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与自然学科渗透,认识事物本质
  1.化学方程,简明表达物质循环
  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化学反应。碳元素循环伴随着岩石圈物质循环,海洋生物使大气中的CO2与海水中的溶解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2 CO32-→CaCO3↓),沉积海底形成石灰岩等。开采煅烧石灰石(CaCO3→CaO CO2)获得熟石灰并向大气中释放CO2。 植物光合作用(6CO2 12H2O→C6H12O6 6O2 6H2O)从大气中吸收CO2,碳以物质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有的植物掩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煤、石油等。木柴、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生能量并释放CO2到大气中,碳在无机界与有机界之间不断循环。
  2.物理定律,清晰反映事物规律
  物理定律和公式反映自然界事物内在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便于理解地球在远日点速度慢、近日点速度快的原因。万有引力定律易于理解行星距日远、公转速度慢、周期长的原因。物理公式F=2mvωSinθ可用于理解地转偏向力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因。结合分子运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知识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空气的气温高低、密度大小、气压高低→空气运动→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与季节移动→调节高低纬热量收支不平衡。
  3.数学公式,量化推演事物关系
  运用数学知识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于阐释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用于推算房间采光时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运用陡崖公式(n-1)d≤H<(n 1)d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快速计算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数学还可学习日晷知识,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4.生物作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其形态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地中海沿岸树木的叶片一般较厚,叶面有蜡质,能反射太阳光,降低叶面温度,减少水分蒸腾,是适应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气候的缘故。生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造原始大气成分,合成有机物为生物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与人文学科渗透,享受学习生活
  1.联系哲学,实现高效学习
  运用哲学知识,认识地理事物变化规律,分析地理事物影响,探究地理事物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构建思维模式,分析具体问题。运用哲学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区位选择的实质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运用推力和拉力理论可删繁就简地把人口迁移、工业化、城市化、产业转移、区位等知识贯穿起来,实现高效学习。
  2.史地结合,时空视角明晰
  学习东西方文明的起源时,从地理位置入手,更易理解差异。东方文明建立在广阔大陆上,以农耕经济为主,易封闭,政治上易形成中央高度集权。西方文明建立在海岸线曲折的区域,以海洋经济为主,易扩张,政治上易造成王权分散。古代农业经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封建王朝的兴衰与气候的温暖、寒冷往往相对应。因此,分析朝代的兴衰更替时,既要分析统治者的原因,也要考虑地理环境变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唐朝盛世与统治者励精图治、量才用人是分不开的,也与中国处于温暖湿润时期有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明朝崇祯年间,连续十多年,遍布大江南北的旱灾、水灾、蝗灾,引起财政困难,饥民暴乱,内忧、外患、灾害频发,明朝灭亡是必然的。历史与地理结合,时空视角明晰,可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3.阅读古文,认知环境变迁
  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看到华美宫殿的背后对森林毁灭性的破坏;读白居易的“卖炭翁”认识到木柴是当时人们的生活能源。阅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遥想水草肥美的内蒙古高原;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想象猿鸣攀跃的景象,而今三峡长臂猿已绝迹。阅读诗句,进行古今对比,揭示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变迁。
  4.聆听音乐,感受环境之美
  地理环境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迥异。音调悠长、气息宽广的“辽阔的草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望无垠的内蒙古高原;恢宏质朴的“黄土高坡”联想到黄土高原山川沟壑纵横、冬夏季风的差异;辽阔舒展、高亢悠长的“青藏高原”,仿佛置身于世界屋脊,仰望蓝天白云,遥看冰川雪峰相连,联想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宗教的虔诚;细腻、委婉的“茉莉花”,与江南水乡人密地平、湿润的气候相适应。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中学2013级(29)班(2365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差异提供思路。  关键词:区域差异思想;世界海陆分布;渗透  区域差异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1],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相关课程标准
摘要:本文探讨如何借助“K学界”平台,将其链接到“谈天说地言人”公众号菜单栏,尝试由单一的课堂环境转向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多元教学环境,由此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精准化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K学界”平台;自主学习  一、“K学界”平台及其功能  1.“K学界”平台的内涵  “K学界”平台是一个兼有PC端和移动端(智能手机App)双重应用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其在线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该平台秉承“
摘要:地理学史是重要的教育要素,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学史教学的要求,地理学史在教科书的分布、呈现方式、教育教学意义,地理学史的使用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理学史;地理教科书;渗透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地理学史是研究地理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地理学学科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1]。地理学史是重要的教育要素,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当地时间2013年5月29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再现“曼哈顿悬日”美景(图1)。曼哈顿悬日(Manhattanhenge)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出现的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大多呈棋盘式布局,在“曼哈顿悬日”出现时,曼哈顿每条特定朝向的街道都沐浴在落日余晖之下,时间长达15分钟。据此回答1~2题。  1.除5月29日外,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街道的壮观景象
支架式复习策略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复习方法,这里的支架类似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脚手架”。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教师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提供各级各类支架,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各支架间的关联图示,进而使其熟练掌握地理特征及成因的复习方法。支架式复习策略强调逐渐减少教师指导成分,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目标,将监控学习和探索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  一、策略的提出依据  1.新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图”章节为例,结合近30年来地理教学大纲及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从教材内容选取、组织、呈现等角度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教材的变化,并从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教材内容选取;教材内容组织;教材内容呈现  一、 教材内容选取紧跟课标要求  1.丰富科学,突出活动教学  表1是不同时期地理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地图”部分知识点的要求,1992年的教学大纲对每个知识要点进一步规定了具体要点
2012年秋季以来,福州市以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简称“新义标”)为依据,采用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本文所列举的教材案例均为人教版)开展教学活动。新义标对“课程性质”的修订,保留区域性、综合性这两个独特的特征,增加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本文简称“三性”)等特征。地理课程性质“五性”的变化,决定了学习评价、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一、内容分析:三个视角,统筹落实“新义标”
1.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化学式CH4·8H2O),学名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
区域地理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和载体,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区域地图亦成为高考命题中的必备组成元素,可谓是“题题不离图、无图不成题”。由于区域地理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学生在短时期内全面掌握绝非易事。二轮复习中如何带领学生层层过关,通过地图轻松高效地复习区域地理,并将学科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一图尽收”,形成完整的地理脉络和综合思维能力,笔者就此内容将多年教学实践与大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探究能力,能针对区域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问题做全面分析与整体评价。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理系统内容的命题越来越凸显,根据区域地图中所具有的地理信息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综合各种信息,指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样的命题思路已成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