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化育人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然而传统的文言教学却过于功利化,要突破如此功利化的重围,使文言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育人之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近年来高考取消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字词句,轻传统文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可是,文言文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还有传承文化的作用。对此,本人想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抒发己见。
  一、文化底蕴的建构
  文言文包容的文化内容是现当代作品无法替代的,其中蕴含的文化品位也是至高至纯的。然而传统教学,教师总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字词句,这就只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它的人文功能,即传承文化的功能。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古文不同于一般文章之处,以此为突破口拓展相关的文化背景,来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流程,以挖掘出更为可贵的文化熏陶价值,来精心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爱月的民族,明月清辉,月出月落牵引了我们太多的浪漫与愁肠。夏商周时代我们古老的先民在心灵深处供奉着美丽的月神。于是嫦娥从《山海经》里奔月而去,然后李白的霜月有了冷艳的乡愁,苏轼有了一轮悲欢离合的月亮,最后张九龄抛起了最大最圆最深情的月亮,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轮月亮就千年万年美丽如斯,这轮月亮就温暖了华夏儿女每一颗心灵……”这样不仅激起了学习的兴趣,还回顾归纳了与月有关的诗文,以丰富的文化常识,对学生进行了文学的熏陶。
  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蕴,就要善于透彻精辟的分析作品:《滕王阁序》中充溢着壮阔、爽朗之势,《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挥洒出想象瑰丽之态,《兰亭集序》、《石钟山记》凝聚着清雅、深沉之理,《孔雀东南飞》浸透出爱情忠贞之情……文学名家们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至真至纯的价值情趣。无论是寄情山水、崇尚自然,还是关注人生、体察世情,无不体现出深沉的人文积淀。由此,便能直观地解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特质,进而让学生爱上文学,爱上中华文化,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观。
  二、触类旁通、开掘价值
  高中阶段的文言篇目都是传诵久远、脍炙人口的篇章。汇集有儒、道、法、墨、佛诸家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于是在教学中除了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还要注重学生内在品格的养成,精神家园的构建和生命价值的探索。
  高中文言文中既有礼俗、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陈情表》中,李密的拳拳孝心感人至深,荣华利禄轻若云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佳话更体现了精诚团结、共御外敌的合作精神;《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终于割舍母子亲情,以国为重,堪称表率……这些零星偶然的历史事件中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取向。这些人物身上闪现着传承久远的优秀品质,这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态度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再如《赤壁赋》饱含着人生哲学。“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旷达,来自于黄州赤壁那片山、那片水、那片情怀,就是在黄州他写下了豪放词派的发轫之作,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就是在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奠定了他唐宋散文八大家的地位,在黄州,他饱尝了从人生的喧闹的顶峰跌落到人生谷底的痛苦,并完成了精神的突围,可见文学的底色就是人生,文化的视角也永远离不开人生的悲欢离合。
  去感受古人的魅力能使自己的情感澎湃、气度潇洒、气魄宏伟,更能使自己的思想深刻,这就是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古为今用、反观人生
  所谓“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绵延数千年的文言文囊括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学习如果仅停留在隔岸观火的阶段,那岂不枉费了古人的心血!能够古为今用,才能体现文言教学的最终意义。
  譬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中,就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反观自己的人生。
  先观邹忌:本与徐公比美,他在一片称赞中并没有飘飘然,而是能清楚的面对现实理智的做出判断,认清自己和徐公的差距,着实令人敬佩。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复杂的社会中,自知之明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素质。邹忌也因此成就了齐国的强盛,他由个人小事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于是勇于进谏,使齐王认识到自己国家的隐患,內政修明,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力富强。由此可见,自知不但可以善己,更能善国。
  其次是齐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犯错。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 。齐王知错善改,实为开明圣举。他虚心纳谏,下令劝谏有赏,以使门庭若市,后被赵、魏、韩、燕纷纷朝拜,于是齐称雄一世。齐的兴盛足以告诉我们:“满招损,谦受益”、“善听则明”。可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有助于我们的进步,接受意见弥补不足,扬长避短更能逐渐完善自我。
  末时还不忘看看邹忌的妻妾和朋友们,他们“私臣”,“畏臣”,“有求于臣”。能让我们认识三类人:一是偏爱溺爱自己的,然后有畏惧逢迎的人,最后是讨好敷衍之徒。反观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往往容易被形形色色的人们所迷惑蒙蔽,只有善于分析认清自我,才不会被周围的一切所限制和误导。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学生自会从中得到宝贵的人生启示,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文言文的效用才算发挥到了极致。
  文言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来增加文化底蕴。并引导其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古为今用来确立正确的文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借用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来作结:“开掘国学精华,启迪现代人生。”
  (编辑:刘婷婷)
其他文献
【摘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悲痛与看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也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和通达生死的真相。  【关键词】王羲之;生死观;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每一个人,不管如何生活,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面对死亡,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回避,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潇洒,有的人坦然,有的人达观。死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尽早地进入阅读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开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认识书籍,激发欲望;推荐读物,明确方向;读法指导,体验阅读;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关键词】认识书籍;推荐读物;读法指导;重视评价  
【摘要】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当下重读经典小说,我们除了要考虑小说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基本三要素之外,更要考虑现在重读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品质》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把握来完成解读。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
【摘要】本文就现在语文课文教学多停留在分析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层面,提出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达到对文本的产生奥秘、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法技巧的领悟与总结,进一步指导作文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为何这样写;表达;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指向作文教学的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长期以课本为主,而课本学习又以教授课文为主。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将对峻青先生的《秋色赋》进行解读,指导学生在一次次饱含感情的美读中,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以此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从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谋篇美,创意美,并深深体味作品中不尽的浓浓诗情与悠悠画意。  【关键词】秋色赋;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散文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期的一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写于1960—196
【摘要】小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孩子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再加上受生理和心理发展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是新时期低年级语文老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学习;措施
【摘要】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开阔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兴趣。由于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掌握必要的拟题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高考作文的拟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六大方法:情景交融法、引用化用法、巧用修辞法、巧用算式法、逆向思维法、创设悬念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加深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插图;应用;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课本共六册,每册教材都深受师生欢迎,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令人眼前一亮。六册教材共计插图210幅,80%左
【摘 要】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成了很多学生迫切的愿望。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多地向学生渗透一些作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现场作文能力。本文从联想与想象入手,对这一行文技巧进行了简单并易于学生把握的分析,力求助高考学子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联想;想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作文,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众多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尝试着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的良好习惯,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