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青島!

来源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5日,2017青島國際馬拉松賽在五四廣場嗚槍開跑,浩浩蕩蕩的“跑馬人”在青島的沿海一線蜿蜒開來,用激情和活力將青島點燃,“最美賽道”上奔跑躍動的身影成為了島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不久,11月19日青島首個跨海大橋馬拉松如期舉行參賽者得以近距離觀賞膠州灣大橋的美麗風姿,觀長虹臥波,欣賞碧水東流,何其壯哉!
  近年來,城市馬拉松火遍大江南北,火遍世界七大洲,尤其是自2013年以來,馬拉松運動在全國呈井噴式發展,每年在我國舉行的馬拉松賽(含全程、半程馬拉松賽)有幾千場之多。青島市作為“田徑之鄉”“足球之城”“帆船之都”,群眾體育普遍開展,馬拉松運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青島市體育局統計的數字顯示,青島市各種路跑、夜跑人群遍佈城鄉,每天堅持跑步鍛煉的人數有幾十萬人次。
  跑馬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徵,更是地域文化與風貌的動態展示。
  11月5日上午8時,2017青島國際馬拉松賽在五四廣場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地以及英國、美國、德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兩萬名選手參賽,外地、外國選手的比例高達約40%。這是繼2005年青島第一次舉辦國際馬拉松大賽後,與馬拉松的再次牵手。
  比賽共設有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及健康跑(約5公里)三個專案。比賽現場跑者們熱情高漲、笑語不斷,許多裝扮新奇的選手穿行于參賽人群當中,還有坐在輪椅上、坐在“嬰兒車”裡的參賽者,以及不少企業方陣、家庭跑團、情侶跑團,“青馬”成為了黄髮垂髫、全民參與的一場狂歡!
  從五四廣場到八大關、第一海水浴場、奥帆中心、雕塑園、石老人海水浴場、崂山,“青馬”比賽路線幾乎涵蓋青岛沿海一線所有名勝景點,賽道充分展示了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優美風光和帆船之都的獨特魅力,被譽為“最美賽道”。
  另外,臉基尼、海爾兄弟等“青岛元素”出現在馬拉松的賽道上,在“青馬”補給站中,青島啤酒、鈣奶餅乾、高粱飴等青岛老字型大小驚豔亮相,充滿濃濃“青島味”。
  比賽期間,組委會還在奧帆中心、匯泉廣場、第一海水浴場、石老人海水浴場推出一系列極具青島特色的群眾體育展演活動,包括帆船帆板、摩托艇、動力傘、沙灘足球、沙灘柔道、太極拳、健身操舞等,參與人數超過1500人。
  下午2時,賽事完美收官。年僅17歲的青岛籍選手趙豔麗獲得半馬女子組冠軍。來自蒙古國的阿巴紮維、埃塞俄比亞的特迪斯分別獲得全程馬拉松男女組冠軍,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沃爾基內以及來自中國山東的趙豔麗分別問鼎半程馬拉松男女組冠軍。
  11月19日的跨海大橋海上馬拉松十分壯觀,來自全國各地以及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本次賽事85%以上的賽道是山東高速青岛膠州灣大橋,該橋全長36.48公里,海上段長度25.171公里。來自青島毅跑田徑俱樂部的21歲煙臺小將張德成奪得青島海上國際馬拉松男子組全馬冠軍,來自山東泰安的李淑雲,獲得女子組全馬冠軍。
  青島跑者的故事
  你知道清晨5點半的青島是什麼樣的嗎?
  那時晨曦尚未散去,城市還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樹木、道路、商鋪都籠罩在一種未被打擾的靜謐中。逭時候有腳步聲從远處傳來,矯健的身影迎著第一縷曙光奔跑在空曠的街道上,鳥叫蟲鳴、掛著露珠的樹葉、天邊初升的一輪紅日,都是這一路上的美妙風景。
  每天清晨,當我們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於青島棧橋、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國信體育場周邊等“跑場”,晨跑者們正在享受著如此美好的時光!
