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则》一课中,收录了这则寓言。根据文意和传统,教材编者把这则寓言定名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需要说明的是,对《穿井得一人》的最后两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不同的选本有着不同的处理。归纳起来,有两种情况:有的选本删除了它的最后两句;有的选本保留了它的最后两句,但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例如,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版)和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2年版),皆收录了“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但在这两个译注本中,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是:“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比较两个译注本和现行《语文》教材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的处理,可见它们在文字上的出入是:前者为“求能”,后者为“求闻”。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译注本对“求能之若此”句,都有一条相同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
毋庸讳言,两个译注本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其来有自。清人毕沅于乾隆五十三年辑校刊刻的《吕氏春秋》,在“求能之若此”句下,就有一条如此注释:“孙疑是‘求闻若此’。”
毕沅在注释中所说的“孙”是指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孙氏或毕氏,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怎样看待注释“疑是”,后学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三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未置可否。他们虽然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没有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和中华书局出版、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实际赞同。他们虽然没有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直接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温儒敏总主编的《语文》七年级上册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明确反对。他们质疑道:“孙说非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犹言求贤能而得之传闻,不加审察,即信以为真,不若无闻于所传。改作‘求闻’,殊不辞。”学林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新校释》和《语文学习》编辑部出版、陈明洁撰写的《“求闻”还是“求能”——〈吕氏春秋〉一则文本辨正》即如此。
比较怎样看待注释“疑是”的三种态度,谁占上风谁占下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实际赞同者有多少,也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对于注释“疑是/疑为”来说,只有怀疑的观点,没有怀疑的原因,确实难以服人,受到一些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2版)中评价道:对《吕氏春秋》,“清代人作了不少校勘工作,基本上补正了原文的脱漏和错误。现在通行的是清代毕沅的校刻本”。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他所作的评价,肯定而明确,对探求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很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有鉴于此,笔者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进行了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和小心求证,发现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
首先,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
所谓题旨,就是文章题目的意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察传》作为文章题目,它的意义是审察听见的传言。
为何要“察传”?按照作者的说法,因为“辞多类非而是,辞多类是而非”,只有“察”,才能分清“传”的“是非之经”。否则,将铸成大错。
毫无疑问,“穿井得一人”从丁氏之口说出来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难分“是非之经”的传言。这个传言是什么意思呢?从“丁氏对曰”的话来看,可以看出“有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等人都觉得它的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语言的产生有一定的环境,离开一定的环境,人们便会对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不能不承认,撇开一定的环境,“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应该也算“类是”。
“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在“类是”的前提之下,这是一件不可思议且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殊不知,“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类是而非”,它的真实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可以不再派专人在外负责汲水,从而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
显然,“宋君”等人之所以理解错了,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加审察所致,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谨慎所致。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题旨。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审察之说。如果是“能”,从题旨来看,就显得有点文不对题。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题旨。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题旨的重要性。
其次,注釋“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文脉。
所谓文脉,就是文章的线索。《穿井得一人》以“穿井得一人”为线索,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第一个层次,介绍“穿井得一人”的起因。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这是第二个层次,记叙“穿井得一人”的传播。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是第三个层次,揭示“穿井得一人”的真相。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是第四个层次,点明“穿井得一人”的启示。
这四个层次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落脚点在一国之主宋君的身上。对“穿井得一人”这个传言,宋君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一波三折,煞有介事。结果,宋君却让人看了笑话。
显然,宋君之所以让人看了笑话,是因为“闻之”、想之的结果和“问之”的结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真可谓,要知今日“求闻之若此”,不如当初“无闻(之)”。诚然,“不若无闻”的本意,并不是要宋君真的“无闻”,而是要宋君“闻之”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文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笑话之说。如果是“能”,从文脉来看,就显得有点节外生枝。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文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文脉的必要性。
第三,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词义。
所谓词义,就是词语的意义。一个词语可以表示几种意义,即一词多义。但一个词语到了具体的上下文里,它的意义或用法则是确定的,只能是一种意义或用法,因此,要判断某个词语在具体的句子中用的是什么意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来考虑,这叫作从上下文确定词义。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条原则,来逐个确定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求”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寻求;②要求;③乞求。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经历了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的过程,才得知“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求”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寻求,这里是动词作状语,通过寻求。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耳闻“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第一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之”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到……去;②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③指示代词,这、此;④助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闻”的宾语是“之”,所以句子中的“之”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是代指“穿井得一人”。
