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l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国,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国画的创作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传统文化因子才能获得经久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创作融合发展,是中国画发展中,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来实现视觉享受,真正体现民族美特色的体现。本文探讨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实现中国画创作的创新,以发挥传统文化为中国画创作带来远期效益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传统文化;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民俗风情、诸子百家,甚至还涵盖名山大川以及自然,科学和生肖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产物,也是传承经典,实现其经久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儒家哲人的心目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等自然万物是道德和智慧的载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画中往往就涵盖了健全的人格志趣和审美趣味,体现了这种精神的追求,游天下奇山胜水,探微取真,综合万象,表达画者自身的感受,让观众接受美的陶冶。
  一、中国画创作的特点
  相较于西洋画而言,中国画最明显的特征是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神”的表现体现在讲究画面的整体和概括上。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艺术分科和构图用笔以及着墨或者敷色来看,在细腻的笔触上,有着得心应手的体会。人物、山水、花鸟作为三大画科,以描绘对象的类别和特色,突出了画风的清奇和归类的详尽。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二、传统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创作发展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画立足传统就是立足其发展根本。随着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浮躁,风气浮夸,加大传统文化创作实现中国画经久发展尤为重要,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审美作用
  隨着现代社会的变革,对中国画的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西学文化中西方画的对照参考还是现实社会绘画创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在近百年的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各流派和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和局面和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二)指导作用
  中国画家已经从追求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困扰中醒悟过来,也使得中国画的创作,拥有绝对的传统文化而对渗透,无论是以中华民族艺术为基点,还是重新向民族艺术传统中探求现代发展元素。中国画家中国画创新中的迷惘走出,转而以艺术性的语创作中收获了包含传统因素的全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思想。在现实的语言创作中,许多画家正在从传统文化成分中寻求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和谋求现代意识因素的中国画传统文化现代意识,并进一步指导传统的文人品味。
  (三)拓展作用
  中国画的多元素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争鸣点加以实践,无论是艺术平行发展空间中艺术元素的融入,还是艺术争鸣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中杜绝简单复制、粘贴,赋予中国画创作新的生命力,尤其以其“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从狭隘的民族主义上升到艺术家的真挚的艺术理念之中。在文化纷呈的时代之中,以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上,实现对艺术和现实空间的无限拓展。
  (四)定位作用
  中国画立足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透彻的分析,也是现实与艺术融合的正确判断,作为民族精神的浓缩,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也是以艺术创作的形态和多样化的方式丰富民族性的神采体现。中国画创作中,将传统文化浓缩成具有民族精魂的有生命力的存在。中国画创作与发展中传统文化以其艺术创作的形态和方式丰富了人文内涵和色彩变更。通过浓缩的中国传统民族存在,真正应用传统的中国的文化并将其借用西方文化的形式和语言,去探寻中华文化的生存本质。其被浓缩作用不仅代表了整个东方绘画母文化的中国画根本,同时也是中国画创新与现代化发展中精准定位的体现。
  结束语:
  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画的创新,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中国画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除了要求中国画家要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外,还要在理性基础上达到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画向前发展。传统文化作为期间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实践精典中的传承和飞跃式的发展,除了思考其深刻的人文內涵外,还更多的需要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成分加以承继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方丽敏.浅谈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123-124.
  [2]李薇婷.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J].艺海,2014,(1):116.
  [3]智英斌.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J].美术大观,2017,(1):66-67.
  [4]毛凌云.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5):21-21.
其他文献
【摘要】:韩东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主要代表,自进入诗歌领域,一直在写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中不断掘进,最为显著的则属韩东有关“诗歌语言”的实验性变革。要求实现“口语”写作以及追逐“语感”成了韩东的诗学主张,在转换诗歌语言之际,韩东又力主将诗歌浸润到现实日常生活之中,让诗歌回归本质,去掉政治、文化、历史环境赋予诗歌的沉重使命,而“诗只能是诗”。于此,本文将结合韩东的诗学主張,再次探讨其背后的理论意义。  【关
期刊
【摘要】:本文以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 No.6)为例,首先运用传统音乐分析法划分其音乐结构,随后再运用申克音乐分析法针对其具体的音高结构进行验证分析,通过简要的比较,进一步诠释申克分析法更加强调音乐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从整体上把握本曲的音高结构概貌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关键词】:申克分析;传统分析;门德尔松  通过研习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等申克音乐分析理论相
期刊
【摘要】:莫扎特的歌剧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他强调了人性和生活的自由。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莫扎特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来揭示当时等级制度的黑暗。根据剧中“第三等级”凯鲁比诺这一人物,来分析凯鲁比诺的性格特征,并结合他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凯鲁比诺两首咏叹调中其中一首《你们可知道》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从各个方面分析凯鲁比诺的这首歌曲,并结合自己在演唱这首歌曲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发表一些自己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需要越来越旺盛,服装行业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行业。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身穿的服装对于演出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演员想要表演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对服装特别重视。戏剧服装在构思设计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服装更加贴近戏剧表演。  【关键词】:戏曲服装;戏曲服装设计;人物形象;作用  戏剧服装是戏剧表演中用于塑造剧中人物角色外部形
期刊
【摘要】:中国山水畫风格的基本脉络主要就是以宋朝的山水画为主要的特征和风格为基础的,围绕着中国山水的图式构成的特点和绘画技法觉得相关层次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考察了中国山水画在挖掘途中的风格和造型进行分析,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华,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审美和高度的笔墨技巧来共同形成的。山水画也是收到了当时的山川地貌等方面的思潮影响。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主要就是源于画家所遵循的文化背景进行。
期刊
【摘要】:美国女权主义者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研究了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在女性主义批评者看来,传统文学作品中,由男性作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往往是不真实的,反映的是男性作家的性别偏见和置妇女于从属地位的愿望。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这样一个融合了“天使”与“妖妇”两种因素的女
期刊
【摘要】:住吉的长屋是日本当代建筑的经典,设计师安藤忠雄对小空间的运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居住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转换,以及材质体现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理解,并体现在这一空间,本文就以上几点对住吉的长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日本当代建筑  日本当代建筑物中,我最喜欢也是最希望居住的当属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这是安藤忠雄建筑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不仅使他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期刊
【摘要】:民族学在20世纪以后才逐渐进入中国国门,这门新学科的到来必然会在我国学术界掀起一股波澜,其与中国近代学术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国学者仔细斟酌和把握。故本文以西藏地区的研究为例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从进化论与“反进化论”和民族平等观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民族学;中国近代学术;年鉴学派;生物进化论  民族学作为一门非本土化学科,其作为独立学科正式传入中国是19世纪后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是艺术学科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是一门融合了艺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学术性很强的学问。歌唱者想要把作品内容的知识技术艺术完美的展现出来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训练技巧,以达到艺术技术的统一。如何掌握歌唱的基础训练方法是关键所在,只有正确的合理进行基础训练才能为表达好歌曲打下基础。气息的运用与元音的练习是美声唱法中的两个要点,本文对这两个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美声
期刊
【摘要】: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暴风雨》是一篇备受争议的作品,批评界对作品中折射出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这种争论的根源与小说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息息相关。本文将以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基础,对该小说进行陌生化解读,揭露小说主人公内心的幸福与欺骗、挣扎与无奈,从而为小说主人公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暴风雨》;凯特·肖邦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