  據不完全統計,青島民間活躍著路易跑團、毅跑團、550跑團、百日千里跑團、青跑團、夜跑團等等:o多個大大小小的跑團,都是跑步愛好者們自發組織的約跑平臺,人數眾多,熱情高漲。記者採訪了其中的幾位代表,聽他們講述關於跑步,關於馬拉松,關於人生的那些事。
  毅跑鹿濤:見證島城馬拉松運動的發展
  “2016年環萊西湖全程、半程馬拉松;2016年薑山濕地國際半程馬拉松;2016年中國海洋溫泉國際馬拉松;2017年和愛基金共同舉辦的唐島灣lo公里計時賽……”近兩年來,這些在青島舉辦的民間馬拉松大賽,背後都有同一個推動者——毅跑的創辦者鹿濤,包括2017年的這次海上馬拉松,他們承擔了報名招募,賽事包發放、賽道補給、賽道救援等工作。
  鹿濤的跑馬生涯緣起於12年前,他見證了十幾年來青岛民間“跑馬”運動的發展軌跡。“2005年青岛第一次舉辦馬拉松賽,我才知道原來普通人也可以跑馬,於是就動了這個念頭。”鹿濤說,從那年開始,他每天堅持跑10多公里,經過一年堅持,體重從97公斤降到了75公斤。
  2006年,他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鄭州國際馬拉松賽,“用時4小時零5分,達到了國際三級運動員的水準”,從此,鹿濤像奔跑的阿甘一樣停不下來了,去北京、上海、大連等多個城市“跑馬”,結交了很多同道好友。
  “當時在青島,像我一樣的馬拉松愛好者只有10幾位。”鹿濤說,為了讓更多跑友參與進來,2008年他與已故的原青島馬拉松協會會長李鍚銘大哥、资深跑者孫梁年等人組建了一個叫做“青岛路易”的跑步俱樂部。“俱樂部20幾位元成員,每天都會跑十多公里。而每週六都會定期組織跑友,一起從海大老校區附近跑到石老人一個來回,往返36公里。”就是這樣一個“自己找罪受”的集體,慢慢的吸引了100多人,年紀大的有60歲,最小的20歲。
  “2013年12月25曰是我記憶深刻的日子,青島首屆“草根”馬拉松約跑活動順利完成”,鹿濤回憶說,當時有近40名跑友冒著冬至的嚴寒,在薛家岛隧道口附近起跑沿金沙灘路到唐島灣公園內折返,全程42.195公里。”這是自2005年青島舉辦馬拉松以來,再次有組織的一次全程馬拉松的跑步活動,雖然是民間自發的,但反映出青岛跑友需要再有一場正式的馬拉松大賽的心情是迫切的。那一次活動,在眾多志願者的沿途支援下,40名跑友全部完成了半馬或全馬。6名跑友完成“處馬”。如今參加過這次活動的跑友遍地開花,將馬拉松跑步的火種染遍了整個青岛,帶動了無數人參與進來。”   鹿濤也於2015年組建了青島毅跑田徑運動俱樂部,希望“通過推動馬拉松的發展,來提升更多人的運動、健身意識。”於是,就有了後面青島民間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他見證了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屆青岛高新區半程馬拉松賽,“參與人數由首屆的3千人,增加到5千人,2016年增加到8000人,可見跑步愛好者如雨後春筍一樣,急劇增加。”
  2017年是青岛馬拉松井噴之年,8場賽事其中有4個全程,4個半程,尤其是青岛馬拉松及青岛海上馬拉松都定在11月份,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齊聚青島,共同奔跑!
  薛峰:百日千公里,跑者攔不住!
