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我们注意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呈现,都注意到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了数学活动的思维空间。这种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提出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学生所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已经发现的结果,但数学思维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简单的再创造,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在课堂“成长”中学会学习。
  
  一、对“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来展示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为情境,从这些现实情境出发,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等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学习活动。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基本流程:教师展示数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师生合作归类筛选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质疑问题、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始终融入课堂,教师诱导启发、点评矫正始终贯穿课堂。
  
  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功能
  
  1.“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展示数学情境那一刻起,学生积极投入到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分析、探究、猜想中,教师投入到对学生的诱导启发中,整个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亲密接触、畅谈想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提供学生互助合作、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萌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3.能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提出他们悬而未决、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传授现成的数学结论,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亲历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鉴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实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发现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概念、原理与思想方法,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本质。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运用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三、“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重视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一定的现实情境或生活背景,这些现实情境或生活背景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动机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好的数学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亦能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全方位协调地参与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有效得获取新知。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切合学生实际与数学知识发展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强烈愿望,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取数学知识并能实际应用。创设数学情境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2.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教学中要不断唤起学生的好奇、质疑、批判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教学中为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给予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学习《平行线判定》时,在学习平行线判定公理的基础上诱导启发学生提出(经过归类筛选后的):①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呢?②如果被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被截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③如果被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被截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④如果外错角相等或同旁外角互补,那么被截直线是否平行?⑤怎样进行验证等等问题。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用测量验证、推理验证等方法进行了证明,最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分别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理解,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使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解决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
  3.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中数学知识的获得
  课堂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站在数学应用的终极目标上,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目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维,达到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传递给数学教师的是一种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性和探索性,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观察、探索、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能较好地促进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知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求,引出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要精心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形成认知冲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与惊愕,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  课堂教学中有了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化应激及肺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A组(35例)采用七氟烷麻醉,对照B组(35例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都会到急诊科接受首诊,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而言,具有负荷量大,压力大等特点,需要急诊护士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承受较大心理压力会导致
托尔斯泰谈到教学时说道:“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证实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数学应用与数学兴趣的培养    陶
目的:  通过对腧穴在不同状态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2、CD14、PIK3R5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针刺前后穴区体表温度变化的研究,证实TLR2、CD14、PIK3R5为腧穴由穴敏性
摘要: 求二面角是空间几何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利器,把不少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变为纯代数运算,实现了“数”与“形”的有机统一。用向量法求角避免了因添加辅助线而造成的视角干扰和复杂的逻辑推理,且向量法解题对开阔学生解题思路,激发解题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关键词: 空间几何 向量法 求二面角    一、 向量法求二面角的理论依据    定义1:如图1,图
数学教育家华罗庚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极为重要,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推动他在学习中主动探究,取得更好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在新理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见解。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个将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读者大脑中重新建立起来的过程。根据阅读教学理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
目的:  在前期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以及动物实验基础上,选择特质性病例开展机制研究,系统观察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T2DM)患者肠促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DPP-4抑制
本课题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探讨温肾药补骨脂、蛇床子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可能机理。 首先,对建立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和乳腺癌骨转移细胞株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