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创造一次批评老师的机会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夏天,又到夏天下午的语文课,相信有很多老师对于这样的课都有点打怵。原因很简单:上课打瞌睡的学生多了,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费力不讨好,有时还惹一肚子气生。为了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老师们可是煞费苦心,各种方法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班主任强调中午好好休息外,很多教师课前都通过游戏或活动来刺激学生的“神经末梢”,有唱的,有跳的,有学狮吼的,有学马叫的,各种方法林林总总,以求达到课堂的活跃和高效。这些措施初用有一定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感觉越来越差。一次偶然的课堂错误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茅塞顿开: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批评老师的机会,还老师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学期。我所教的语文教材12课是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对于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我来说,今年,《荷花》我将教第四遍。作为名篇,作为教过多遍的名篇,我对自己信心十足。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为了防止个别学生上课开小差,出现溜号、走神的现象,我做足了准备:课前尽量把课背精、背透;授课时尽量讲的精彩;声音故意提高了几个分贝;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等等。但是,有几个同学还是在上课过程中呈现出困倦、懈怠、精神游离的现象。当我开始对堂课又感到失望、懊恼的时候,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
  我正在巡视各个学习小组学习情况,眼睛的虚光看到第五小组的王金鹏同学先站起来。又坐下,我随即把视线投向了他。他用眼睛瞄了我一下,见我正注视着他以后,半个屁股悬在凳子上。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那感觉特别不自在。这是个平时上课坐不住的主,看来这堂课老毛病又犯了。“王金鹏,屁股是不是又不舒服了?”我没好气的问了一句。全班同学也都把一种坏坏的笑送给了他。这时,我发现他脸红红的。伴随着同学们近似嘲笑的声音站直了身体,用一种欲说还羞的声音说:“老师,你黑板上‘饱胀’的‘胀’字写错了。”所有的笑声戛然而止,好像同学之间都能听到彼此心跳的声音。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屁股不舒服就说不舒服,给老师挑什么刺啊。”一向经常跟他闹的张海洋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这是,有几个同学小声嘀咕:“就是错了,真写错了。”随即,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地转向黑板上那两个白的刺眼的“饱胀”二字,教室里又陷了一片沉静。就是那个我给学生强调了多少遍的“胀”字,竟在我的眼皮底下神使鬼差地由“月”旁变成了“食”旁。
  常言说的好: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这次的丑可丢大发了。此时,我已经顾不上尴尬、害羞,把心略微一沉,快步走上讲台,带头为王金鹏同学鼓起掌来,承认自己由于疏忽出现的错误,马上做了改正。并当堂奖励他五个小笔记本。东西虽不多,但这既是对他勇敢、认真、不唯老师“马首是瞻”精神的鼓励,也是一种为自己粗心、失误、悔恨的自我救赎。上帝是最公平的,你失去了什么,他会给你补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啊,这种“万目注视”、“精力集中”甚至“目瞪口呆”的情形不就是我孜孜以求的课堂效果吗?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错误成全了这堂课。
  那堂课,多少赞美的词句,多少表扬的话语,我已经忘记说了多少。只记得我最后跟孩子们说:“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上,同学们都能够更好地监督老师、批评老师、帮助老师。谁能给老师找出一处小错误的,你就当我的一次小老师,期末累计次数最多的就是我终身老师了。”同学们笑了,课堂沸腾了,所有的困倦、懈怠、溜号早被抛到抓哇国去了。以后的语文课堂就好像被施展了“乾坤大挪移”手法。“你的音读得不准啦。”、“你的撇没撇到位啦。”、“中间的横太短了啦。”等等,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多长只眼睛,好像不把你皮袍下边藏的“小”榨出来誓不罢休似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找到自信,更好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故意地在难记的字、难读的音、难理解的句子等处巧设几处“错误”,争取创造出更多让同学们批评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小老师们”教教我这个总是不断制造错误的“问题生”。为了不使“批评”的手段给学生造成错觉,养成钻牛角尖的不良习惯,我又借以后的授课,不失时机的跟学生说:“老师这次的粉笔字写的好吗?”同学们都说好,我趁机说:“同学们能给我一次鼓励吗?老师多想得到同学们的表扬啊。”掌声雷鸣般的响起。
  “表扬”和“批评”不是老师的特权,“被表扬”和“被批评”也不是学生的专利。有时,我们换位实施,既是师生平等关系的一个体现,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批评并快乐着,这种感觉真好!和谐、合作、创新式语文教学李永生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在和谐、平等的人文化氛围中学习。我们语文课更应该如此。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此目的呢?
  
