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开始的不自觉的教学手段,到成为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乃至跨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细化、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中,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意味着学习者面对真实的环境,能够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的表现”。素养视域下的教学情境不再是简单地运用实物、视频、音乐、语言等手段营造出的片段式的想象氛围,而是一个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连续的动态的客体,可以不断帮助学生还原知识产生与运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同样也建议教学要“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真实”“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富有意义”“逼真”等内涵要求,凝练出了新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情境的“特定”要义:真实、完整、有效。
一
《庖丁解牛》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职业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收录的一篇经典文言文。文章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寓言故事来阐述庄子的“养生之道”,既有精彩的场面描写以及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又体现了庄子的思想之美,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中职二年级影视技术专业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能够理解文中大部分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但是对文中重要词句的内涵与表达效果,以及寓言寓意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难以将庄子的思想运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可确定为:复述庖丁解牛的精彩场面,把握庖丁人物形象特点;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语言之美;多角度解读文章寓意,领略庄子思想之美。据此,可创设如下贯穿教学始终的真实、完整、有效的教学情境。
[导入]小张是中职影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也是学校电视台的兼职节目制作人,最近他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将《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拍摄成为一个电视短片,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位同学,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赏技]小张读了几遍《庖丁解牛》,准备拟写一个拍摄提纲。请你和小张一起完成。
[悟道]一部优秀的电视短片仅仅有故事和镜头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给观众带来人生启迪和思考。小张反复研讀《庖丁解牛》后,发现之前提炼的关于“养身”的主题不太恰当。请大家一起来帮他判断。
[致用]作为本片的最终导演,小张在思考,庖丁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难道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吗?和小张一起体验了拍摄过程,请说说你的体会。
二
学习语文,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学生在学校所‘获得’ 的很多学科知识或技能,之所以无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关键就在于学校学习活动所依存的情境被过于人为地简化和抽象化,丧失了和现实生活的链接。”因此,基于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的语文学习情境,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才能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真实的情境,并不仅仅是当下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也包括学生在当下和未来可能会经历的场景。语文教学情境包含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情境。其中,职业生活情境是指向学生专业学习及职业生活,体现职教特色的情境。《庖丁解牛》这个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学生的职业生活联系紧密。中职二年级影视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方向涉及摄像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拍摄电视短片,是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未来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学生熟悉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情境代入文言文的学习,原本让学生头疼的文言文成了解决工作问题的学习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平时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对拍摄电视短片的流程和要领已有了一定了解。拟写拍摄提纲、选取重点镜头、提炼电视短片主题等,都需要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唤醒已有的专业学习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的问题,进而实现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三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联系紧密。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筹划电视短片的过程中,对学习资源《庖丁解牛》的内容和寓意又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谈体会的环节就是将文本、专业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对话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
三
目前的情境教学更多的是利用图片、视频、表演、问题等资源或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或实施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营造出有利于教学的场景和氛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仅凭一个情境导入,或者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个缺乏内在逻辑关系的碎片化的情境,很难架构起情境与整个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持久化、聚焦化,正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所提出的“要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都能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语文教学应紧扣教学内容,分析、提炼每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与情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将这些情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之间的适切度,用情境带动语文学习,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推动学习走向深入,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性和严密性。 教学情境的完整性主要表现为:首先,所有的情境不应该毫无关联,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将整体的大情境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情境都是大情境下的分场景(情境),每个分场景(情境)又与各自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学语用文。《庖丁解牛》教学的主情境是根据文本拍摄一个电视短片,具体教学时每个环节学习任务的提出都应紧紧围绕拍摄电视短片的情境,环环相扣,共同发力。拟写拍摄提纲、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谈谈拍摄体会的情境既各自指向某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又从属于拍摄电视短片这个主情境。其次,所有情境之间还要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拍摄电视短片这个主情境分解出来的分场景,应该能还原制作电视短片的主要流程或技巧方法,这些流程和方法之间依次推进,其对应的是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赏技——悟道——致用”是按照解读文本的逻辑顺序呈现的,而每个步骤的情境是按照拍摄电视短片的逻辑顺序设计的:完成拍摄提纲是拍摄电视短片的基础工作,提炼电视短片主题是提升电视短片内涵和品位的关键工作,谈谈拍摄体会是对拍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是理解《庖丁解牛》文字美和思想美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一个个形成递次关系的分场景的引领下,掌握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和专业知识、技能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無论创设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情境,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真实,是为了“容易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真实需要”,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完整,是为了不断帮助学生还原知识产生与运用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果说真实是情境教学的前提,完整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有效则是情境教学的旨归。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即任务(问题)。“‘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要培养解决现实生活中语文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内容就应选择现实生活或未来生活中典型情境中的典型问题,形成典型任务。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载体的情境,不仅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特定的场景,而且是要在这个特定场景中包含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以及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将《庖丁解牛》拍摄成电视短片是需要完成的情境任务,正确解读《庖丁解牛》文本则是完成拍摄任务的条件。具体来说,拟写拍摄提纲、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谈拍摄体会,以及选择哪些拍摄镜头、提炼什么主题、获得哪些启发等,都是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的条件则是语文学习内容,如梳理内容、分析人物、赏析语言、学习手法、概括寓意等。“赏技”环节,“读了几遍”指明要反复阅读,拍摄提纲表格中的各个项目明确了解读文本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悟道”环节,“给观众带来人生启迪和思考”交代了主题的取向,小张对“养身”主题的质疑启发同学深入思考和辨析;“致用”环节,“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吗?”提示了文本中暗含的多元答案,“体验了拍摄过程,请说说你的体会”指出要联系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经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
