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MBA教育事业主要目标是为了给国家社会事业提供管理人才,并且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文化心理以及法律规范方面的教学水平,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面临商业化行为的渗透使MBA教育存在功利化的倾向,最初通过实用主义的研究方向将MBA转向商业运作是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经验,但后期因为人文教育不足导致社会性缺乏,反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因此,了解当下MBA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成为最主要的障碍。
关键词:MBA教育现状;反思改革;创新研究
引言:
国内MBA教育当前的问题主要是面临工商企业界的管理案例经验的学习,并且需要通过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实践工作的经验积累。但是当前国内MBA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導致学生素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不断下降。加上教学管理方面的无序问题,让原本从国外引进的MBA教育产生诸多问题。原本的精神核心“崇尚竞争奋斗,并且注重智慧毅力能力”的口号反而难以实现,所以通过实践手段解决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行业内部最重要的课题。
一、MBA的专业价值和教育导向分析
对不同的教学专业而言,其社会实用价值都存在着不同的定位,MBA所需要的是通过个体、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加强个人技能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团队协作以及企业管理中具体能力的提升达到更好的行业规划效果,并且降低社会内部交易成本,保障社会交往的合理化途径。在商业社会中,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这些方面,而且越是著名学府的MBA专业更重视工商管理方面的内容。
不过在此基础上MBA教育更重要的价值是让管理者能够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价值,尤其是在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提升利润,保证正常运营的效果。这种规范化的方式更需要对人文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方面有良好的培养方式。从社会实际问题来说,MBA教育应将人伦底线、道德素养等高级认知传授给学生,使其成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并且能够在商业环境中始终维持这种正派作风,避免不正之风以及小伎俩的使用。所以,从这一点而言,MBA教育并不单纯是系统化的知识教学,更多是在于人性品格方面的塑造培养。这一方面拔高了专业的综合素质需求,无论是对学员还是教师来说都需要足够的水准才能适应这一教学环境。但同时也导致专业内部的教学状况混乱,课程内容难以明晰等问题。
并且大部分MBA专业为了提升教育盈利的水平,在不断增收学费的同时却减少课程量让学生尽早毕业,甚至在评判合格与否的标准上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一实情导致MBA的含金量不断下降,也催生了众多需要解决和改革的问题。
二、MBA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
对于当前的MBA运行机制必然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从而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法。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综合素质下滑与身处其中的人员具有重大关系,所谓的MBA实际上正是对工商业活动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存在最大的认知误区,因此需要进行实际分析,找寻问题的根源。
例如,以韦尔奇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在这一模式下管理者将员工的忠诚视为不存在的要素。因此,在上任后通过裁员和不断更换员工结构保证企业的高效率运转,累计解雇员工达到了17万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尔奇自身却一直在公司运转中获利并且提升自身薪水。这种类似于公司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管理方式在特定情况下的确能够成为有效的措施,但长此以往势必引起反弹。例如,在企业进入危机状况时缺乏同甘与共的基层员工,往往难以力挽狂澜渡过难关。举出这一案例的原因就在于当前国内的企业管理正在逐渐偏向这一趋势,管理人员本身的不作为却通过基层人员买单的方式进行弥补。为了维持高额的收入不断降低人工成本,选择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这种趋向将不断导致国内佣工结构的劣质化,一旦出现行业效益减退等情况将难以留存足够的劳动生产力。这也是MBA在国内教育过程中未曾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单纯强调管理者的利益价值,却没有重视基层人员的作用[1]。
这也与国内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渐明显的社会导向有关,大量的商业活动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人员支撑,而企业管理者却以最终利益为导向,忽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必然导致员工的归属感和管理效果不断下滑,最终造成人心不齐,项目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发生。
三、解决MBA教育现存问题的方法
在商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利润的提升固然是企业乃至任何行业放之皆准的道理,但是对教育而言,MBA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更不是单纯服务于个人的生财之术,而是应该更进一步的了解MBA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最初的核心概念。通过气度性格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让企业的管理者具有更核心化的魅力和引导性,这样才能成为工商行业中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引领者。
并且最初的MBA教育并不单纯应用于工商业,而是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领域培养管理人才。当前国内的MBA教育状况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回归最初的定位,将MBA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提升利润率转化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转变这种情况。只有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并且对课程排布、教学安排更加具有合理性,避免因为学科定位不明引起的问题,导致MBA行业定位不断降低,甚至影响人才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
四、结束语
当前国内MBA教育应该改善的主要方面在于内外两点,一方面需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欧美企业管理在MBA课程中进行教学的案例经验。同时,对于这一部分引进的知识应该进行本土化后再进行推广,避免因为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不同造成落实效果不佳。并且在实现MBA教育过程价值中应该充分避免商业化氛围过于严重的情况,为学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真正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中心要点。
参考文献:
[1]张宁, 陶虎. MBA教育供给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1):78-79.
