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独居的第一天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要从Tinka离开说起。
  我和Tinka在一个月之前订了3月底去马赛的机票,打算在普罗旺斯和尼斯转一圈再回来。而3月12号这天的上学路上,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去了。
  上课中途,Tinka出去打了一通电话,回来悄悄跟我说,捷克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了,13号凌晨就封锁国境,所以她要联系一下家人。我愣了一下,还是没有太在意。毕竟之前意大利封国后意大利人还是可以入境的,总不至于回不了家。
  下课之后我和朋友一起去咖啡厅,我杯子里的热巧克力还没有喝完,Tinka发来短信:“你还在学校吗?到门口来。”
  当时我就知道,她要走了。
  Tinka告诉我,她打电话给捷克驻法国大使馆,说完自己是在法国的交换生之后,电话那头说了句“你应该立刻订票”,然后就挂掉了电话。
  这并非因为法国的情况已经差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只是捷克人知道,如果病毒像在意大利、西班牙一样在捷克爆发的话,捷克完全没有能力应对,所以率先采取了尽可能严格的预防措施。
  我们学校有两个捷克人,Martin和Tinka。Martin的朋友从布拉格开车来接他,顺便接上了Tinka。Tinka的家在布尔诺,从布拉格出发,要坐4个小时火车才能到。但是在Tinka让她爸爸来接她的时候,她爸爸拒绝了,而且拒绝让她回家。
  深夜12点,Tinka给我发来语音,说她推着行李箱,背着3个包,在火车站和一群醉汉在一起,准备去她家闲置在乡下的度假房里待两周。那个房子没有网络和淋浴间,厕所是最原始的一个坑。她说她这辈子再也不会跟她爸爸说话了。


  回到3月12日那天,在超市里买了5瓶大Leffe啤酒之后,我们回家吃了最后一顿晚饭,开始等待晚上8点马克龙的演讲。这是马克龙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次发言。
  结果不出所料,全部学校无限期停课。Daphné高兴得跳了起来。停课对大多数法国年轻人来说就是一个长长的假期,酒吧、夜店全部关门,但是一点儿也不耽误大家聚会。
  Daphné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她爸爸来接她回家,她顺手带走了我们几个共享的苹果和酸奶,连Tinka留给我的那份也一起带走了。
  我恨她。
  Daphné走的那天告诉我,车站全都是拖着箱子回家的学生,所以她爸爸不希望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随后,他们全家的葡萄牙之旅也取消了。
  那天晚上,Tinka把房间一点点清空,我心里的情绪并不多,我习惯了这些朋友的来来往往。虽然她是我这学期最好的朋友,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多不舍。
  在一起的短短两个半月,我们一起去了无数次聚会,说了Daphné无数坏话,在波尔多晒过太阳,爬过房顶,在沙勒罗瓦睡过机场。只是还没有去法国南部,新买的那盒鸡蛋也还没有吃完,而最难过的是前一天才刚刚交完房租。遗憾还有很多。
  一天之后,Giulia给我发消息,告诉我她也要走了。她要走了两个口罩,因为不戴口罩不能登上去意大利的飞机。
  我还记得,我回到里尔的第一个周末就见到了Giulia。当时是1月31日,Giulia告诉我,她看了武汉的人们站在窗口喊“加油”的视频。她说虽然她听不懂,但是她被强烈的情绪感染了。
  没想到,一个半月以后,意大利也有了“阳台演唱会”。


  我身边的中国同学回国的并不多,但是里尔的留学生二手群里明显多了很多“变卖家产”的中国学生。我喜滋滋地捡了不少便宜,因此家里的“存粮”数量非常喜人。
  许多欧洲国家并没有“社区”的概念,所以不可能像中国一样,真正做到社区封闭管理。不同的社会情况,很难用同样的方式处理问题。
