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一定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一节课向学生渗透了化难为易的教学思考方法。这节课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用自己的脑筋想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要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自己的认识整理之后,我认为,这节课应该凸显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课堂一开始,就出现简单的数列找规律。经历成功体验之后,让学生任意4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学生会轻而易举画出6条。接着是尝试8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密密麻麻的点,密密麻麻的线段,让学生一时数不清画了几条,甚至画不清几条,再加上客观因素中也许会让3个点在一条线段上,也许因为重复或遗漏,问题出来了,学生画的线段条数不同。可见,再用画、数的方法已经不行了,这时引出课题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生的说贯穿课堂的每个环节,规律由学生发现。引出课题之后,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并填写探索卡,学生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总线段数有什么规律关系。二者又有什么联系,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去发现,去描述,尽管是相同的题目,但学生的语言各不相同,说出的规律也是精彩纷呈。练习中对上述规律并不罢休,通过板书,再次挖掘,2个点时,2×1÷2,即每个点可画一条线段,两个点画两个一条,因为重复所以再除以2;3个点时,每个点画两条线段,共画条数3×2÷2……又让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更易运用的规律:点数×(点数-1)÷2=总线段总条数,还要注重新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齐读,以开火车形式说,打电话形式说,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三、数学课堂联系生活。也许有的学生认为:谁会闲着无聊点那么多点让去连接线段呢?后边的练习就是紧密联系生活的。有学生就想到了:5个村庄任意2个村庄间修一条路,最少修几条?还有学生想到:几个国家打比赛,任意2个国家打一场,共打几场?……这些都是可以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类型,此刻,学生享会受到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发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发现的规律不一定适于其它题目,还要通过比较图形填写表格让学生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发现其它规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得出公式加以运用。
我觉得数学课就应该这样上,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课堂一开始,就出现简单的数列找规律。经历成功体验之后,让学生任意4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学生会轻而易举画出6条。接着是尝试8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密密麻麻的点,密密麻麻的线段,让学生一时数不清画了几条,甚至画不清几条,再加上客观因素中也许会让3个点在一条线段上,也许因为重复或遗漏,问题出来了,学生画的线段条数不同。可见,再用画、数的方法已经不行了,这时引出课题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生的说贯穿课堂的每个环节,规律由学生发现。引出课题之后,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并填写探索卡,学生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总线段数有什么规律关系。二者又有什么联系,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去发现,去描述,尽管是相同的题目,但学生的语言各不相同,说出的规律也是精彩纷呈。练习中对上述规律并不罢休,通过板书,再次挖掘,2个点时,2×1÷2,即每个点可画一条线段,两个点画两个一条,因为重复所以再除以2;3个点时,每个点画两条线段,共画条数3×2÷2……又让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更易运用的规律:点数×(点数-1)÷2=总线段总条数,还要注重新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齐读,以开火车形式说,打电话形式说,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三、数学课堂联系生活。也许有的学生认为:谁会闲着无聊点那么多点让去连接线段呢?后边的练习就是紧密联系生活的。有学生就想到了:5个村庄任意2个村庄间修一条路,最少修几条?还有学生想到:几个国家打比赛,任意2个国家打一场,共打几场?……这些都是可以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类型,此刻,学生享会受到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发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发现的规律不一定适于其它题目,还要通过比较图形填写表格让学生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发现其它规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得出公式加以运用。
我觉得数学课就应该这样上,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