[2]樊根耀, 王升.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MBA教育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20):66-67.
关键词:MBA教育现状;反思改革;创新研究
引言:
国内MBA教育当前的问题主要是面临工商企业界的管理案例经验的学习,并且需要通过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实践工作的经验积累。但是当前国内MBA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導致学生素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不断下降。加上教学管理方面的无序问题,让原本从国外引进的MBA教育产生诸多问题。原本的精神核心“崇尚竞争奋斗,并且注重智慧毅力能力”的口号反而难以实现,所以通过实践手段解决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行业内部最重要的课题。
一、MBA的专业价值和教育导向分析
对不同的教学专业而言,其社会实用价值都存在着不同的定位,MBA所需要的是通过个体、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加强个人技能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团队协作以及企业管理中具体能力的提升达到更好的行业规划效果,并且降低社会内部交易成本,保障社会交往的合理化途径。在商业社会中,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这些方面,而且越是著名学府的MBA专业更重视工商管理方面的内容。
不过在此基础上MBA教育更重要的价值是让管理者能够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价值,尤其是在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提升利润,保证正常运营的效果。这种规范化的方式更需要对人文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方面有良好的培养方式。从社会实际问题来说,MBA教育应将人伦底线、道德素养等高级认知传授给学生,使其成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并且能够在商业环境中始终维持这种正派作风,避免不正之风以及小伎俩的使用。所以,从这一点而言,MBA教育并不单纯是系统化的知识教学,更多是在于人性品格方面的塑造培养。这一方面拔高了专业的综合素质需求,无论是对学员还是教师来说都需要足够的水准才能适应这一教学环境。但同时也导致专业内部的教学状况混乱,课程内容难以明晰等问题。
并且大部分MBA专业为了提升教育盈利的水平,在不断增收学费的同时却减少课程量让学生尽早毕业,甚至在评判合格与否的标准上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一实情导致MBA的含金量不断下降,也催生了众多需要解决和改革的问题。
二、MBA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
对于当前的MBA运行机制必然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从而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法。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综合素质下滑与身处其中的人员具有重大关系,所谓的MBA实际上正是对工商业活动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存在最大的认知误区,因此需要进行实际分析,找寻问题的根源。
例如,以韦尔奇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在这一模式下管理者将员工的忠诚视为不存在的要素。因此,在上任后通过裁员和不断更换员工结构保证企业的高效率运转,累计解雇员工达到了17万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尔奇自身却一直在公司运转中获利并且提升自身薪水。这种类似于公司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管理方式在特定情况下的确能够成为有效的措施,但长此以往势必引起反弹。例如,在企业进入危机状况时缺乏同甘与共的基层员工,往往难以力挽狂澜渡过难关。举出这一案例的原因就在于当前国内的企业管理正在逐渐偏向这一趋势,管理人员本身的不作为却通过基层人员买单的方式进行弥补。为了维持高额的收入不断降低人工成本,选择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这种趋向将不断导致国内佣工结构的劣质化,一旦出现行业效益减退等情况将难以留存足够的劳动生产力。这也是MBA在国内教育过程中未曾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单纯强调管理者的利益价值,却没有重视基层人员的作用[1]。
这也与国内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渐明显的社会导向有关,大量的商业活动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人员支撑,而企业管理者却以最终利益为导向,忽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必然导致员工的归属感和管理效果不断下滑,最终造成人心不齐,项目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发生。
三、解决MBA教育现存问题的方法
在商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利润的提升固然是企业乃至任何行业放之皆准的道理,但是对教育而言,MBA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更不是单纯服务于个人的生财之术,而是应该更进一步的了解MBA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最初的核心概念。通过气度性格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让企业的管理者具有更核心化的魅力和引导性,这样才能成为工商行业中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引领者。
并且最初的MBA教育并不单纯应用于工商业,而是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领域培养管理人才。当前国内的MBA教育状况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回归最初的定位,将MBA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提升利润率转化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转变这种情况。只有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并且对课程排布、教学安排更加具有合理性,避免因为学科定位不明引起的问题,导致MBA行业定位不断降低,甚至影响人才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
四、结束语
当前国内MBA教育应该改善的主要方面在于内外两点,一方面需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欧美企业管理在MBA课程中进行教学的案例经验。同时,对于这一部分引进的知识应该进行本土化后再进行推广,避免因为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不同造成落实效果不佳。并且在实现MBA教育过程价值中应该充分避免商业化氛围过于严重的情况,为学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真正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中心要点。
参考文献:
[1]张宁, 陶虎. MBA教育供给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1):78-79.
[2]樊根耀, 王升.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MBA教育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2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