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如何有效猜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猜想的重要性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演绎、归纳、类比及推理为一体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发散思维,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推论。
  合理的猜想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勇于探究并开拓求知领域的创新意识的体现。因此,在猜想环节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发散的状态中。在假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猜想的认真排查和做出种种的解释进行提炼总结,从而作出合理的假设。
  建立猜想,确定探究目标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在这一环节来实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猜想是对目标和结论的预见性思考,它需要通过对已有物理现象的分析,综合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科学的推理,才能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二、猜想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探究式实验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不出猜想,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缺乏探究式学习的经验、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看不出已有经验与所探究问题的联系。二是不少学生的猜想不能掌握方向,思维离散,偏离了提出的问题,或指向不明且难以求证的因素。这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学生猜想的依据主要源于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这些经验未必充足;另一方面是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未必合理,或对学生启发、引导得不够。另外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猜想,而这些猜想却过于宽泛或狭窄,不能够达到最适合的效果,这就说明教师在控制猜想发散的程度上还需引导得更细致。
  三、如何帮助学生提出有效的猜想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最常用的办法是情景提示法,下面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几种方法的运用。
  方法一:利用生活情景。
  物理源于生活,反之又为生活服务。初中物理课文中有许多现象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对于易于在生活经验中提炼的探究内容,教师可以用生活经验施以引导,使学生作出有效猜想。
  探究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引导学生猜想时,老师拿出一件洗好扭干的衣服提问:
  师:一件洗好的衣服,怎样晾晒才能干的快些?
  生:把撑开晾晒、放到太阳底下晒、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
  通过生活经验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气流的快慢”三个因素并作出相应的猜想,这样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向“证实”或“证伪”的下一步。学生探究的思路就会明晰了,再通过动手操作,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方法二:设置实验情景。
  合适的情景设置很容易启发学生思维。对于一些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印象,但印象又不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到有效的猜想上。
  《压强》的活动情景引入
  在《压强》一节的引入中,教师请一位男生和一个女生帮老师钉木板,老师提问:“谁会钉得快一点?”学生笑话老师“无知”。结果相同时间内,女生钉好了,但男生失败了。当想象与实际形成巨大反差时,最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两个同学所用的钉。引发学生对铁钉的观察。教师因势利导“压力的作用效果,除了普遍认为与压力大小有关系之外?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呢?”最终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观察,学生提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第6个数据分析排除“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当把“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与“被排开液体的变化”进行联系后,离我们想要的猜想就越来越近了。到最后,老师再把“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或深度)有关”与“被排开液体的变化(体积、质量)”联系起来,那最接近真相的猜想就出来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被排开液体的体积(或重力、或质量)有关。学生就可以提出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被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下一步的研究就顺理成章了。
  方法三:利用认知迁移。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水流、交通等类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例如道路的宽窄对应导线的粗细(横截面积),路面的质量类比导体的种类(材料)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排除异项影响,使学生的猜想比较顺利的导向探究的正确方向。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要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形象生动的认知迁移法,把知识迁移到一个同学们相当熟知的生活知识或其它生活常识上去。对于初中的学生,电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水流却是很直观的现象,电流与水流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干路比作小区的主供水管道,支路比作每个家庭的供水管,通过水流大小的分析学生很容易猜想到: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方法四:通过物理定義。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们身边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这种能量是因为运动才具有的,那么动能的大小与运动关系?如果有,那运动的那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动能的大小?
  运动状态包含“速度”和“方向”两个因素,由于前面教师已经介绍了“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作铺垫,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考虑物体运动的“方向”而是直接将疑点指向物体运动的“速度”,这就达到了教师的目的;动能与 “质量大小”的联系则可以用情境提示法解决。
  要想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猜想,还需要注意帮助学生锤练物理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物理规律的表述,物理实验结论的归纳等都有严谨的要求。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经常会把一些口语化的、俚俗化的语言带进课堂,造成表达或理解的歧义,这对准确表达出学生的猜想会产生障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学会用物理语言表述问题,还要随时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的点评。尤其是对错误的物理语言描述进行点评时,更要善于挖掘出学生不规范表达背后的内容,通过不断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用规范、准确的物理语言进行阐述。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有效猜想的前提。
其他文献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教材具有优越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那究竟怎么样来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心理学了解,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非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学习中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在学习中如果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推理能力就无从发生和进行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期刊
一、激励兴趣,让课堂不再呆板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运用各种感官,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措施,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逗弄起来了。朗
期刊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都能把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如能适时点激学生,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广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
期刊
上学期,我接到一个新组成的五年级班级,可以说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都是居于中下,所以大部分学生朗读课文时加减字严重,遇到长句子时不会断句,错字连篇,特别是多音字,班里的同学基本都读错的。带问题读课文时都是走马观花,只读不思考,也不会做批注。这些都是因为课外阅读少,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期刊
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有了兴趣,所有的事情做起来都将事半功倍。在计算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还要努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
期刊
一、明确规则意识,以学校管理指引班级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管理要有序进行,自然也离不开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熟悉“大”规则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就是军训和进行校规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校规教育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班主任大可好好抓住这一时机,让每一个学生对学校的管理
期刊
有这么一句广告语: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快乐能和学习挂上钩吗?当然可以,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小學生刚刚接触,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一定要保持延续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行之有效的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千万不要把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到小学英语的身上,使他们刚接触英语就产生了厌恶感。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感到快乐,在快乐中感受到成功,创设情景让孩子轻松学习英语。优质的信息技术为教师“备”的环节提
期刊
众所周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审视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老师们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对加强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形成主体人格,发展思想,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
期刊
一、师生关系和谐,激发兴趣  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和谐”是“轻松”“愉快”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基础。和谐的语气、可亲的面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次微笑、一个手势,都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深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他们会用加倍的爱和尊敬来回报老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在喜爱你的前提下,才会乐于跟你学习。因此我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