二是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作为一种方法,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的任何情境都应该指向于文本学习。为《庖丁解牛》制作电视短片这个情境任务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也就是说,整个《庖丁解牛》的教学,是在与专业、职业相关的真实情境任务驱动下,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读学习资源《庖丁解牛》,以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与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的过程。其中,完成拍摄提纲这个情境的实质任务是文本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填写提纲的过程就是理解内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梳理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化知识等文言基础知识,了解人物经历,概括出寓言大意;运用想象还原,用现代汉语复述庖丁解牛的场面;运用反复诵读以及删、替、改等方法,品析描写庖丁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这个情境的实质任务是解读寓言的寓意。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教学的落脚点在传承文化。庖丁解牛,惠王得了什么“道”?这个问题涉及庄子的思想主张,是教学的难点。庄子是借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也涉及庄子的文风。很多人将这篇文章与工匠精神联系起来,就是没有将文本放到《庄子》原文中去考察,也没有联系庄子的文风。上一个环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立足于庖丁的技术,这个环节想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其难点在于读懂庖丁的解牛之道。学生需要抓住“牛”和“刀”的寓意以及庖丁不同于其他厨师的“解牛心法”,辨析“养身”还是“养生”,弄清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道之间的共通之处,探寻出“道”的内涵,领会庄子的哲学思想。最后,谈拍摄体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需要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思想,结合生活经验,正确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提升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见下表)
这个情境任务引领下的《庖丁解牛》教学,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丰富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在品味语言艺术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从文字和思想上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这个真实、完整、有效的教学情境与文本学习结合得自然贴切,达到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学情,设计多样的教学情境,如,围绕《庖丁解牛》的主题,创设从文中寻找学习方法、缓解学习压力的个人生活情境;以有效、有趣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创设有利于消除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的学科认知情境;等等。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立项编号:D/2020/03/54,课题主持人:张艳),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Hazy20005,课题主持人:张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中等专业学校]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细化、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中,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意味着学习者面对真实的环境,能够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的表现”。素养视域下的教学情境不再是简单地运用实物、视频、音乐、语言等手段营造出的片段式的想象氛围,而是一个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连续的动态的客体,可以不断帮助学生还原知识产生与运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同样也建议教学要“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真实”“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富有意义”“逼真”等内涵要求,凝练出了新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情境的“特定”要义:真实、完整、有效。
一
《庖丁解牛》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职业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收录的一篇经典文言文。文章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寓言故事来阐述庄子的“养生之道”,既有精彩的场面描写以及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又体现了庄子的思想之美,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中职二年级影视技术专业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能够理解文中大部分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但是对文中重要词句的内涵与表达效果,以及寓言寓意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难以将庄子的思想运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可确定为:复述庖丁解牛的精彩场面,把握庖丁人物形象特点;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语言之美;多角度解读文章寓意,领略庄子思想之美。据此,可创设如下贯穿教学始终的真实、完整、有效的教学情境。
[导入]小张是中职影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也是学校电视台的兼职节目制作人,最近他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将《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拍摄成为一个电视短片,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位同学,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赏技]小张读了几遍《庖丁解牛》,准备拟写一个拍摄提纲。请你和小张一起完成。
[悟道]一部优秀的电视短片仅仅有故事和镜头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给观众带来人生启迪和思考。小张反复研讀《庖丁解牛》后,发现之前提炼的关于“养身”的主题不太恰当。请大家一起来帮他判断。
[致用]作为本片的最终导演,小张在思考,庖丁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难道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吗?和小张一起体验了拍摄过程,请说说你的体会。
二
学习语文,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学生在学校所‘获得’ 的很多学科知识或技能,之所以无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关键就在于学校学习活动所依存的情境被过于人为地简化和抽象化,丧失了和现实生活的链接。”因此,基于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的语文学习情境,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才能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真实的情境,并不仅仅是当下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也包括学生在当下和未来可能会经历的场景。语文教学情境包含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情境。其中,职业生活情境是指向学生专业学习及职业生活,体现职教特色的情境。《庖丁解牛》这个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学生的职业生活联系紧密。中职二年级影视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方向涉及摄像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拍摄电视短片,是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未来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学生熟悉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情境代入文言文的学习,原本让学生头疼的文言文成了解决工作问题的学习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平时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对拍摄电视短片的流程和要领已有了一定了解。拟写拍摄提纲、选取重点镜头、提炼电视短片主题等,都需要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唤醒已有的专业学习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的问题,进而实现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三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联系紧密。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筹划电视短片的过程中,对学习资源《庖丁解牛》的内容和寓意又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谈体会的环节就是将文本、专业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对话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
