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鸦之殇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午尖厉的啼哭∕群鸦倏息掠过黑暗的隐居地。∕它们的影子轻抚母鹿∕有时也闷闷不乐地栖息。∕∕唉,它们怎样地破坏了枯竭的寂静,∕一片田地沉浸于其中的寂静,∕仿佛一个女人,将沉重的忧思激起,∕偶尔又狂号哭泣。∕∕嗅吸到某处的一具腐尸,∕它们突然向着北方飞去∕犹如送葬队伍,消失∕在激荡着狂喜的空气里。”(特拉克尔《群鸦》)
  阅读特拉克尔的《群鸦》,我们可以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一股阴郁的死亡气息扑面而来。德语诗歌里“黑暗诗人”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特拉克尔,全名梅奥尔格·特拉克尔,生于1887年,逝于1914年,奥地利诗人。这位让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捧卷终生的人堪称诗人中的维特根斯坦,因为他的存在,20世纪的德语诗歌闪现出夺目的光彩。作为一位卓有建树的表现主义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重人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极力呈现人性在种种喧嚣和混乱之中遭压抑而扭曲的形态。人性的异化,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社会的异化,而这个异化的社会恰恰就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特拉克尔深刻地洞察到这一点,所以,他笔下的那个鬼魅的世界,既陌生又熟悉。
  《群鸦》这首诗歌,并没有什么繁杂的意象,唯一的主体意象就是“鸦”。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鸦”这种鸟一般情况下都与灾祸、死亡等不吉之兆相关联。它乌黑的外表,粗哑的鸣叫,食腐的特性本来就不讨喜,再加上群栖群飞、遮天蔽日的阵势,更是极易引发人心底的惊悚和颤栗。特拉克尔以“群鸦”作为诗题,直接拨动读者敏感而脆弱的心弦,令人猝不及防。地狱之门就此敞开……
  “正午尖厉的啼哭”,起始句先声夺人,使人心弦为之骤然收紧。“群鸦”如人一般“啼哭”,这一拟人手法,很自然地把鸦鸣与人的情感勾连在一起。乌鸦的啼叫如死亡的哨音划过沉寂的荒野,一股不详的氛围笼罩于天地之间,更是沉甸甸地压在人的心头。其实,仔细推敲,用“尖厉”一词形容乌鸦的叫声,并不贴切,但換个角度来审视,如果代之以“粗哑”,虽然贴切了,却又与“啼哭”不相协调。声音的“异化”,艺术化地渲染出环境的阴森凄恻,也为全诗奠定了阴郁而悲凉的调子。“群鸦倏息掠过黑暗的隐居地”,这是出巢的群鸦,“黑暗的隐居地”正是它们栖身的巢。“倏息”“掠过”写出“群鸦”飞行速度之快。读这样的诗句,我们的头脑中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正午时分,大群的乌鸦犹如得到远方的某种神性的召唤,从它们幽暗的巢中呼啦啦地腾空而起,遮天蔽日的翅翼仿佛夜幕提前降临,正午瞬间成为黑夜。它们是勾魂的使者,还是死亡的幽灵?在这荒无人烟的旷野飞掠如地狱的闪电。这两行诗句,有“声”有“色”,节奏紧张而急促。不过,节奏很快又发生了变化,变得轻柔而舒缓。“它们的影子轻抚母鹿”,“轻抚”一词极尽柔情,而“母鹿”这一意象也闪耀着恬淡宁谧的光芒。看来,特拉克尔笔下的“群鸦”并非仅是带来亡灵般的气息,还给善良的生灵以亲情般的慰藉。此为第一变,接下来又是第二变。“有时也闷闷不乐地栖息”,“群鸦”的情绪如人一般多变,也会有“闷闷不乐”的时候,节奏沉滞。而“群鸦”的忧思在无言的“栖息”之中积蓄着破坏性的力量,等待着爆发的时机。“唉,它们怎样破坏了枯竭的寂静,/一片田地沉浸于其中的寂静”,这两句在内容上正好与起始两句形成呼应。两相对照,诗句的意蕴就由晦涩转为明朗。原来,“群鸦”那么迅疾地“掠过”,竟是对“枯竭的寂静”的“破坏”,“破坏”的起因则是长期积郁的“闷闷不乐”的忧思。为使“群鸦”的形象更加生动,特拉克尔将“群鸦”比作“一个女人”,“女人”的“沉重的忧思”一旦被激起,自然就偶尔表现为“狂号哭泣”。说到底,“群鸦”的忧思,终究还是人的忧思,更是诗人灵魂深处的忧思。在忧郁悲哀中,诗人仍然执着地呼唤着人性和爱。
  是的,特拉克尔是有“黑暗诗人”的名号,但“黑暗”的不是他的灵魂和思想,而是他的人生和经历。诗人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里也是伟大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乡。他的父亲是一位忠厚勤勉的小五金商人,给予子女温暖的父爱;但他的母亲对他则是冷若冰霜,她只是痴迷古董,整日在收藏古董的小屋里冥想。由于自小缺失母爱,特拉克尔在痛恨母亲之余,非常不幸地将依恋之情转移到亲生妹妹格蕾特身上,从此以后,对妹妹的罪恶的意识纠缠着诗人短暂的一生,这既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是他情难自禁的牵挂。妹妹卧病在床之际,特拉克尔为救助妹妹,四处奔走,尝遍世间寒凉。虽有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巨额资助,但他仍对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充满怀疑和绝望。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前线卫生员,战争的残酷又使他精神失常,最后过量的可卡因注射终止了年轻的诗人心脏的跳动……悲惨的经历,虽然让他的诗歌染上“黑暗”的色彩,但“黑暗”却不绝望,“人性”和“爱”的主题仍在字里行间闪现。
  “嗅吸到某处的一具腐尸,/它们突然向着北方飞去”,诗歌第二小节可以说是第一小节内容上的延续。“群鸦”对“腐尸”的追逐,是其不可改变的天性。黑暗的生物,有黑暗的嗜好;身处黑暗处境中的诗人,有对爱和幸福的向往。用黑暗的手法来表达光明的追求,用特拉克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表达他“地狱般的咆哮”。“犹如送葬队伍,消失/在激荡着狂喜的空气里”,“群鸦”飞逝,队形虽如“送葬队伍”,情感却是确定目标后的“狂喜”,诗句自由的形式、灵活的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特点,表现出极为独特的艺术张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群鸦》是一首“黑暗”的诗,是一首“死亡”的诗,也是一首“人性”的诗。特拉克尔的有句话正好成为这首诗最形象的注脚,“在濒临死亡的存在的那些瞬间里,感觉到所有的人都值得去爱。当清醒的时候,你感受到世界的残酷。你的诗歌只是一个不圆满的赎罪。”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高二年级语文组]
