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在黑暗里闪烁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坛因为有了网络而蓬勃繁荣,中国诗人因为有了网络发表作品更容易更快捷。但是浏览中国网络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明的诗人并没有写出紧贴灵魂、令人感动的作品来。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游离在生活之外,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就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情怀是空洞的,心灵是缺席的”那种状况,读者从中找不到闪亮的东西,情感虚假,思想肤浅,境界狭窄。女诗人衣米一的作品却从网络诗歌的泥沙中脱颖而出,因为她诗歌的根牢牢扎在生活的土壤里,其触角又总是伸在思想和灵魂中。她的《萤火虫》就是这样一首紧贴生活和灵魂的诗歌,表达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小时候,能够发亮的虫子
   我都以为是萤火虫
   满天的星星,我都以为是萤火虫
  
   如今,看到发亮的事物
   我就寻找它们与萤火虫的差异
   就希望有一只萤火虫
   住在那事物的身体里
  
   小时候,我把萤火虫
   装进玻璃瓶
   于是,我走到哪里,它就亮到哪里
   我走到哪里,就有一条光明的路延伸到哪里
  
   如今,我在城里,满城灯火
   也改变不了我喜欢坐在不明亮的位置
   如今,我固执地认为
   灵魂总是在不太明亮的地方出场
   萤火虫总是在不太明亮的时候闪烁
   (选自《2017年中国诗歌精选》)
   衣米一,湖北大冶人。诗歌作品刊发于《诗刊》《汉诗》《十月》《青春》《诗潮》等,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曾获第二届“中国独立诗歌奖”,首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优秀奖。著有诗集《无处安放》《衣米一诗歌100》等。现居海南。
   全诗共有16行,分为四节。第一节,叙写小时候的错觉:能够发亮的事物都是萤火虫。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而得名。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全世界约有近2000种。小孩子总是从最小的东西上来认识世界的,夏夜萤火点点,“能够发亮的虫子/我都以为是萤火虫”,甚至“满天的星星,我都以为是萤火虫”。这种错觉贴近孩童的认知实际,其感受十分天真,也富有诗意。
   第二节,叙写现在的希望:萤火虫住在事物的内部。这一节紧承第一节,从“发亮的虫子”写到“发亮的事物”,从具象到抽象,诗意进了一层。萤火虫是发亮的,有些事物也发亮,它们与萤火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诗人探寻世界常常有自己的方式:“希望有一只萤火虫/住在那事物的身体里”。诗人天真无邪的品性一如既往,但这只“萤火虫”却不是小时候那一只了,它已被赋予更广阔、更深刻的意义。
   第三节,叙写萤火虫的好处:带来光明。诗人又将笔触回到小时候,“我把萤火虫/装进玻璃瓶”,以一种孩童普通的行为,来重温那时的感受:“于是,我走到哪里,它就亮到哪里/我走到哪里,就有一条光明的路延伸到哪里”。重温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从萤火虫的“亮”到“一条光明的路”,诗人顺理成章地推进诗意,不动声色地将思想的触角伸了出来,以唤起读者的共鸣。
   第四节,叙写现在的感悟:灵魂在黑暗里闪烁。“如今,我在城里,满城灯火”,身处红尘滚滚的俗世之中,但诗人有诗人的个性,诗人有诗人的习惯, “喜欢坐在不明亮的位置”,以便让自己发光。“改变不了”表明诗人的坚守,“固执地”表明诗人的坚持。诗人的行为方式特立独行,诗人的思想认识也与众不同:“灵魂总是在不太明亮的地方出场/萤火虫总是在不太明亮的时候闪烁”。最后两行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萤火虫与灵魂相互关联,具象与抽象相互关照:让我们的灵魂像螢火虫一样在黑暗里闪烁,照亮自己,也照耀他人。
   全诗意象简明,诗意紧紧围绕中心意象“萤火虫”展开,不枝不蔓,实际的“萤火虫”与灵魂的“萤火虫”,既独立存在,又高度契合,成功地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体验:灵魂实际上就是一只在黑暗里闪烁的萤火虫。诗人在平缓的叙述中延伸着诗意,在清晰的比较中拓展着诗意,在艺术的隐喻中升华着诗意。衣米一是一位富有个性的女诗人,因“她对生命、身体理解的宽度与深度可以达到与日常生活平行的高度”,中国独立诗歌奖的授奖辞中称她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诗人”。
   对于诗歌,诗人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人将其当作业余爱好,有人将其当作终身追求;有人将其当作生活的调剂,有人将其当作灵魂的呼吸……女诗人衣米一说:“诗,是一种黑暗中的寻找和摸索,是一种沉沦中的救赎和治愈。写诗的过程,是一个减轻的过程,自洁的过程。同时,又是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不妥协,对黑暗的不妥协。”这种对诗歌的认识是有高度和深度的,让我们共同祝愿她总是“坐在不明亮的位置”,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来,让诗歌照亮内心,安抚灵魂。
  [作者通联:湖北应城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自问世以来,朱自清的名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九十五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不同角度的关注,对《背影》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辟见解。  下面从主题、结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综述对《背影》的解读。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背影》的主题  1.深切的舐犊之情  《背影》一文主要回忆了祖母去世后,失业的父亲为儿子送行,并攀爬月
