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往往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较为优秀,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谈谈体会。
  一、教学生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要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并落到实处。
  二、教学生会“看”
  学会“看”即学会观察。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观察什么,该怎样观察。
  明确观察目的。在数学学习中,我在让学生观察时,首先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告之观察对象及具体要求,并要求分步完成观察任务。如小学二年级《找规律》一课,就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然后找出规律。这是一节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好课。
  观察要有条理。数学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能杂乱无章地进行观察,而应逐步养成有条有理地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五年级有一课《三角形的分类》,学生面对大屏幕出示各种形态的三角形,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老师对他们提示,根据三角形角或边的特点分类,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学生豁然开朗,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老师留心,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教学生会“想”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教育学生更要会想。
  设疑引导学生想: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引导学生想,例如,我在教学“亿以内的读法”时抓住教学读万级的数这个重点和读亿以内数中间和末尾有零这个难点,在教学中进行激疑启思提问:每级末尾有0,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时,分别怎么读?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了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操作演示,启发学生想: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操作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生会“说”
  数学课练说,可采用以下这些做法。
  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第一节课师生相互介绍,训练说话就开始了。要求每个学生起立,大声说我叫×××,上学期期末考试得多少分,再用一两句话说说新学年自己学好数学的打算。教师从中发现说得好的,当即表扬:“××同学发言,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句完整,语言简练明确,特别是声音洪亮:很精神!”通过表扬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要求。此后,每节课都结合检查复习、基本训练等教学环节进行训练。
  第二,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纠正他们用语的错误,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其中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苹果各分成不等的2份。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然后让说错的同学重新叙述。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定义(法则)本身,而且理解了表述这一定义(法则)的书面语言,并准确地讲述了出来。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了训练。
  五、教学生会“做”
  “会做”即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一环,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作业要求学生首先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法有:①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作业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的习惯。在指导审题上,要寻找题中特点,思考计算法则,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数学应用题的审题方法时,采用“二读”法。第一次读题是了解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第二次读题是掌握关键句子和概念易混的字词。如:倍数、平均、和、差、积、商、多多少、少多少等,并进行画批,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准备。必要时画出示意图及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③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不依赖别人,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也要错个明白,学会真本事。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教师的长期坚持培养训练中形成和发展。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持之以恒,使学生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的教学是难点。这部分内容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此时,若教师进行正确引导,能够化难为易,把学生引进快乐学习的殿堂。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从学生的基础入手,从他们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生活策略 提高  一、从实际入手,树立学生的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严重不足,不知道怎样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规模不断扩张,以及卫生人力成本占比过高的现实问题,本研究运用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三级综合医院的规模经济情况,结合通径分析模型中的递归系统模型对样本三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成本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和影响路径进行分析与比较,探寻对于卫生人力成本的科学定量分析手段,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医院管理和卫生人力成本的控制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依据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 教学探讨 创新培养 “新、活、近”  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
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它熔铸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光华,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因此,教师应重视每一堂课的导入。通过设置悬念、直观操作、开展竞赛、生动表演等多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来达到“引人入胜、辉映金堂”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在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应更新教育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而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习惯将“教”和“学”看成是两件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所以我们会经常发现教师和学生欢欢喜喜度过一堂课,过后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没能彻底掌握,正如以下所说:注入式,满堂灌;启发示,满堂问;探究式,满堂跑。新课堂主张,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教”和“学”是一件事。强调“学”的时候,需要追问“教”的存在。需要“教”的时
目的通过ROC曲线分析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7例卵巢疾病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1例)、良性卵巢肿瘤组(20例)、Ⅰ-Ⅱ期卵巢
【文章摘要】创设情境,活跃气氛,让学生想“说”、 敢“说”。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让学生想“学”、乐“学”。 动手实践,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做”、敢“做”。 动手实践,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做”、敢“做”。 合作探究,激活思维,让学生敢“交流”,敢“创新”。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动手实践 激发兴趣 合作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
【摘要】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与感想:一、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二、放下师道尊严,跟学生一道打造“学习共同体”;三、循循善诱,导之以“思”,培养问题意识;四、搞好数学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模型。  【关键词】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共同体 问题意识 数学实验活动  笔者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告诉
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提高了人们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因此,开展水工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明确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措施,保障水工混凝土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