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宽度的策略

来源 :儿童大世界·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策略,加强对于物理教材的研究,通过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多方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中学生的思维宽度的教学目的。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有益的心得,现阐述如下,与同行共斟酌。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其职责就是孜孜不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至于“容器”“盛装”了多少知识,教育部门只是单纯地通过分数来进行“验证”,从而培养了不少“中国特色”的“高分低能”儿。因此,旧有的教学模式不仅桎梏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约束了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物理学习的主人翁,而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比如,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那么,势必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无聊。如果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克服传统教学手段所存在的不足,注重从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出发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既能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兴趣。如,在讲授《压强》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件与“压强”有关的真实故事,诱导学生思考:“放寒假时,老师曾和朋友们一起去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旅游,走在冰河边的时候,有一个胆大的朋友往河中间走,竟踩到刚结成薄冰的冰窟窿,他身体急速地往冰窟窿里下沉,正当朋友们发出惊呼却又来不及跑过去拉他的时候,他张开双臂把上身往前一趴,身体停止了下沉,从而做到了在危急情况下成功自救……同学们,他是利用什么物理原理救了自己?”教师以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活跃了课堂气氛,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然后,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列举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增大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情况需要减少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正确的答案。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正确定位自身的新角色,使自己成为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还通过巧设疑问,利用不设“框架”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想象,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中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倡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这一章节时,可以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作出大胆的想象,然后,教师再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同学们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师演示: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依次放入水中。(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浸没在水中。
  师问:这是为什么?
  生答:因为铁块比木块重。(教师可以先不置可否,继续发问。)
  师问:有同学坐过轮船吗?那钢筋铁骨的庞然大物为什么可以航行在海面之上呢?
  生答:因为轮船的体积大。(教师可作出赞许的表示,但暂时不作深入讲解。)
  师演示:在天平两头分别放木块和小铁块,直至天平平衡。(问:它们重量相同么?)
  生答:是的。
  师演示:将重量相同的木块和小铁块依次放入水中。(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浸没在水中。
  师问:同学们对于上述实验现象,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生答:
  1.当木块与铁块体积相同时,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浸没在水中?
  2.当木块与铁块重量相同时,为什么木块仍然浮在水面,铁块还是浸没在水中?
  3.铁块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像海中的轮船一样浮在水面上?
  4.难道木块永远是应该浮在水面上的吗?木块在什么情况才能沉到水底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述实验现象是不是都与物体的沉浮有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影响物体沉浮条件的因素……
  教师在讲授《物体的沉浮条件》时,通过直观的演示和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力求探索真相的强烈欲望,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协作,学习和掌握了物理知识,切实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们以丰富的想象对于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思考,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在创设愉快教学情境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了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圆满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秋期间,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香港迪士尼游玩。  一进园区,映入眼帘的便是19世纪的火车,第一站是梦幻乐园。梦幻乐园里有小熊维尼历险记,巴斯光年,漂流和一些小游戏,这些游戏都让我流连忘返。尤其是巴斯光年,我打了100000分,妈妈打了240000分。怎么样?好玩吧?更好玩的还在后边呢!  之后我们到了“明日世界”,这是一个让人恐怖的地方。里边有飞越太空山和快乐飞碟,我很喜欢玩飞越太空山这个游戏,上了飞
期刊
每一堂课,总希望和孩子有激情的碰撞,喜欢如林的小手高高举起,喜欢小脑袋瓜里蹦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喜欢面红耳赤地争论后恍然大悟的会心微笑……课堂上所喜欢的一切总会在师生激情的碰撞中一一呈现,所以我为课堂激情的相遇深入思考,并努力童化自己的思维,寻找激情相遇的入口。  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直线、射线和角》之前,我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直线、射线和角》主要是进一步认识
期刊
摘 要: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但对学生来说,朗读训练又是个难点。课上,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悉心指导,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自读自悟,利用妙语导读激励学生读的积极性,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服务;课余,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朗读展示活动,激起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欲望,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期刊
《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这一目标。我认为首先应从导入教学开始,完美的课堂导入活动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导入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及实际情况,谈几种课堂导入
期刊
谈及英语教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却忽视了对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教学。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但由于缺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更要加强有关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每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风土
期刊
一、小学作文评语写作的意义  话题引导、自主表达、批改撰写评语、讲评修改是作文教学的四大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身心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而每一次评语都会让学生充满期待,这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学生成长的雨露。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作文的评语是学生作文发展的阶梯。认真写评语,写出好评语,是作文教学的常规工作,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更是师生平等对话、
期刊
摘 要: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对环境概念与功能的片面理解,使幼儿园在创设环境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提高环境创设的效益,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应从更新观念、全新认识、让幼儿积极参与、与五大领域有机整合等方面出发,结合本园实际,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优化。  关键词:幼儿园 育人环境创设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
期刊
摘 要:高年级学生造句呈现“营养不良”,表现为句子缺乏层次感,“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和过度效仿文本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三要”“三不要”原则下,我利用“同词异构”改革原有造句模式,构建以下四种造句模式:基于一词多义的同词异构,基于不同情感色彩的同词异构,基于多种修辞方法的同词异构和基于多种句式的同词异构,从客观上杜绝“万用句”的出现。这种“套餐式”造句训练既让学生透彻理解词语,进一步发展其语言,
期刊
一、幼儿撒谎的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研究对象介绍。  王一 男 四岁半  (二)研究对象撒谎的行为表现。  1.与成人撒谎的行为表现。  与老师撒谎记录:(1)我妈妈也有一件跟你穿的一模一样的衣服,可漂亮了。(其实没有)(2)昨天爸爸妈妈又吵架了,他们都不要我了,还是老师你最好。(经调查没有此事,只是他忘记做家庭作业了)(3)“漂亮的衣服谁给你买的?”“是天使送的。”(4)吃饭时将自己不
期刊
背诵是阅读的升华,所谓“背诵”就是通过阅读、记忆达到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章的读书方法。长期地背诵经典,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又能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由此看来,背诵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今天的人们往往不重视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背诵教学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学生也不喜欢背诵经典。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背诵是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