  在2017青岛跨海大橋海上馬拉松跑道上,奥特曼裝扮的薛峰謀殺了很多菲林,為何如此裝扮?薛峰在採訪中談到,因為自己的三歲多的兒子瘋狂迷戀奧特曼,為了做兒子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他也“豁”出去了,完成了自己首個COSPLAY馬拉松。
  薛峰,青島金蝶軟體公司總經理,“百日千公里”活動宣導者。2012年5月,他因為減肥開始跑步,體重從216斤減到156斤,並從此愛上了跑步。
  “只要一雙跑鞋就可以跑起來。”薛峰說,跑步的限制比較少,只要你想跑,就能跑起來,跑步的過程中你可以感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也可以通過不受干擾的思考獲得很多工作和生活的靈感。
  2013年12月1日,薛峰在上海國際馬拉松上完成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至今為止完成27個全程馬拉松,最好成績3小時29分。
  “每一場馬拉松都是非常獨特的,一場馬拉松就是一段旅程,裡面有城市、歷史、文化、美食、跑友,還有欲仙欲死的42.195公里的奔跑,”薛峰喜歡參加歷史比較悠久、參賽選手多、觀眾熱情的比賽,最愛跑上海馬拉松、北京馬拉松、武漢馬拉松和深圳馬拉松,另外衡水湖馬拉松、重慶馬拉松、蘭州馬拉松還有哈爾濱馬拉松也非常有特色。“如果真的要選印象最深的一場,選武漢,武漢太瘋狂了,居然一場比賽的服務人員比參賽者還多,而且,跑完武漢馬拉松,胖了5斤,美食太多。”
  “跑步是個愛好,但是又舆普通愛好不同,這個愛好與家庭、工作一起成為了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並且有機會去結識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結伴出去跑步和比賽,讓生活有了更多的友情和色彩。”正因為如此,他開始影響號召身邊的人跑步。
  薛峰曾組織過一次生日馬拉松邀請賽,在他40歲生日的時候,邀請了國內外的親友一共40個人,一起跑了個馬拉松慶生,“有我的親人、同事、同學還有跑步認識的好朋友,我覺得很有意義。”
  從2015年開始,薛峰開始组織民間的“百日千公里”的跑步活動,“頭年秋天開始,第二年的立春那天結束,通過一百天的跑步,從秋天跑到春天,以跑步的方式度過寒冬。”前兩屆青島和外地的跑友上百人參加了活動,他們的口號是“百日千公里,跑者攔不住”,用奔跑的方式度量時間,迎接春天。
  薛峰跑步的時候大多會思考工作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因為周圍靜謐,能夠比較專注的思考,經常會有一些感悟和靈感,“偶爾也會思考一些比較輕鬆的內容,總之跑步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有煩惱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來跑跑步,你會發現答案,心情也會好起來,生活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愛跑人馬鐵民:出差到哪,跑鞋背到哪
  在青島熱情日益高漲的跑步圍中,湧現出眾多企業家們的身影,他們將跑步作為生活的必需品,工作奔跑兩不誤。跑步,儼然成為當下一件最時髦的事情。浩豐(青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馬鐵民健身、跑步、駕船出海一樣不落。2010年馬鐵民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出訪越南是他重拾運動的一個契機,同屋年過三十的全國健美冠軍給他上了深刻一課,馬鐵民開始走進健身房健身。
  2013年6月,參加跑步活動的他結識了一批跑馬人,他意識到跑馬並不是遙不可及。從那時開始,馬鐵民開始每天跑步,逐漸增加運動量,兩個多月之後他順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加入了路易跑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運動于馬鐵民是一種釋放、陽光、自如的精神狀態,他喜歡在跑步中思考問題,與跑友聊天,每天早上6點鐘來到青大操場,跟著專業的跑友跑到6點40,5-6公里下來,回家接上孩子送去上學,再折返到家吃飯,洗刷,上班。馬鐵民的一天就精神奕奕地開始了。
  如今,跑步已經成了馬鐵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辦公室裡也備一雙跑鞋,“有時間就跑,舒服。”他出差頻繁,每到一個新地方,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背著跑鞋。“每天早晨早早起床,一邊跑步一邊熟悉這個城市。”對於馬鐵民來說,這是一種跟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喜歡拿著手機裡的“咕咚地圖”在城市的小巷子裡,邊跑邊探路,邊跑邊拍照,連路邊小攤的早餐也拍下來,回來講給朋友聽。“到了一個地方你就跑步吧,把風景看完。”
