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贫困山区小学教育中,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对策,以供参考。在我国贫困山区小学教育中,多数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这些学生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心理健康方面会呈现出一些问题,或是自卑、或是内向等,都需要教育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由于地域的限制,通常信息闭塞且交通不便,因而山区学生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学生的父母多数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无法进行科学化的辅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未有耳闻,使得许多小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对贫困山区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在学校中获取知识,因而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为适宜,而课堂教学不仅为传递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在我國当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寻求契入点,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某一篇课文学习主人公的勇敢精神等等,都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可提升学生的“迎难”之勇气,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正向价值观的指引。教师对学生的指引非常重要,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内心十分脆弱,而教师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也自然而然被学生当做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故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善与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渐强大。
二、联系生活实践,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生命安全的教育
留守儿童与长辈一起生活时,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较大,与学生之间必然出现代沟,故一些学生的独立意识极强,与其年龄已经出现落差,即身体素质无法与独立意识相匹配,致使许多学生出现“大胆行为”。而长辈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足,学生在生活中还面临着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在我国贫困山区中,因学生失控行为所导致的人身侵害问题并不少见,可想而知,向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生命可贵”的思想,使学生的心中能够产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向价值观,而并非“毫无斗志、缺乏朝气”的成长状态。教师可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用诚挚的语言打动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拿来与学生分享,如“一些同伴因为溺水或其他原因失去生命时,他们的父母及其他亲人是多么的痛苦”,这类话语可让学生形成情感代入,并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爱惜生命,不做危险的事情。
2.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
在当代社会中,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也非常重要,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教师更要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多丰富,从而形成方向指引,让学生心中萌生“走出去”的想法,此时教师再进行“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教育,则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学生的父母为何要进城务工,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有高楼大厦,有各种颜色的汽车……对这些新奇事物的介绍,可启发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同时,教育者还要指出,当下学生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是为祖国建设作出努力,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教师可鼓励学生树立学习志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文化,在日后为社会作出贡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是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当学生面对一些不良行为时,也会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予以抵触,进而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
三、结合家庭教育,多方协作促进吸收
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教育仍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虽然学生的家长常年在城市中工作,但现代科技的发达,许多贫困山区也建设起信号塔等设施,使得电话通话不再成为梦想。教师应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向学生父母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劝说学生的父母在闲暇时间通过电话与学生进行沟通,可向学生讲述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告诫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指引。另外,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应予以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刻苦求学,切勿放弃理想。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收获明显的成果,学生在多方协作的教育模式下,自身的思想动态也会趋于健康化发展。
结束语
关于贫困山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以实际情况为根据,合理的设计教育方案,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成长特殊性,注意自身的教学用语,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陈娜娜.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永泰县调研结果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9):17-19+22.
[2]武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9):306-307.
关键词: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由于地域的限制,通常信息闭塞且交通不便,因而山区学生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学生的父母多数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无法进行科学化的辅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未有耳闻,使得许多小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对贫困山区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在学校中获取知识,因而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为适宜,而课堂教学不仅为传递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在我國当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寻求契入点,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某一篇课文学习主人公的勇敢精神等等,都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可提升学生的“迎难”之勇气,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正向价值观的指引。教师对学生的指引非常重要,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内心十分脆弱,而教师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也自然而然被学生当做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故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善与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渐强大。
二、联系生活实践,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生命安全的教育
留守儿童与长辈一起生活时,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较大,与学生之间必然出现代沟,故一些学生的独立意识极强,与其年龄已经出现落差,即身体素质无法与独立意识相匹配,致使许多学生出现“大胆行为”。而长辈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足,学生在生活中还面临着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在我国贫困山区中,因学生失控行为所导致的人身侵害问题并不少见,可想而知,向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生命可贵”的思想,使学生的心中能够产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向价值观,而并非“毫无斗志、缺乏朝气”的成长状态。教师可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用诚挚的语言打动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拿来与学生分享,如“一些同伴因为溺水或其他原因失去生命时,他们的父母及其他亲人是多么的痛苦”,这类话语可让学生形成情感代入,并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爱惜生命,不做危险的事情。
2.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
在当代社会中,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也非常重要,在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中,教师更要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多丰富,从而形成方向指引,让学生心中萌生“走出去”的想法,此时教师再进行“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教育,则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学生的父母为何要进城务工,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有高楼大厦,有各种颜色的汽车……对这些新奇事物的介绍,可启发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同时,教育者还要指出,当下学生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是为祖国建设作出努力,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教师可鼓励学生树立学习志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文化,在日后为社会作出贡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是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当学生面对一些不良行为时,也会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予以抵触,进而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
三、结合家庭教育,多方协作促进吸收
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教育仍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虽然学生的家长常年在城市中工作,但现代科技的发达,许多贫困山区也建设起信号塔等设施,使得电话通话不再成为梦想。教师应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向学生父母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劝说学生的父母在闲暇时间通过电话与学生进行沟通,可向学生讲述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告诫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指引。另外,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应予以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刻苦求学,切勿放弃理想。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收获明显的成果,学生在多方协作的教育模式下,自身的思想动态也会趋于健康化发展。
结束语
关于贫困山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以实际情况为根据,合理的设计教育方案,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成长特殊性,注意自身的教学用语,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陈娜娜.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永泰县调研结果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9):17-19+22.
[2]武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9):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