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王玉辉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玉辉是一个清贫、善良的老书生,他是命运悲剧和思想矛盾的综合体,是封建时期深受礼教熏染的一个群体的代表,他所具有的一切个性特征和命运遭遇,都具有时代的典型性。
  【关键词】:《儒林外史》;王玉辉;悲剧命运;成因
  由《儒林外史》看王玉辉,唯叹息而已。从现实生活上看,王玉辉是拮据的;从人伦亲情上看,王玉辉是遗憾的;从精神理想上看,王玉辉是失败的。总的来说,王玉辉的一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悲剧人物,而非反面人物。
  一、王玉辉的悲剧命运
  王玉辉悲剧命运,首先体现在一事无成上。王玉辉生平第一件大事,也是唯一的要事,是修书三部,教化百姓。把纂书看的比柴米更重要,并且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和时间,但可惜的是寄托着无限期望的三部书,并没能刊印出版。最高的、唯一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可以说他是一事无成的。其次,王玉辉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老秀才。如以世俗的眼光,用“功名富贵”四字作为标尺来衡量,王玉辉的一生可以说是既无功名,又无富贵。王玉辉没有来往过什么高官显贵,一个秀才功名在王监生等善于狐假虎威的人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但在不擅攀附,甚至是不擅交际的王玉辉手中,也就仅仅是一个名称罢了。至于富贵二字就更说不上了,衣食无着的人又和谈富贵呢?最后,也是最令人叹息的是王玉辉坚持的理想信念与人伦情亲背道而驰,在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王玉辉选择了封建礼教。如果说著书失败和无缘功名是不可选择的客观结果,劝女殉夫就是王玉辉主观造成的悲剧。并且,紧接着的更大的悲剧是王玉辉并不能一生坚信自己的选择,对礼教的癫狂和痴迷稍稍退却之后,对女儿的怀念和伤心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
  王玉辉的命运,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悲剧组成的,他篡书稿,有志难成;劝女儿,天人永隔;会朋友,失之交臂;终一生,潦倒穷困。
  二、王玉辉悲剧命运的成因
  (一)现实生活的经济困顿
  王玉辉的生活拮据,经济困顿,前文也已说过,在此不在赘述。只是这囊中羞涩难道只是影响了王家人的衣食住行吗?显然不是的,经济的困顿对王氏一家人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玉辉年逾花甲,还只是一个秀才,他视为人生第一大要义的编书之事结局如何呢?“王玉辉去了好些时,邓质夫打听得武正字已到家,把书子自己送去。正值武正字出门拜客,不曾会着,丢了书子去了,向他家人说:‘这书是我朝天宫姓邓的送来的。其中缘由,还要当面会再说。’武正字回来看了书,正要到朝天宫去回拜,恰好高翰林家着人来请。”王玉辉笔耕不辍近三十年的作品就此没了下文。王玉辉在饱受丧女之痛的打击之时,仍然不忘刻印书籍,只是苦于无人赏识,也没有资金请书店印刷,只好去南京碰碰运气,可惜时运不济虞博士、杜少卿、庄征君的人一个都没遇到,并且盘费也用尽了,只好到街上闲逛,如非偶遇余质夫,王玉辉又将如何呢?
  (二)痛失爱女的精神痛苦
  王三姑娘饿了八天,活活饿死,老孺人痛苦流涕,此乃人之常情,而王玉辉却仰天大笑,天底下竟有这样的父亲?有此等铁石心肠之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祭祀女儿时,王玉辉却伤心不肯去,可见王玉辉并非铁石心肠、毫无人性的。只是儒家理想人格基本特征之一是注重气节和献身精神,听到女儿说要殉节, 王玉辉只能赞同,因为他不能违背自己所纂礼书的原则, 不能违背平日用以教育女儿的礼教大道理。此时,王玉辉的性格形象呈現为一个狂热信奉封建礼教、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的迂腐儒生形象。但作为一个良心未泯的老父亲,王玉辉的感性自然欲求希望女儿活,王玉辉到苏州游西湖,“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又看了一会,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王玉辉的性格在这句文字中得到了发展,“心里哽咽”一句,表明王玉辉也有常人的悲欢离合之情,内心也会和平常人一样因情感波澜而欢喜或悲痛;一个“直”字,简约而又深刻地描绘出了王玉辉因看到与亡女年纪相仿的妇人而联想到自己逝世的爱女,泪水不由自主夺眶而出的情感状态,呈现出其内心难以抑制的悲痛。这样,王玉辉的性格又表现为一个具有普通人伦情愫的慈父形象,其性格中的另一面呈现了出来。王玉辉深陷与痛失爱女的痛苦和思想矛盾中,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折磨。
  (三)封建礼教的吃人面目
  第四十八回名曰“徽州府烈妇殉夫”,这“徽州”二字绝非烈妇殉夫的衬托。明宋以来,在理学统治的大环境下,徽州的文化核心是程朱理学,受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俗的影响尤为深刻。徽州的宗法制度、宗族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纲常礼教为准绳, 直接影响妇女的生活, 强化了对妇女的礼教统治。以各种悲惨的办法自裁殉夫, 如王三姑娘。就这样, 在礼教伦理、程朱理学的笼罩下, 在舆论威力的驱使下, 在宗法制度的驱诱下, 在宗族权力的胁迫下, 在礼俗风尚的匡囿下, 贞节观念像毒汁一样渗人人心深处, 养成文化心理和伦理自觉, 使徽州的一些妇女像着了魔似的, 不惜牺牲青春, 抛弃生命, 赴汤蹈火, 去换取贞节的“ 美名” , 去赢得死后哀荣。王三姑娘死后“余大先生知道,大惊,不胜惨然。即备了香楮三牲,到灵前去拜奠。拜奠过,回衙门,立刻传书办备文书请旌烈妇。二先生帮着赶造文书,连夜详了出去。二先生又备了礼来祭奠。三学的人听见老师如此隆重,也就纷纷来祭奠的,不计其数。过了两个月,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坊。到了入祠那日,余大先生邀请知县,摆齐了执事,送烈女入祠。阖县绅衿都穿着公服,步行了送。当日入祠安了位,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⑩”,这么一来, 仿佛封建礼教不是压迫妇女的枷锁, 而是妇女张扬自己的一个“ 好题目” , 是流芳百世的一条“ 光明大道” , 是无比美妙的东西。就是在这样的礼教王国里, 产生了王玉辉及其三女这样的人物。
  王玉辉是真心服膺礼教, 不但以礼教人, 而且以礼律己, 即使这样做将损害自己的利益和感情, 需要作出極大的牺牲, 他也要“ 临大节而不可夺” , “ 于五伦中慷慨决断” , 强制自己忍苦殉教, 至虔至诚, 结果成了中毒最深而又受害最烈的牺牲品。这才是王玉辉最可怜之处,也正是封建礼教最可恨之处,让人亲手残害女儿而不自知,反以为荣。这是王玉辉父女的命运悲剧,也是徽州妇女,甚至是其同一时代人的命运悲剧,他们自觉自愿的献身于礼教,被“礼教”这一怪兽驱使着去“吃人”或“被吃”而不自知。
  王玉辉的悲剧,既是其“迷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最终结果,又是在遭受生活困顿和精神痛苦的双重折磨下上演的一出人生悲剧,是封建礼教泯灭人性的本质给内心深处尚未泯灭良知而又笃信理学的儒生制造的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C].中华书局,1987.