  充分享受跑步樂趣的馬鐵民,開始發動親人朋友跑起來,主動當起了陪跑。
  這種發動從家人開始,2015年馬鐵民曾給出生六天的女兒送過一份特殊的禮物。“她出生第6天,我去外地參加了馬拉松,那是最累的一次。”馬鐵民回憶,因為照顧妻女,時間趕得非常緊,休息不足,中途就感覺特別吃力,咬牙堅持著才跑完全程。“我把獎牌掛在她脖子上,希望培養她堅強的意志品質,這是最大的財富。”
  他還帶著兒子去跑步,“剛開始的時候,我讓他騎自行車,我跑一圈他騎一圈,後來他就陪著我跑,跑完一圈後就讓他休息會兒,等我再跑完一圈,他已經很興奮地在起點等我了。”就這樣,馬鐵民曾帶著自己10歲的兒子參加了兩次迷你馬拉松。馬鐵民強調,運動興趣需要培養,也需要鼓勵,合理地規劃和日復一日的堅持讓他在運動和生活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
  他發動自己公司裡20多名中層以上幹部一起跑步,他用一些跑友們分享給他的經驗和知識,來带著自己的隊伍慢跑,讓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隨著跑步慢慢消散,讓員工們能更加開朗。“作為企業家,我本身就願意與他人溝通。但是通過這種(馬拉松)特殊的方式,可以讓溝通更加平等化,也更能凝聚團隊精神。”   在馬鐵民的帶領下,在他周圍,跑步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周氏父子:“並肩再跑40年”
  在11月5日青岛國際馬拉松賽道上,有一對特殊的身影,一位30多歲的小夥和他60歲的父親一同奔跑,一同流汗,造就是周傑和他的父親周忠謙。
  “我們並肩跑過國內很多馬拉松,共同用慢跑60公里的方式慶祝母親六十歲生日,我們有自己獨特慶祝的動作
  在終點抱起父親來慶祝完賽,我們跑步不為獎牌,不為PB(個人最好成績),看到父親健康跑步的身影,感受到我們父子倆越來越濃的感情,逭才是跑步的最大初衷吧!”周傑如是說。
  周傑是地道的青島小夥,狂熱的馬拉松愛好者,他的目標是跑遍七大洲,如今已經實現了七分之六。“亞洲包括中國的21個城市,以及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迪拜、緬甸等很多國家;北美洲的有華盛頓、紐約、芝加哥、三藩市、聖地牙哥、拉斯維加斯等:歐洲的有倫敦、巴黎、柏林,非洲的有奈洛比,澳洲的Inroman,還有北極馬拉松,明年準備參加南極馬拉松,完成我的小目標。”
  工作之余,周傑用脚步丈量地球,用“跑馬”的方式行走世界,他最難忘的是北極馬拉松賽。“北極三日,如入幻境。在這裡,收穫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獎牌,還有在極端環境下,感受到求生渴望時的驚人爆發力,以及對於幸福的理解!”他在日記中寫道,“前4公里是通往冰川的碎石路面,隨後是260萬年的冰蓋,冰蓋表面有深不可測的冰裂缝,所以必須按照組委會設計的比賽線路跑。我從前10公里冰蓋出來後,就一直處於失溫的邊緣,最終用時5小時27分完賽,排名第38名,中國隊排第三名。在白色蒼茫大地上,在碧色無盡冰原中,一場荒蠻原始的賽事,一次永生難忘的回憶!”
  周忠謙的跑步生涯緣起于兒子的帶動,自從2014年夏天,在深圳的操場上和兒子周傑在操場上奔跑了8.15公里之後,他就停不下來了。“回來後,我每天早睡早起,堅持跑步,體重從從150多斤下降到130斤,以前的那些小毛病也沒有了。”
  一年後,周氏父子並肩參加了大連長山島的半程馬拉松,2015年年底他們又共同參加了兩場父子賽事——2015年上海馬拉松和深圳馬拉松。
  時間來到2017年,周忠謙已經堅持跑步超過了730天,1萬多公里,每天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自律,是風雨無阻的訓練,是每天5點起床,是對每一個目標的堅持。逭一年的春節,他們共同完成了7天7個半馬里程的“壯舉”。“一起並肩再跑40年”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和目標。
其他文献
“用千針縫成‘圓’,又用萬線穿成‘緣’”。逭是鳳凰奶奶印在明信片上的寄語,一針一線的拼布世界,絢麗多彩,令逭位63歲的老人,時刻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  鳳凰奶奶的真名叫王鳳琴,因為自己總與“鳳”字有緣,便為自己起了這個意義獨特的名字,熟悉她的人會稱她“鳳凰奶奶”,就这這樣,17年過去了,左鄰右舍都知道這個名字。當然這個名字跟自己的職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鳳凰奶奶以拼布作為自己的愛好,同時也是自己的
期刊