其他文献
一、对小说课教学逻辑的基本认识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所谓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基于对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认知基础形成的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序列安排的构想。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教学逻辑包含三个要素: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科逻辑关注学科本质,既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又包括学科认知方式,即“学什么”。学的逻辑关注学生认知主体性,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即“怎么学”。
期刊
余应源先生指出“言语形式”包含“语言形式、交往活动方式、表现形式”三个层面的内容,写作行为本身是“听、说、读、写”这四种“交往活动方式”中的一种,同时指出“言语行为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技能训练”“相应的技能训练,是使知识演化为能力的中介、桥梁”。而所谓“随文微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并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帮助学生进行即时模仿、创造性运
期刊
【文本课程定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6)之后,国家层面首次将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原来的全部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并尝试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从过去的“教学”走向了现在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开始真正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课程问题,如,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什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以专题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表现是评价阅读效果的基础,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应仅仅是那些典型的思辨性文本的“专利”,而应该“如盐入水”,融入一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无孔不入”,以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难题
期刊
中国诗坛因为有了网络而蓬勃繁荣,中国诗人因为有了网络发表作品更容易更快捷。但是浏览中国网络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明的诗人并没有写出紧贴灵魂、令人感动的作品来。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游离在生活之外,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就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情怀是空洞的,心灵是缺席的”那种状况,读者从中找不到闪亮的东西,情感虚假,思想肤浅,境界狭窄。女诗人衣米一的作品却从网络诗歌
期刊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开始的不自觉的教学手段,到成为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
期刊
统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于甫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项学习任务的难点有三:其一为不能搭建整体框架;其二为欠缺分析手段;其三为缺乏鉴赏语言。具体而言,学生面对一首诗,能够抓住个别的词句分析,却难以写成结构清晰的篇章;能够从感性的角度铺展开去,却
期刊
“如果我恨你,/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可如今我爱你,/对人类如此含糊的语言/我却信不过。//你愿它化作一声呼唤,/来自深深的心底,/可它还没出胸膛和喉咙,/灼热的激流早已有气无力。//我本是一座涨满的池塘,/可对你却像干涸的泉眼一样。/一切都由于我痛苦的沉默,/它的残暴胜过死亡。”(密斯特拉尔《默爱》,赵振江译)   从表达方式来看,诗歌有以描写为主的写景诗,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诗,有以表达某种
期刊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则》一课中,收录了这则寓言。根据文意和传统,教材编者把这则寓言定名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