“若此”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这些;②如此。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既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所以句子中的“若此”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如此。
“不若”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不如;②不善。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之间是否定式比较,所以句子中的“不若”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不如。
“无”有五种常用的讲法:①没有;②不要;③不论;④没有人;⑤句末语气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禁止性的否定副词带有劝阻性,更易表现作者的主张,所以句子中的“无”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不要。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是前后相对出现,所以句子中的第二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也”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句末语气词;②句中语气词;③副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不若无闻”是双重否定,所以句子中的“也”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句末语气词,在这里是表肯定。
显然,基于上述确定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我们可以把文言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为现代汉语:“(宋君)通过寻求而听见‘穿井得一人’(的真相)如此,不如不要听见(它)”。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词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不若”之说。如果是“能”,从词义来看,就显得有点顾此(“能”)失彼(“之”)。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词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词义的原则性。
第四,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句式。
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古今语料表明,“不若(如)不(无)+动词”的句式有两个特点:其中的动词与其前一分句中的动词一致;前一分句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令人失望,从而双重否定后一分句中的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例如,“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中的“闻而不审”与“不若不闻矣”是如此,“乱读书,不如不读书”中的“乱读书”与“不如不读书”也是如此。
显然,既然后一分句“不若无闻也”中的动词是“闻”,且双重否定“闻”,那么前一分句“求闻之若此”中的动词也应该是“闻”,“求闻之若此”着实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它们的完整的表达,就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句式。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无闻”之说。如果是“能”,从句式来看,就显得有点前(“能”)后(“闻”)失照。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句式。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句式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文脉、词义和句式,有其合理性。
本文是否得之,笔者虽然不敢妄下论断,只敢分享体会,但是相信在分享体会的过程中,多少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期盼读者诸君察之,不吝赐教。
[作者通联:安徽宿松县第二中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需要说明的是,对《穿井得一人》的最后两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不同的选本有着不同的处理。归纳起来,有两种情况:有的选本删除了它的最后两句;有的选本保留了它的最后两句,但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例如,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版)和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2年版),皆收录了“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但在这两个译注本中,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是:“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比较两个译注本和现行《语文》教材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的最后两句的处理,可见它们在文字上的出入是:前者为“求能”,后者为“求闻”。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译注本对“求能之若此”句,都有一条相同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
毋庸讳言,两个译注本的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其来有自。清人毕沅于乾隆五十三年辑校刊刻的《吕氏春秋》,在“求能之若此”句下,就有一条如此注释:“孙疑是‘求闻若此’。”
毕沅在注释中所说的“孙”是指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孙氏或毕氏,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怎样看待注释“疑是”,后学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三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未置可否。他们虽然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没有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陆玖译注的《吕氏春秋》和中华书局出版、张双棣等人译注的《吕氏春秋》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实际赞同。他们虽然没有引述毕沅的注释,但是在文字上直接把“能”字改成“闻”字,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温儒敏总主编的《语文》七年级上册即如此。
一种态度是明确反对。他们质疑道:“孙说非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犹言求贤能而得之传闻,不加审察,即信以为真,不若无闻于所传。改作‘求闻’,殊不辞。”学林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奇猷编著的《吕氏春秋新校释》和《语文学习》编辑部出版、陈明洁撰写的《“求闻”还是“求能”——〈吕氏春秋〉一则文本辨正》即如此。
比较怎样看待注释“疑是”的三种态度,谁占上风谁占下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实际赞同者有多少,也没有哪一个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这样一来,对于注释“疑是/疑为”来说,只有怀疑的观点,没有怀疑的原因,确实难以服人,受到一些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2版)中评价道:对《吕氏春秋》,“清代人作了不少校勘工作,基本上补正了原文的脱漏和错误。现在通行的是清代毕沅的校刻本”。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他所作的评价,肯定而明确,对探求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很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有鉴于此,笔者对“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进行了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和小心求证,发现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
首先,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
所谓题旨,就是文章题目的意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察传》作为文章题目,它的意义是审察听见的传言。