蘇格蘭有風笛和穿格子裙的男人,普羅旺斯有薰衣草和浪漫詩,青島的符號是什麼?沙灘、美女、海螺、建築、帆船,還是啤酒?都是,又都不是。  青島不是一個簡單的羅曼蒂克,而如一個海螺,背後有著自身錯綜的紋理,這些紋理由廣袤的空間和久遠的歲月擠壓、碾展而成,並且仍然生生不息。  在這個讓人流連傾倒的城市漫步,會發生很多“豔遇”,臨海憑風會遇見瑞士的大好風光,在老城兜兜轉轉會與德國風情撞個滿懷,徜徉窄窄長長的
期刊
6月6日-7日,為期兩天的2017亞洲媒體峰會(Asia media summit,簡稱AMS)在青島舉行。本屆峰會以“媒體新時代、全球共發展”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以及絲路沿線參與國家之間的媒體交流。  峰會設定了“媒體如何影響發展議程”、“媒體對推動健康與教育議程的作用”、“技術新動態”等10個議題,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及7個國際組織的政府部長、高屑人士、媒體界專家學者及中國
期刊
v青島與電影有很深的淵源,是享有盛譽的“影視之城”,是中國最早引入電影的城市之一,水兵俱樂部被論證為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電影院。青島被譽為“天然攝影棚”,我國早期的電影《劫後桃花》、《風雲兒女》、《到自然去》、《浪淘沙》等,都以青島為外景拍攝地,至今每年有超過200個劇組來青拍攝。  目前,世界最大的影視產業園區——東方影都已落戶青島,規劃建設45個攝影棚以及後期製作中心、IMAX全球研發中心、電影
期刊
提起海蜇,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海底世界裡那些如花般絢爛的美麗生物?海灘游泳時避之不及的恐怖生物?在吃貨的眼裡,海蜇是渾身是寶的美味佳餚。  每年夏天七、八月份是海蜇豐收的時節,在崂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因為毗鄰海溝,坐落於山海之間的小漁村黃山社區,成為了當地知名的海蜇特色村。黃山社區居民世代以漁為生,有近半數居民從事海蜇捕撈、加工,世代相傳,並積累了豐富
期刊
總想跟著味蕾去旅行,穿行於城市之間享受各色口味。然而耽於當下,不妨找尋一下藏匿於城中的特色主題餐廳,跟著味蕾去遊走和感受,恍惚間,仿佛置身彼岸……  用阿拉丁神燈召喚美食  5月17曰,青島威斯汀酒店知味標幟餐廳開啟“一千零一夜”主題美食之旅,帶來經典阿拉伯美食盛宴。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帥氣大廚現場烹飪中東風情的活力美味。大廚主理的  土耳其烤肉卷餅,將鮮嫩的羊肉佐以特調醬料和蔬菜捲入餅中,咬上一口,
期刊
近年來,在島城諸多山水畫家中,逐漸凸顯出一位中年畫家,他的人品及作品越來越被世人所推重,他就是一直努力耕耘在青島的單明波。他的作品厚重穩健,氣息潤足,很充實,很結實,更很紮實。無論是山樹雲水的物象造型、筆墨水度的掌握、對物造化的取捨、心源意境的表達、對傳統承接的認識,還是對時代精神的理解,處處顯露出單明波多元修養與駕馭繪畫語言的能力。  筆墨功力“取法乎上”  中國畫的筆墨,在中國畫的審美取向上佔
期刊
欲說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航線之濫觞,非青島莫屬。早在1600年前,東晉高僧法顯經陸上絲綢之路赴古印度尋求真經,比唐玄奘早228年踏上取經之路。14年之後法顯北上登陸青島,留下了青島與“一帶一路”的珍貴歷史印記  法顯西行求經  法顯(337-422)俗姓龔,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襄垣縣龔家村)人。晉代著名高僧,古代地理學家、旅行家、佛經翻譯家。生於東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年)。  晉安
期刊
青島的五月,因媽祖這位藉由大愛與慈善、從凡人到天后的女子而沸騰起來。  在老城,四方長途站,傳源文化藝術團帶來了臺灣原住民極具震撼力的歌舞表演,一張張面龐洋溢著青春活力,一雙雙赤足在紅毯上踩踏出激越的音符,展現原住民男子力與美的原創舞蹈《躍動山海》讓歸心似箭的乘客們駐足,旅客們的表情是愉悅的,不獨如此,更讓人納罕的是,他們的動容,他們一定是透過男性舞者強而有力的肢體動作感受到了山的巍峨,他們一定是
期刊
獨創光環對話模式的VIDAA高端互聯網電視,可全程自主作業的工業級無人機,輕巧、環保、便攜的智慧折疊電動車,適用於任何溫度、任何地點的新生代模擬雪,實現人機交互的智慧銀行大堂機器人……2017“市長杯”青島王業設計大獎賽靚點眾多,四屆“市長杯”大獎賽助推企業加強設計創新成效凸顯。  本屆大獎賽共收到179個單位(個人)的307件參賽作品,5月10初評選出128個單位(個人)的150件作品參加入圍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