  [2]笠青.名家解读儒林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3]李汉秋.儒林外史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4]陈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论[M].中华书局,1998.
  [5]李汉秋.王玉辉的悲剧世界[J].文学遗产,2000年06期
  [6]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朱一玄 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柳豹.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形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D].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姜戎的《狼图腾》是一部鸿篇巨制式的生态教科书,通过此书中讲述的人、狼和草原上其他生物的故事,及书中对反生态行为的讽刺和批判,人类社会感悟到草原的危机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此文通过描述人性与狼性展开分析草原文化中人类应有的生态意识、继而从草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来分析草原生态智慧的影响以及通过具体的生态规划浅析人与草原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和谐之道。  【关键词】:狼图腾;草原文化;生态意识
期刊
如今的阿雯已经是国内某高校知名的老师。三年前她公费留学新西兰,那一年的生活很艰辛,但对于阿雯而言,那又算得了什么。  阿雯学的是英语专业,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所以拿到了公费留学新西兰的名额。英语专业对于留学生活是很有利的,阿雯靠着给一家小外贸公司做临时的翻译工作,晚上在中国餐厅做服务员保证了自己的生活来源,向学校申请的助学贷款则是寄回家给了母亲。  新西兰的环境很好,人们很和善,典型的偏安一隅,
期刊
二分法求解費米能级
期刊
【摘要】:紧急行政权是在紧急情况下独立于法律的一种权力,是国家紧急权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宪性。紧急行政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则帮助紧急情况得到改善,如果滥用的话会伤害人们的根本利益。只有通过对紧急行政权的制约,才可以保证紧急行政权不被滥用。本文就简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制约紧急行政权。  【关键词】:紧急情况;紧急行政权;制约;人权  一、紧急情况是什么  近年,世界各地的天灾人祸发生的频率和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成本一直被认为是阻碍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国际贸易成本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中国进出口贸易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结算成本,针对性的提出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国际结算成本;对策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结算成本构成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各国间贸易竞争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慢慢把眼光向于关
期刊
【摘要】:《长明灯》在鲁迅整个小说创作中,虽不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那么著名,但在鲁迅整个小说创作历程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小说意象创造富于象征意味,采用外聚焦的叙事模式,整体叙述凝练单纯,语言风格则表现出鲁迅“彷徨”时期所特有的冷峻,其中均蕴含着他丰富的艺术思考,也展现出矛盾复杂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长明灯》;外聚焦叙事;反讽叙事;意象叙事功能  鲁迅小说不多,但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
期刊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  老家在农村,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  城市里拥有闪烁的霓虹灯,铺有平坦的水泥路,坐落着摩登的高楼大厦。可我的故乡什么也没有,只有那闪耀的星星、坑洼崎岖的土路以及朴陋的平房,贫瘠得有些可笑。  然而当我在这繁华空旷的城市中膨胀着虚浮的快乐,心中却又倏地一沉,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故乡的一切都在呼唤我回家,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乡音袅袅,生生扯落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生外出住宿人身安全易遭受侵害的这一事实,我们将对大学生遭受侵害时学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进行分析,并对具体责任的认定进行研究。大学生外出住宿存在诸多隐患,当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遭受侵害时,大学生自身以及学校都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我们从判例法分析入手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保护大学生人身安全和维护学校相关利益的目的。  【关键词】:现实因素;案例研究;结构及发展构想  一.问题导入  2
期刊
【摘要】:P2P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对降低网贷行为中产生的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平台实力披露、运营数据、借款人信息三方面的信息披露。2016我国目前针对我国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针对网贷平台实力和运营数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地规定,然而对于借款人信息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此基础上对借款人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信息披露;借款人信息;运营数据
期刊
【摘要】:通过对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两人的“复活”之路的阐释与分析,把他们的执着坚持等优秀品质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探索他们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由他们的“复活”之路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为人处事,行事作风,号召人们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获取内心的平静,鼓励人们追求灵魂与精神的自由,努力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充满勇气,执着追求美好人生。  【关键词】:复活;精神缺失;坚持;执着  十九世纪是俄国一个极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