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技能竞赛对接模式创新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广西城市建设学校近几年来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做的一些的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教学模式;技能竞赛;对接;创新;实践
  
   序言
   我校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技能大赛开始,坚持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开展了四届技能大赛。每届技能大赛后我们都认真进行总结,然后把大赛得失的信息反馈给全体教师,采用以教学科室为单位,以教学团队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形式,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要求教师以大赛的得失为出发点,切实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地以行业工作规范、技能标准做为教学的引路人,完善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7%,双证率达95%。自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次设立“建筑技术”类项目以来,我校参加了每一届大赛,成绩不俗:2009年获得全国“工程算量”三等奖1名;“工程测量”三等奖1组(当年区级大赛未设立“建筑技术”类项目);2010年我校学生又囊括全区“工程算量”项目前八名(获奖率100%)、“工程测量”项目二、三等奖各1组;同年在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工程算量”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工程测量”三等奖1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教学与技能竞赛对接”的创新教学模式分不开。
  一、理论依据
  1.国家政策层面依据。2008年教育部就指出: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一举措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2.培养目标要求依据。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和优势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其职业性,也就是技能性。
  以就业为导向,把技能大赛的竞技标准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企业的用人标准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技能大赛构建课程体系,实现校企无缝连接,实现零距离就业。
  3.行动导向学习理论。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技术主要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其特点是:
  (1)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所有需要学生在实际中解决的问题,都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大家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2)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3)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缘于积极的参与。一方面是内在的,好奇、求知欲、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等。(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更高了。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二、实施过程
  1.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完善实施性教学方案,制订出专业技能比赛的项目。我校每个专业均成立有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创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学校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的重大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审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建设提出意见。对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进行咨询、论证,并提出建设规划方面的建议。
  我们坚持开展丰富的专业调研,走访广西区内知名的企业,总结分析中职建筑类学生将来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结合技能等级证的考核内容,并聘请专家一起进行岗位技能分析。最后我们认为工程图识读能力、施工测量、资料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技能,是与从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实践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因此,紧密结合岗位技能的需要设置专业技能比赛的各赛项,如工程测量、工程算量、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钢筋工、砌筑工、工程制图与工程字、AutoCAD建筑设计、office办公自动化、美术等比赛项目。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层次。就建筑类中职学生而言,毕业生应该是会操作、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因此,我们把能够体现质量意识,施工精度和效率,解决施工具体问题的题目作为比赛的主要内容层次。将基本的操作类技能作为一年级学生比赛的主要方向,二年级则以体现一定的分析策划能力作为主导,以适应学生在毕业学期顶岗实习的技能需要。
  我校技能大赛不仅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来开展,而且邀请各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有企业专业技能能手亲临指导,更贴近企业的工作技能标准,更缩短了学生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距离。
  2.建立健全竞赛激励机制,与教师考评相结合。学校制订并出台了《教科研及各类比赛的管理奖励实施暂行办法》以及《教师考核办法》,从制度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全校师生参与技能大赛的风气。对获奖学生进行物质、精神奖励,并优先推荐就业;对工作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评优、评先、晋级、职称评定以及优先选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等。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以大赛促进日常教学。我校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行动导向”结合竞赛的教学模式开展。根据课程的情况不同,开展课堂竞赛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以个人形式参赛的,有以团队形式参赛的,等等。以我校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首先成立课程教学团队,依据课程教学方案,明确课程教学赛点,在每个教学单元上课前就给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中搭建一个生生参与的平台,引导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定,对班级课堂竞赛活动中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优先选送参加学校的技能大赛。目前我校已形成“学校有竞赛,层层有有榜样,人人都参与”的良性局面,并已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在这样一个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技能,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自己的竞争意识。(2)以大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是一个风向标,大赛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新动向,正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针对行业中的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对教师进行培养,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下到企业进行专业顶岗锻炼,或是将行业中的技术能手请到学校为教师培训。甚至请行业技术能手参与到学生的实训及技能大赛中来。(3)以技能大赛促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将技能大赛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围绕技能大赛的标准和要求,修订专业建设和基地建设的计划与方案,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以大赛为重要契机,积极投入,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了办好大赛,学校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实训仪器、软件等设备。按照“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的要求,建设实训场所,建设了颇具规模的实训室,近两年来,我校建立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两个实训基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4)以技能大赛推动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将技能大赛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和推进课程改革,检验课程改革成果。课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可将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形成若干个项目课程,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我校结合技能大赛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如精品课程的建设、课程内容的整合、技能比赛竞赛机制的构建等等。(5)实施“双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齐发是搞好技能大赛的关键,要严格实施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实验实训课程,保证学生技能训练的时间。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并将职业资格考核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性教学中,实施“双证融通”,将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改革教学模式,培育学生个性特长和实际动手能力。(6)深入细致地挖掘竞赛内涵,积极地从竞赛举办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特别是分析总结竞赛中暴露出的一些教学上的不足问题,实现以竞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的目标。我校每届技能大赛后都召开总结反馈会,及时地分析各种竞赛现象,特别是参赛学生的答卷和实操表现,在赛后与任课教师进行反馈总结,与学生积极沟通,努力查找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研讨明确改进目标。例如,将在专业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突发事件的应急分析处理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
  三、改革创新点