三
目前的情境教学更多的是利用图片、视频、表演、问题等资源或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或实施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营造出有利于教学的场景和氛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仅凭一个情境导入,或者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个缺乏内在逻辑关系的碎片化的情境,很难架构起情境与整个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持久化、聚焦化,正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所提出的“要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都能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语文教学应紧扣教学内容,分析、提炼每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与情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将这些情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之间的适切度,用情境带动语文学习,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推动学习走向深入,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性和严密性。 教学情境的完整性主要表现为:首先,所有的情境不应该毫无关联,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将整体的大情境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情境都是大情境下的分场景(情境),每个分场景(情境)又与各自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学语用文。《庖丁解牛》教学的主情境是根据文本拍摄一个电视短片,具体教学时每个环节学习任务的提出都应紧紧围绕拍摄电视短片的情境,环环相扣,共同发力。拟写拍摄提纲、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谈谈拍摄体会的情境既各自指向某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又从属于拍摄电视短片这个主情境。其次,所有情境之间还要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拍摄电视短片这个主情境分解出来的分场景,应该能还原制作电视短片的主要流程或技巧方法,这些流程和方法之间依次推进,其对应的是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赏技——悟道——致用”是按照解读文本的逻辑顺序呈现的,而每个步骤的情境是按照拍摄电视短片的逻辑顺序设计的:完成拍摄提纲是拍摄电视短片的基础工作,提炼电视短片主题是提升电视短片内涵和品位的关键工作,谈谈拍摄体会是对拍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是理解《庖丁解牛》文字美和思想美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一个个形成递次关系的分场景的引领下,掌握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和专业知识、技能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無论创设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情境,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真实,是为了“容易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真实需要”,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完整,是为了不断帮助学生还原知识产生与运用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果说真实是情境教学的前提,完整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有效则是情境教学的旨归。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即任务(问题)。“‘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要培养解决现实生活中语文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内容就应选择现实生活或未来生活中典型情境中的典型问题,形成典型任务。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载体的情境,不仅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特定的场景,而且是要在这个特定场景中包含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以及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将《庖丁解牛》拍摄成电视短片是需要完成的情境任务,正确解读《庖丁解牛》文本则是完成拍摄任务的条件。具体来说,拟写拍摄提纲、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谈拍摄体会,以及选择哪些拍摄镜头、提炼什么主题、获得哪些启发等,都是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的条件则是语文学习内容,如梳理内容、分析人物、赏析语言、学习手法、概括寓意等。“赏技”环节,“读了几遍”指明要反复阅读,拍摄提纲表格中的各个项目明确了解读文本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悟道”环节,“给观众带来人生启迪和思考”交代了主题的取向,小张对“养身”主题的质疑启发同学深入思考和辨析;“致用”环节,“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吗?”提示了文本中暗含的多元答案,“体验了拍摄过程,请说说你的体会”指出要联系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经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
二是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作为一种方法,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的任何情境都应该指向于文本学习。为《庖丁解牛》制作电视短片这个情境任务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也就是说,整个《庖丁解牛》的教学,是在与专业、职业相关的真实情境任务驱动下,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读学习资源《庖丁解牛》,以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与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的过程。其中,完成拍摄提纲这个情境的实质任务是文本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填写提纲的过程就是理解内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梳理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化知识等文言基础知识,了解人物经历,概括出寓言大意;运用想象还原,用现代汉语复述庖丁解牛的场面;运用反复诵读以及删、替、改等方法,品析描写庖丁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提炼电视短片主题这个情境的实质任务是解读寓言的寓意。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教学的落脚点在传承文化。庖丁解牛,惠王得了什么“道”?这个问题涉及庄子的思想主张,是教学的难点。庄子是借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也涉及庄子的文风。很多人将这篇文章与工匠精神联系起来,就是没有将文本放到《庄子》原文中去考察,也没有联系庄子的文风。上一个环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立足于庖丁的技术,这个环节想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其难点在于读懂庖丁的解牛之道。学生需要抓住“牛”和“刀”的寓意以及庖丁不同于其他厨师的“解牛心法”,辨析“养身”还是“养生”,弄清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道之间的共通之处,探寻出“道”的内涵,领会庄子的哲学思想。最后,谈拍摄体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需要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思想,结合生活经验,正确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提升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见下表)
这个情境任务引领下的《庖丁解牛》教学,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丰富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在品味语言艺术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从文字和思想上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这个真实、完整、有效的教学情境与文本学习结合得自然贴切,达到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学情,设计多样的教学情境,如,围绕《庖丁解牛》的主题,创设从文中寻找学习方法、缓解学习压力的个人生活情境;以有效、有趣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创设有利于消除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的学科认知情境;等等。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立项编号:D/2020/03/54,课题主持人:张艳),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Hazy20005,课题主持人:张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