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参与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等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使其具有新鲜感。例如我在上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魔幻的颜色》 一课时,把红、黄、蓝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用新的颜色使用染、吹、淌、滴等技法出现另一种图案,技法随意或有意的进行创作。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合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
2沟通情感,走进学生心理
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1注重距离感。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坐在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
2.2注重安全感。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其创作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得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朝笑。针对这点,我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动手参与,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给学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的参与。
3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3.1课堂作品展览,让学生学有所思。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在上课前,我经常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讲台去看。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我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3.2营造课堂氛围,改革师讲生听。在美术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我通常在上课一开始先给同学们做个小游戏,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在学生做作业这一环节时,我经常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我们适逢美术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课堂。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产生厌课、厌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3“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美术教学的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在作业讲评中采用的是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 、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总之,在当前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1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使其具有新鲜感。例如我在上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魔幻的颜色》 一课时,把红、黄、蓝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用新的颜色使用染、吹、淌、滴等技法出现另一种图案,技法随意或有意的进行创作。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合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
2沟通情感,走进学生心理
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1注重距离感。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坐在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
2.2注重安全感。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其创作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得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朝笑。针对这点,我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动手参与,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给学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的参与。
3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3.1课堂作品展览,让学生学有所思。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在上课前,我经常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讲台去看。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我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3.2营造课堂氛围,改革师讲生听。在美术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我通常在上课一开始先给同学们做个小游戏,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在学生做作业这一环节时,我经常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我们适逢美术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课堂。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产生厌课、厌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3“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美术教学的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在作业讲评中采用的是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 、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总之,在当前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