  1.“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是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技能是职业学校的基本特征,围绕技能做文章,以赛造声势,以势带动氛围;技能大赛成为教师、学生、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展示平台,学校形成了重视“实际技能培训的专业课一体化,实训课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为学校丰富办学模式、塑造品牌、打造特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创新育人模式。将技能大赛与开展“三育”(吃苦奉献教育、诚信敬业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和“三创”教育(创新、创优、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肯吃苦、能奉献,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优创业的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努力掌握新本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推广价值
  1.采用竞赛方式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明确,技能特点突出,学生成就感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状况,同时,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2.建筑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教材、评价模式、教学组织、竞赛方案、试题样库等已形成完整体系,易推广。
  3.这种竞赛方式对师资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对师资队伍的培养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职学校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五、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1.要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就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举办这样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工程师(技师)”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开展技能比赛是与企业的需求、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相结合,更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使教师充分熟悉本专业实际工作。这种方式好比是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通过“实习”,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为弥补校内“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可以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的方式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
  2.完善实训基地设施,保证基地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要把技能训练、技能比赛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办好技能比赛。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比赛要求,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增加实习实训工位,优化实习实训情境,完善功能,提高比赛保障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强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根据企业、行业最新的岗位技能要求培训学生,使学生适应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全方位保障技能训练。
  3.健全竞赛机制,完善竞赛体系。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奖励办法。我校从2007年举办第一届专业技能大赛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技能大赛,使技能大赛规则不断得到完善,水平逐年得到提高,通过大赛平台,学校已经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历练手段和重要平台。
  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职业技能比赛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比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比赛与职业技能鉴定二者互相促进,通过技能比赛推动鉴定事业的发展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设。
  完善比赛运行机制,提高职业技能比赛的水平和质量。有效的比赛运行机制,是确保职业技能比赛顺利进行,提高职业技能比赛质量,提升职业技能比赛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比赛要制订完备的比赛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比赛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比赛项目,参赛人员条件,比赛内容、比赛命题标准,比赛的实施,裁判队伍的组成,表彰奖励等。二是要引入企业参与技能比赛,比赛的主题内容不仅符合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还要体现企业、行业一线现代生产工艺,同时还要体现专业文化、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
  积极开展比赛宣传,营造良好的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手段,开展对职业技能比赛的宣传报道,使职业技能比赛活动逐步深入人心,而且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技能人才成长的渠道。
  4.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有所创新,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易学。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合理设置大赛项目,有效引导、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形成“以赛促改”的局面。通过技能大赛来指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使职业院校不断调整培养标准,实现教学与需求的对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即以低龄儿童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设置实验且结果表明儿童在习得外国语的过程中,符号认知效率最低,语音识别较高,语义居中,实验也证实了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开发第2阶段的教学空间,强调语音和语义的装换,以隐形的方式将语法编入故事,通过语音、语义唤起学习者欣赏外国语的主动性,定能提高其后期的学习动力,促进后期语言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教学状态;英语语音;语言发展    德国的Humboldt指出
期刊
摘要:我们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时时离不开计算,计算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打草稿”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  关键词:草稿;习惯;能力    一、利用草稿纸,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做题正确率不够高,经过观察、分析,我认为这与草稿纸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系。我发现有些学生惰性较
期刊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总是要对每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预设,总想做到尽善尽美,然后执行到课堂中,课堂就是教案的翻版。在课堂中,教师带着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步调前进,严格掌控学生,于是,课堂成了行军训练,在统一的命令下执行统一的行动。而在这过程中,我们舍弃了知识的由来,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搁置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我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受到这一思想的制约,但一节课上的遭遇让我有了意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作用,尤其注重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特点,它较其他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就情境教学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加以浅显地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设置情境;学习积极性    初中教材中所选的名家名作有很多,体裁也是各种各样,我进入教师行列已有六年,在执教文学作品中有个问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幽默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因此,教学中需要幽默。本文从幽默信史——沟通师生心桥;幽默钥匙——打开学生智慧之门;幽默哈哈镜——镜中现原形;幽默橡皮泥——点燃创新火花;幽默乒乓球——师生共享快乐等五点来谈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如何运用教学幽默。  关键词:幽默;快乐;智慧;执手    赞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课堂上学生的笑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也是一种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这门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品德学科;品德教育;尴尬    一、目睹尴尬现象  笔者有幸参加市、区的品德学科教学竞赛
期刊
摘要:大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是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对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以下统称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调度和执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北方民族大学在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的情况上,按照院系成为教学管理重心的原则进行了教学运行管理的学院、系级职责的划分探索。  关键词:教学运行管理;重心下移;职责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运行管
期刊
摘要:在20世纪,二胡的各个方面可谓是取得长足地进步和飞跃地发展。本文通过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初期至文革初、文革期间、文革后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阐述了这四个时期二胡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艺术特色、代表人物等,从而展现了二胡艺术的飞跃发展和未来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20世纪;二胡创作;风格;继承;发展;创新    说来倒也惭愧,我自幼喜欢音乐,从小学习多种器乐,但经常是按兴趣行事,只有三分钟热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而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上对体育教学所形成的片面认识的影响,中学生心中长期存在着忽视体育学习的现象,很多学生有“不需学”或“不想学”的错误念头,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体育课的“厌学”现象,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教学;魅力;学生;身体素质    众所周知,学生在进入高中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拟就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作一些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