  没办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渡过困境的方式。
  各个城市的大选还是继续举行。今天一早,Antoine妈妈问我家里买了意大利面没有,如果缺任何东西就告诉她,她出门买一些,让Antoine给我送来。顺便,她和Antoine还要去给Loos的市长选举投票。
  前一天晚上,Antoine刚和朋友聚会完,因为“既然放假了,实在是太无聊了,要找一点儿事做”。Antoine认为一切暂停的做法“很有必要,但是也很搞笑”。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全部学校停课之后,家长还要工作,小孩子一般都需要老人帮忙照顾。但是老人恰好是此次疫情中的易感人群。所以迟迟不停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本来周日全部超市都会关门,但是为了缓解“缺粮”的恐慌,如今超市只能继续营业。而除了烟店、面包店、超市、药店外,其他的服务业店铺全部关门。


  街上的人并没有减少,我也未见过一个戴口罩的人。
  我也没打算做到完全隔离,所以吃饭不成问题,只是防患于未然。既然把打算出去旅游的钱省了下来,就应该都吃掉。
  因为舍友不在家,且短时间内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一下子独享了一栋3层的别墅和一个花园。
  我把花园里被邻居家的猫睡得臭烘烘的沙发套和靠枕洗干净,用Tinka留下的快发芽的土豆做了奶油焗土豆,慢条斯理地切了两个洋葱,做了橙香鸭腿,又烤了一盘饼干,把阳台上的彩灯点上,从门口把两个大垃圾桶拖回家,坐在花园里盘算去哪里找点儿木柴,在花园里生个火。
  作为一个不用出门上班,也不算完全只身一人,还有法国当地朋友给予食物、生活用品和精神帮助的人,在法国的“抗疫生活”并没有那么辛苦和绝望。但是综合考虑之后,我还是选择留在我的小房子里,安安静静苦练厨艺、读书、晒太阳、学法语,以及琢磨如何生火。
  终于能把音响开到最大,随心所欲地占用廚房了。
  我不喜欢用大量的煽情来制造强烈的情绪,也没有感到恐慌。虽然法国的大部分年轻人确实都抱着“年轻人不会有事”的离谱想法,见面的亲吻声也依然响亮。
  敦刻尔克狂欢节还在继续;里尔的罢工照旧,3月6号的时候学校还在罢课;学校贴出了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海报,洗手间里摆上了洗手液……但就在3月12日马克龙演讲之前,一切活动照旧。
  我并不能把欧洲的处理方式分析得明明白白,也说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只能说说我的生活,我的所见所想。
  总而言之,法国独居生活的第一天,我过得不算坏,也不过分担心。
其他文献
初夏  夏天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中了创作漫画的毒,开始窝在教室想一些可以画的关于校园的事情。故事以我们三个人为原型,小岳负责画,我负责情节,小尤负责创作主题歌曲。分工明确。  小尤是我的同桌,他唱歌很好听,最大的理想是可以在这个夏天逃学去听一场草莓音乐节,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就是有天可以站在音乐节的舞台上唱自己的歌。  他最大的困扰是不会写歌词,所以,我们问他想在漫画里有什么超能力的时候
期刊
一  夜里9点,窗外的上海已经下了一整天的雨,汽车经过,可以听见车轮碾过地面积水的声音。我趴在窗户前面,屋子里灰暗,隐约可以看见玻璃映出我的轮廓,和亮起的手机屏幕。  同一秒,L那边却是晴空万里。视频里,他从悬崖上纵身一跃,接着,像一只灵活的鱼儿钻入水里。淡蓝色的水波淹没他的身体,只能看见一些水花被拍起,像是透明的烟火在空气里飞舞。  我不知道这是L的第几站,只知道他永远在路上。他去热带岛屿,去寒
期刊
