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主体性课堂教学”日益成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日益加强,但其中的误区也很多,其中之一是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抓住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从教学方法、教学情景和知识内化等方面就发挥教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做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 主导作用 教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34-02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的空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一对动态性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既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也要当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努力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今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和应试教育取向的弊病,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而改革的成败,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离不开严密的教学设计,判断这种教学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三项标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其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保障。同样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改变“满堂灌”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俗谓的“满堂灌”。一堂课下来,教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四十五分钟,学生坐在讲台下呆若木鸡地听四十五分钟,没有一点主动思考的时间,更谈不上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了。
当今在教学原则中,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有些国家比如美国,把思想道德置于突出的位置,最后才是知识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满堂灌”的做法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道德与能力的养成,过分地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作用。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表现为封闭、单调、机械特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通过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本着“少讲、多练”的原则,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譬如激励式、启发式等,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加以认真地消化、吸收。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越来越趋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改革中,教学手段的改革也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这有利于克服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的教学。因此,如果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减小理解的坡度,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运用差异竞争法则,活化学生的认知活动
竞争就是制造差异,也就是说,要故意选择不同的一套活动模式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通过竞争,人们能够在工作、生活之中按一定条件进行比较、评估的一种状态,使心理发生积极的变化,最终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种想超过别人的一种竞争心理——好胜心,他们期待着自己在知识能力和其它水平上超越别的同学。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借助学生这种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进行激励,可以促进群体参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不但能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还能让课堂在活跃中井然有序。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此,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景、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自觉融入情景中自主学习,这是情景教学的核心。
(一)创设参与教学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例如,有的教师在高中“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依据课本知识,通过观察社会,自编自演小品《今非昔比》。这种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变成课本知识的直接参与者,演绎教材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二)创设形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这对长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既难产生兴趣,又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创设形象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对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设成功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创设成功教学情景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一个让学生饱尝努力探求,勤奋思考后获得知识,取得成功的情境,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欲望,从而使师生都能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在组织政治课教学中,坚持每节政治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围绕学生演讲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尽可能动用所学知识来加以分析。对于学生的精彩演讲和学生发表的独到见解,教师则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政治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情景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趋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情景教学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主体知识内化
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强调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这一功能单靠学生是很难实现的,要使学生真正实现由“知”到“信”到“行”的转化,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是知识内化的前提
人的认知内化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当现新的刺激物,学生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而感到困难时,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矛盾,出现了不平衡。这时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巧妙创设情境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调查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修改原有的观点,直到认知心理得到平衡,从而达到把外在的知识转化自身内在的观念。
(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是知识内化的关键
自我评价,即自我肯定是人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学生已经具有相对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找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学生存在悲观心理,自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蹬台介绍自己的优点、特长,展示自我、评价自我。这样可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信心十足地去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鼓励学生多收集名言和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看英雄模范人物的修养书籍,以不断反省和鞭策自己前进。通过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而达到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我控制的观念。
(三)学以致用、学会做人是知识内化的体现
思想政治课应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学会做人”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如讲矛盾分析法时,引导学生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及学习中的苦与乐,并组织政治小论文比赛;在讲联系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可行性与发展前途;讲人生观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人性善与恶”的辩论赛录像,再组织学生自己开展“人性是自私的”的辩论赛。在活动和研究成果中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化率。因此,教师可以及时引,提高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化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治课教师应该在如何提高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方面作不懈努力,使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为培养更多的具有更高政治素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正洪.谈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J].天一教育研究,2002(1)
[2]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人民日报,2002-11-18
[7]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8]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01-25
关键词:思想政治 主导作用 教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34-02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的空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一对动态性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既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也要当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努力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今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和应试教育取向的弊病,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而改革的成败,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离不开严密的教学设计,判断这种教学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三项标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其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保障。同样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改变“满堂灌”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俗谓的“满堂灌”。一堂课下来,教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四十五分钟,学生坐在讲台下呆若木鸡地听四十五分钟,没有一点主动思考的时间,更谈不上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了。
当今在教学原则中,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有些国家比如美国,把思想道德置于突出的位置,最后才是知识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满堂灌”的做法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道德与能力的养成,过分地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作用。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表现为封闭、单调、机械特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通过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本着“少讲、多练”的原则,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譬如激励式、启发式等,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加以认真地消化、吸收。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越来越趋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改革中,教学手段的改革也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这有利于克服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的教学。因此,如果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减小理解的坡度,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运用差异竞争法则,活化学生的认知活动
竞争就是制造差异,也就是说,要故意选择不同的一套活动模式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通过竞争,人们能够在工作、生活之中按一定条件进行比较、评估的一种状态,使心理发生积极的变化,最终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种想超过别人的一种竞争心理——好胜心,他们期待着自己在知识能力和其它水平上超越别的同学。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借助学生这种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进行激励,可以促进群体参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不但能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还能让课堂在活跃中井然有序。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此,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景、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自觉融入情景中自主学习,这是情景教学的核心。
(一)创设参与教学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例如,有的教师在高中“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依据课本知识,通过观察社会,自编自演小品《今非昔比》。这种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变成课本知识的直接参与者,演绎教材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二)创设形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这对长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既难产生兴趣,又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创设形象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对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设成功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创设成功教学情景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一个让学生饱尝努力探求,勤奋思考后获得知识,取得成功的情境,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欲望,从而使师生都能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在组织政治课教学中,坚持每节政治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围绕学生演讲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尽可能动用所学知识来加以分析。对于学生的精彩演讲和学生发表的独到见解,教师则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政治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情景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趋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情景教学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主体知识内化
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强调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这一功能单靠学生是很难实现的,要使学生真正实现由“知”到“信”到“行”的转化,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是知识内化的前提
人的认知内化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当现新的刺激物,学生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而感到困难时,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矛盾,出现了不平衡。这时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巧妙创设情境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调查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修改原有的观点,直到认知心理得到平衡,从而达到把外在的知识转化自身内在的观念。
(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是知识内化的关键
自我评价,即自我肯定是人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学生已经具有相对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找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学生存在悲观心理,自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蹬台介绍自己的优点、特长,展示自我、评价自我。这样可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信心十足地去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鼓励学生多收集名言和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看英雄模范人物的修养书籍,以不断反省和鞭策自己前进。通过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而达到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我控制的观念。
(三)学以致用、学会做人是知识内化的体现
思想政治课应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学会做人”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如讲矛盾分析法时,引导学生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及学习中的苦与乐,并组织政治小论文比赛;在讲联系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可行性与发展前途;讲人生观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人性善与恶”的辩论赛录像,再组织学生自己开展“人性是自私的”的辩论赛。在活动和研究成果中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化率。因此,教师可以及时引,提高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化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治课教师应该在如何提高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方面作不懈努力,使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为培养更多的具有更高政治素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正洪.谈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J].天一教育研究,2002(1)
[2]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人民日报,2002-11-18
[7]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8]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