的完整的表达,就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句式。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无闻”之说。如果是“能”,从句式来看,就显得有点前(“能”)后(“闻”)失照。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句式。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句式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文脉、词义和句式,有其合理性。
   本文是否得之,笔者虽然不敢妄下论断,只敢分享体会,但是相信在分享体会的过程中,多少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期盼读者诸君察之,不吝赐教。
  [作者通联:安徽宿松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近年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何谓“传统文化”?据《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有“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之意,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传统文化”可大致理解为历史流传下来而有鲜明特色的,由某个国家或某类群体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华传统文化可
期刊
一、对小说课教学逻辑的基本认识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所谓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基于对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认知基础形成的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序列安排的构想。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教学逻辑包含三个要素: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科逻辑关注学科本质,既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又包括学科认知方式,即“学什么”。学的逻辑关注学生认知主体性,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即“怎么学”。
期刊
余应源先生指出“言语形式”包含“语言形式、交往活动方式、表现形式”三个层面的内容,写作行为本身是“听、说、读、写”这四种“交往活动方式”中的一种,同时指出“言语行为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技能训练”“相应的技能训练,是使知识演化为能力的中介、桥梁”。而所谓“随文微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并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帮助学生进行即时模仿、创造性运
期刊
【文本课程定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6)之后,国家层面首次将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原来的全部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并尝试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从过去的“教学”走向了现在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开始真正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课程问题,如,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什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以专题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表现是评价阅读效果的基础,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应仅仅是那些典型的思辨性文本的“专利”,而应该“如盐入水”,融入一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无孔不入”,以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难题
期刊
中国诗坛因为有了网络而蓬勃繁荣,中国诗人因为有了网络发表作品更容易更快捷。但是浏览中国网络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明的诗人并没有写出紧贴灵魂、令人感动的作品来。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游离在生活之外,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就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情怀是空洞的,心灵是缺席的”那种状况,读者从中找不到闪亮的东西,情感虚假,思想肤浅,境界狭窄。女诗人衣米一的作品却从网络诗歌
期刊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开始的不自觉的教学手段,到成为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
期刊
统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于甫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项学习任务的难点有三:其一为不能搭建整体框架;其二为欠缺分析手段;其三为缺乏鉴赏语言。具体而言,学生面对一首诗,能够抓住个别的词句分析,却难以写成结构清晰的篇章;能够从感性的角度铺展开去,却
期刊
“如果我恨你,/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可如今我爱你,/对人类如此含糊的语言/我却信不过。//你愿它化作一声呼唤,/来自深深的心底,/可它还没出胸膛和喉咙,/灼热的激流早已有气无力。//我本是一座涨满的池塘,/可对你却像干涸的泉眼一样。/一切都由于我痛苦的沉默,/它的残暴胜过死亡。”(密斯特拉尔《默爱》,赵振江译)   从表达方式来看,诗歌有以描写为主的写景诗,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诗,有以表达某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