  1 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古人云:“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了语文课,产生了一种愉悦感。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收效。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尽可能的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并从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多鼓励少指责,多爱护少排斥,让学生从中感到温暖与舒畅,真正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这样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欲望。
  
  2 鼓励质疑求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古语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为“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质疑”,去寻找与众不同而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使学生逐步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想法。如在学《盘古开天辟地>时学生提出:“既然当时万事万物皆无,那盘古手中的斧子从何而来?”象这样的质疑,看似钻牛角尖,但无疑表明学生读书时也开动了脑筋,教师处理时就不应武断的给予批评,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这样学生的“创见”才会多些。
  
  3 加强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大力提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投身其中,并鼓励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例如:在《月亮上的足迹》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这一内容,设计多种活动方案:
  ①航空航天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
  ②飞向太空(运用资料,发挥想象,写作)
  ③宇航知识一百问(知识擂台赛)
  ④航模制作比赛(运用资料,动手制作)
  让学生在有选择的进行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驱使下,白行查找资料,自行组织讨论,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了,创新思维也得到充分锻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新课程理念如春风化雨一般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形成和谐、合作、创新式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重要的是要创设情境,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敢说乐说。训练要切合实际,对症训练。同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口语训练    许多同学在回答问题或和老师交谈时,不是羞羞答答。涨红着脸说不出话来,就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这在农村的初中学生中尤其严重。因为许多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受
期刊
如果一个孩子不爱学语文,想信他一定不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就不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因为小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最长。语文是重要的一门功课,学生所接触最多的是语文教师,如果孩子们不喜欢语文课,那将是语文和孩子的共同悲哀,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语文课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
期刊
[摘要]一般来说,古汉语中“敢”字和“能”字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敢”表示主观上的积极性,“能”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但是有些“敢”字并不表示主观上的积极性,而是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敢”具有“能”义,它对教学和研究都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敢;能;古汉语    一般来说,在古代汉语中助动词“敢”和“能”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敢”重在主观上的积极性,表示有胆量、有勇气做某事;“能”重在客观上的可能性
期刊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1 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新教育》中说过:“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件,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在小学生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我的做法是:    1 先演后写    就
期刊
[摘要]在中世纪晚期,随着西欧社会的复兴,新兴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社会阶层,学者历来没有对其成员的界定形成一致的看法。当然,在这里没有必要弄清楚它的确切身份,只要知道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社会阶层在中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并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的贡献,就足够了。  [关键词]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知识分子;哥利亚德;大学教师;人文主义者    我们知道,在英语世界当中intellectu
期刊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现在的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不过,如果从小学低年级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索与
期刊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在和谐、平等的人文化氛围中学习。我们语文课更应该如此。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此目的呢?    1 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古人云:“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了语文课,产生了一种愉悦感。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收效。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尽可能的放下架子
期刊
[摘要]通过几年实践与思考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先做减法,才会让课堂魅力有加;语文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会让美永驻课堂,所谓欲有所为,当有所不为。  [关键词]有所为;有所不为;简约    古语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有所为,有所不为”何止是治国之道,它也是指导做人和做事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精力有限,作为老师课堂教学的领路人,面对纷繁众多的教学信息
期刊
[摘要]加强朗读训练,是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指导朗读:熟悉课文;强化字词;善用运用;把握文体的朗读特点。重视范文。  [关键词]朗读;教学;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而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即要求讲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中,有五单元的教学重点提到朗读。足见朗读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