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师;教材;学生;教学策略
  摘要:
  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一门重要的学科。处于世界信息技术领先地位的美国,在中学是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本文通过作者长期在一线教学的经验并结合2013年赴美国学习的经历,来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及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相互动态关系,寻找并形成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序:
  2013年作为“影子教师”,作者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拉法耶学区,在杰弗逊高中和奥克兰中学学习。深有感触:去了才知道,眼见为实。
  美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其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实施过程和方法,和我国有较大的差异。
  (1)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开设。
  (2)不同类别的课程根据学生年龄、水平、思维层次不同,内容设置的难易程度不同。
  (3)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把电脑作为一种工具,锻炼学生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特点:
  (1)太多的统一:统一的课程名,(全国叫信息技术,上海叫信息科技);统一的考试大纲,统一的会考……完全约束了学生的发展;
  (2)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基础学科的影响,教学方式和方法模仿基础学科,即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轻视信息素养的培养。
  ……
  下面想从教学理念及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相互动态关系,寻找并形成适合我国的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美国学者Doyle将信息素养能力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够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是作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判断所需信息,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所以,对于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唯有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立足于社会。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美国学习。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把电脑作为一种工具,锻炼学生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由于有太多的“统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得不模仿基础学科,大大约束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中美教师、教材、学生之比对
  1.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钟启泉教授提出: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必须全面、深入解读教材。只有教会学生包括知识的、方法的和过程的结构,才能最有效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基于教材且超越教材。
  【教学案例1】
  DIY计算器----“分支结构”的应用(这是2011年11月作者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修订中向全市展示的一堂公开课)。
  采用的教材是:华师大版王荣良教授主编的《算法与程序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完全按这本教材教,学生学完后很难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作者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补充了一些内容,即让算法和程序并进,交叉,让学生编制自己感兴趣的程序。
  要求学生模仿Windows中的计算器,编制一个有个性的计算器。
  事实上,学生不仅把教材上的所学知识“分支结构”用入其中,不少人通过自主探究、上网查询、使用了很多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知识,如函数、API等。
  作者在美国杰弗逊高中听了近20节课,发现美国教师采用的教材太随意,有的就是技术说明书,不利于中学生自学。
  2.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文本,是教学开展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手段。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学习者,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调整时,必须把学生自身蕴藏的资源和教材的内容进行互补。因为学生的经历、能力、家庭背景、家庭藏书等,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库。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所生成的资源、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等收集起来,运用到教学中。
  【教学案例2】
  《利用“出错信息”和“调试工具”巧妙调试程序》(这节课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学比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
  教学构思:如果学生运行自己的程序老是出错,且无法纠错,会在心里上产生恐慌……
  怎样帮助学生去克服这种害怕心理? 怎样让学生掌握一些调试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这几年,作者收集了学生在编程中的常见错误,精心做成例题,在课堂上尽量再现各种 “错误”,引导学生从一般事例中归纳程序的“错误”类型,让其他学生共享。
  美国杰弗逊高中的Matt Bechler的一堂“Personal Fin”(个人金融)课让我印象很深。
  Matt Bechler先和学生交流20分钟,引出一个金融话题,然后提出各项统计要求。学生都自己上网寻找自己需要的“教材”,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兴趣来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教学案例3】
  《信息数字化----进位制》
  教学思路:
  (1)以“猜数字”游戏为引入;
  (2)猜教师讲课的内容;
  作者发现: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里,变得不再拘束,愿想、愿说、愿做。
  下面来看看美国中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情况。
  美国教师给作者的印象:敬業、和蔼、宽容。从不批评学生,哪怕学生上课走动、讲话……
  美国学生给作者的印象:兴趣浓、放松、思维活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选择教师。
  教师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所蕴藏的资源,和学生一起成为教学内容的建构者。教师唯有给学生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才乐意跟你学,课堂也就随着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学生们欢乐的舞台。
  了解中美教育的异同后,还应分析中美这种教育为各国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无论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还是实施过程和方法等都值得我国加以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http://www.k12.com
  [2]http://www.westtown.edu/sitemap/index.aspx
  [3] 杨慧敏.美国基础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具体地说,是指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基础上,恰当地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促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因与作用  (一)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现代新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加上原来的健康体育课合并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更加强调体育课以促进学生的身心
期刊
一、结合自身环境,有效呈现教材  本地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拓展延伸,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通过对比阅读,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在启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独特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时,教材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副特点鲜明的插图,但却不能给同学们生动
期刊
区域活动以其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起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注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缺乏对区域设置理念的全方位理解  区域活动这一模式,幼儿教师更多是通过参观学习吸取的别园的模式,看到别人开展的效果挺好的,于是,
期刊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一个孩子如果在幼儿时期就可以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它的发展一定会非常迅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
期刊
社会对职业学校往往有偏见,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就读职业学校。每当我看到老师们顶着炎热酷暑、遭受冷言冷语,不辞辛劳招生时,我被老师们敬业精神深深感动。我们辛辛苦苦得把学生引荐到学校来读书后,职业学校又出现一个严峻问题:流生的现象日益严重,毕业时的总人数往往比开学初的总人数少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五十都有可能。我们好不容易把学生招来,又看到学生从校门出去,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如今国家大力
期刊
文言句子翻译是高考的一个考点,考查的虽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出题老师选择文言句子都是独具慧眼,他们选择那些有语法现象的句子來考核考生。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理解是翻译的基础,二要有语境意识。大部分学生只是注意文言句子的大概意思,而不能把握翻译的要领,孤立地翻译这个句子本身,而不懂得句子来源于文段,应把句子回归到原文中,才能符合原文的语境。三要做到“信” “达” “雅”。“信”就是准确表现原文意思,不
期刊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國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不乏学困生的存在,我将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就如何做好学困生学困原因的分析,帮扶提高成绩的措施等问题,谈点肤浅看法。  一、准确把脉问诊,精准识别学困原因  开展学困生精准识别工作,必须建立学困生精准识别机制,用“定位仪”和“瞄准器”对学困生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
期刊
我们许多人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无论小学、中学,都是学业为主,成绩第一,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可是,现在我们知道,要适应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我们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这就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做出改变,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应渗透到学校的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所以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社會需求下,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经常会问自己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每一个实验操作活动都是学生探究科学的学习过程。那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完成每一个探究活动就得从“讲清”与“听清”开始。  第一,教师要讲清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学生和每种器材第一次见面,大多都是非常陌生的,需要教师讲清并演示这种仪器的使用方
期刊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上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同时他们身上也寄托着家长的无限期望和遐想。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总悬着一颗心,他们总担心和烦恼在孩子的教育上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以下六种问题严重类型的家长:一是模具制造型(听从要求),二是温室培养型(娇惯溺爱),三是极力压榨型(学学习习),四是经济刺激型(无原则奖励), 五是原始放牧型(不闻不问),六是崇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