为何要“察传”?按照作者的说法,因为“辞多类非而是,辞多类是而非”,只有“察”,才能分清“传”的“是非之经”。否则,将铸成大错。
毫无疑问,“穿井得一人”从丁氏之口说出来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难分“是非之经”的传言。这个传言是什么意思呢?从“丁氏对曰”的话来看,可以看出“有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等人都觉得它的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语言的产生有一定的环境,离开一定的环境,人们便会对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不能不承认,撇开一定的环境,“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应该也算“类是”。
“丁氏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在“类是”的前提之下,这是一件不可思议且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殊不知,“宋君”等人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类是而非”,它的真实意思是:丁氏凿井之后,可以不再派专人在外负责汲水,从而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
显然,“宋君”等人之所以理解错了,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加审察所致,是因为对听见的传言不谨慎所致。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题旨。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审察之说。如果是“能”,从题旨来看,就显得有点文不对题。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题旨。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题旨的重要性。
其次,注釋“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文脉。
所谓文脉,就是文章的线索。《穿井得一人》以“穿井得一人”为线索,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第一个层次,介绍“穿井得一人”的起因。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这是第二个层次,记叙“穿井得一人”的传播。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是第三个层次,揭示“穿井得一人”的真相。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是第四个层次,点明“穿井得一人”的启示。
这四个层次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落脚点在一国之主宋君的身上。对“穿井得一人”这个传言,宋君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一波三折,煞有介事。结果,宋君却让人看了笑话。
显然,宋君之所以让人看了笑话,是因为“闻之”、想之的结果和“问之”的结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真可谓,要知今日“求闻之若此”,不如当初“无闻(之)”。诚然,“不若无闻”的本意,并不是要宋君真的“无闻”,而是要宋君“闻之”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文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笑话之说。如果是“能”,从文脉来看,就显得有点节外生枝。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文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文脉的必要性。
第三,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词义。
所谓词义,就是词语的意义。一个词语可以表示几种意义,即一词多义。但一个词语到了具体的上下文里,它的意义或用法则是确定的,只能是一种意义或用法,因此,要判断某个词语在具体的句子中用的是什么意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来考虑,这叫作从上下文确定词义。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条原则,来逐个确定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求”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寻求;②要求;③乞求。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经历了先“闻之”、再想之、后“问之”的过程,才得知“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求”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寻求,这里是动词作状语,通过寻求。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是耳闻“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第一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之”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到……去;②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③指示代词,这、此;④助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宋君“闻”的宾语是“之”,所以句子中的“之”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是代指“穿井得一人”。
“若此”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这些;②如此。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既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所以句子中的“若此”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如此。
“不若”有两种常用的讲法:①不如;②不善。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之间是否定式比较,所以句子中的“不若”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不如。
“无”有五种常用的讲法:①没有;②不要;③不论;④没有人;⑤句末语气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禁止性的否定副词带有劝阻性,更易表现作者的主张,所以句子中的“无”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②不要。
“闻”有四种常用的讲法:①听见;②见闻;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由于“求闻”与“无闻”是前后相对出现,所以句子中的第二个“闻”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听见。
“也”有三种常用的讲法:①句末语气词;②句中语气词;③副词。
那么,联系上下文来考虑,“不若无闻”是双重否定,所以句子中的“也”的意义或用法,只能是①句末语气词,在这里是表肯定。
显然,基于上述确定的词语的意义或用法,我们可以把文言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为现代汉语:“(宋君)通过寻求而听见‘穿井得一人’(的真相)如此,不如不要听见(它)”。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词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不若”之说。如果是“能”,从词义来看,就显得有点顾此(“能”)失彼(“之”)。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词义。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词义的原则性。
第四,注释“疑是/疑为”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句式。
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古今语料表明,“不若(如)不(无)+动词”的句式有两个特点:其中的动词与其前一分句中的动词一致;前一分句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令人失望,从而双重否定后一分句中的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例如,“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中的“闻而不审”与“不若不闻矣”是如此,“乱读书,不如不读书”中的“乱读书”与“不如不读书”也是如此。
显然,既然后一分句“不若无闻也”中的动词是“闻”,且双重否定“闻”,那么前一分句“求闻之若此”中的动词也应该是“闻”,“求闻之若此”着实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它们的完整的表达,就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因此,作为“闻”(听见)比较符合句式。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传言,而没有“闻之”,就不会有“无闻”之说。如果是“能”,从句式来看,就显得有点前(“能”)后(“闻”)失照。
总之,要理解词语就离不开理解句式。从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理解句式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注释“能,疑为‘闻’字之误”的怀疑的原因在于,“闻”比“能”较符合题旨、文脉、词义和句式,有其合理性。
本文是否得之,笔者虽然不敢妄下论断,只敢分享体会,但是相信在分享体会的过程中,多少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期盼读者诸君察之,不吝赐教。
[作者通联:安徽宿松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