吴曼:我与他相恋于2006年,在一起14年了。他记不起恋爱纪念日、结婚纪念日,甚至偶尔会忘记我的生日。他心里牵挂的是如果升职了就全家一起吃个大餐庆祝一下;他不再觉得我漂亮,只是感恩我对家庭的付出。我之于他,是人生的伙伴,而我终生都在追求爱人的陪伴。我想念那个在大学宿舍楼下等我一个小时也不生气的憨小伙儿,我想念那个因为我生理痛而急得团团转的傻小伙儿,我想念那个在我生完孩子第一时间亲吻我、感谢我生下女
期刊
一  这是广东中山某鞋厂宿舍。十多年前,我在这个地方混得不堪回首、一言难尽。  这个宿舍住着8个人,大部分是我的同乡。我被一位沾亲带故的老乡带到这里,他在这个镇上以补鞋为生。  我是一只手拖着一个大包、另一边肩膀上扛着一个大包进来的。此时,宿舍里所有人都抬起头看我。她们显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对视,掩嘴而笑。  一个女孩子指着我身上的某处,问我:“这是什么?”  我低头一看,立即尴尬得想去死—不知道
期刊
辽阔的5月里的每一天,都和桐花有关。香可嚼,醉可调。  一大早,我便去朝阳道上拍泡桐花。虽说故意起了个早,避开了人流车流的高峰期,可是总有那起得更早的鸟儿已经在觅食的路上。那条街道两边栽种着高大的泡桐树,开着淡紫间白的层层花朵,远远看去,路的尽头花树相交,像沁了淡紫色的云雾,连附近那些盖起并不太久的楼都一同有了历史感。  女儿读初中时,这条路我来回走了三年,度过了三年的“紫”春。  泡桐应该是顶中
期刊
在我的观念中,还是觉得比起昆虫来,植物缺乏丰富性,也缺少动态美。实在没有昆虫可拍,我才仔细观察起那些陌生的植物来。  忽然发现一串“小鸟儿”,似乎眼前一亮,一下子激动起来。它们从上至下,由小到大,从雏鸟到幼鸟,从翩然欲飞到展翅翱翔,阶梯状排列。翅膀和鸟身颜色不同,展翅后姿态各异。它们一律将嘴巴插进竖直的嫩茎之中,似乎在吸吮里面的蜜汁。大部分两两相对,像正在举行一个祭祀的仪式。  放眼望去,这种花儿
期刊
李思侬:大概真的懂了毛姆那句“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开始选择阅读是为了逃避,逃避每日疫情报告中不断增长的数字、日益空下去的冰箱,还有父母不停的絮叨。随之而来的情绪也是极其丰富的:惶恐、悲痛、感动……一定要找点儿事情来做了,我反复告诫(更准确的形容是逼迫)自己,最终在阅读时得到的感悟和思索中寻求到一份内心的平静。  倩:如果问我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会回答说:“负罪感。”这种感
期刊
一  大四的一天,我们决定去爬九华山。说去就去,一个小时后,我们已站在长江边等船—我们是四个室友。  有如此行动力,概因领头的陈同学家就在青阳。她打包票,九华山景好,人好,一切免费,“一定能给你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陈同学联系了她的好友孙,孙在九华山山腰的一家单位工作。恰逢周末,有间宿舍没人,“你们来住!”电话中,孙的声音很活泼。孙真人更活泼,活泼的她和我们仨打了招呼,就带着陈同学去跳舞了。 
期刊
一  我打小就住平房,我们村只有一个厕所,你要问半夜上厕所怎么办?确实挺麻烦,我一般吃完晚饭就不喝水了。  我爸妈特别节约。我爸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看水表,水表走字儿走多了,他就在那儿骂骂咧咧。我妈喜欢去早市捡漏儿,她发现早市关门前总会放出一些特价菜,比如商家就剩两斤油菜,那就可能让你5毛钱全拿走,所以别人早上6点就去买菜,我妈11点才出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鸡蛋特价,她囤了20斤,天天炒鸡蛋
期刊
看清代人的《笑笑录》说,有个人只有八文铜钱,而他的几位诗友正在来的路上,怎么招待?急得不得了。佣人说:“这点儿钱满够啦。”于是,佣人出门用六文买了两个鸡蛋,一文买了些韭菜,一文买了些豆腐渣。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上面铺两颗蛋黄,他说:“这叫作‘两个黄鹂鸣翠柳’。”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叫作“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