期刊
“虚”本为心斋,人的心灵就是一所大房子;庄子说“虚者,心斋也”。一个真正的诗人,往往能够从务实的繁杂琐屑中挣脱出来,去务虚,经营心斋就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李贺避父讳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这就有了成就伟大诗人的前提——压抑,这符合弗洛伊德所讲的把被压抑的欲望变成高尚情绪而为他人共同欣赏的原理。李贺的勤奋又是出了名的,再加上他天资聪慧,于是他就成了诗歌的传奇。心斋所蓄,思考与想象难以避免;思考與想象的东
期刊
时下,高考作文的命题,虽然已经走向了考查具体情境与典型任务的路径,但是不管命题如何的呈现,对素材的选择、提炼及运用始终是制约考生进行宽度拓展与深度挖掘的一个瓶颈问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共计有四个标准,分别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丰富”所涵盖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以及“有创新”所包括的“材料新鲜
期刊
确定素材之后,选好视角,写活人物,溢出情思,是使写人记叙文引人一读的妙招。《山乡篾匠》就是一篇运用这些章法的佳作。  【名家示范】  山乡篾匠  李 汀  在秦巴山区深处,寥寥炊烟升起的时候,背着竹背篓,头上缠着青布巾的篾匠,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开始走村串户找活路。  “竹子生来不为强,荒山野岭都能长。篾匠师傅买了去,做成物件用途广。做把竹椅放门堂,夏日炎炎好乘凉。起青削黄做凉席,铺在床上四方方……
期刊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近年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何谓“传统文化”?据《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有“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之意,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传统文化”可大致理解为历史流传下来而有鲜明特色的,由某个国家或某类群体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华传统文化可
期刊
一、对小说课教学逻辑的基本认识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所谓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基于对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认知基础形成的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序列安排的构想。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教学逻辑包含三个要素: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科逻辑关注学科本质,既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又包括学科认知方式,即“学什么”。学的逻辑关注学生认知主体性,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即“怎么学”。
期刊
余应源先生指出“言语形式”包含“语言形式、交往活动方式、表现形式”三个层面的内容,写作行为本身是“听、说、读、写”这四种“交往活动方式”中的一种,同时指出“言语行为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技能训练”“相应的技能训练,是使知识演化为能力的中介、桥梁”。而所谓“随文微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并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帮助学生进行即时模仿、创造性运
期刊
【文本课程定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6)之后,国家层面首次将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原来的全部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并尝试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从过去的“教学”走向了现在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开始真正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课程问题,如,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什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以专题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表现是评价阅读效果的基础,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应仅仅是那些典型的思辨性文本的“专利”,而应该“如盐入水”,融入一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无孔不入”,以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