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体验促成数学概念的建立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ons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中,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因此,抓好概念课教学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这次我们数学教研组就是围绕“如何开展概念课教学”开展研究.
  【关键词】 多维体验;数学概念
  一、问题提出
  我们选择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克和千克”. 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这节课比较难上.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缺乏认识. 二是学生的体验活动多停留于表面.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关注则较少. 三是教学用具的准备比较繁琐. 教学计量单位的课往往需要大量的教学具,给教学准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为此,我们让每名学生都做了课前调查,以了解学生在学习“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之前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储备,发现学生的“质量观念”的现状,为学习“克和千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二、课前调查的目的
  1. 在具体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品质量的关注.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观念.
  三、实践过程与分析
  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① 数学概念的引入. 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 数学概念的形成. 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 数学概念的巩固. 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所以我们也是围绕这三个环节,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们建构概念.
  1. 直观认识概念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着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多维度的体验
  让学生先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1克有多重,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础,又让学生经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 然后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称一称的数学活动,了解1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观念.
  3. 返回生活应用
  给学生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 再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四、思考与建议
  1. 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有意识地把学习延伸到课前. 课前,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 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 课后如果再适当地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可能会更好地巩固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观念的建立和唤醒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2.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本节课通过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数学知识不是由老师教的,而是学生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品大约是1克重的?想一想10个这样的小圆片(用质量差不多的小圆片代替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我们的学具盒又该有多重呢?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 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4.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要即时进行评价
  在“估一估,称一称”中设计了测量完一名学生的体重,估另一名学生的体重. 其中有学生估2千克,这时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个生成的资源即时作出评价“不可能”,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不可能?”这样,相信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1千克的质量观念和原型,并为后面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克和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钰红.小学数学计量单位教学的困惑、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1(1-2):119-124.
  [2]刘加霞,易玫.读懂学生的经验、直觉与逻辑:以“角的度量”的学前调研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11(1-2):42-52.
其他文献
【摘要】 有效教學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超过10年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课
贯彻新课标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和谐统一,必须课堂与课外并举,数学与生活并存,教学与巩固练习并重,才能两面兼顾,一举两得.  新课标的颁布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体风向标,但是,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衡量标准,依然是一纸试卷和试卷所表现出来的数字. 如何在教学中既能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确是摆在农村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在小学教学岗位上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注重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课堂更生动活泼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数学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和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本人就针对这些误区,和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忽视了板书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概念、定理、性质、例题等基础知识
【摘要】 电子白板的应用,给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带来了活力,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 只有合理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教”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文我就复习中如何搞好课堂有效性复习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电子白板;有效学习;复习模式  传统的复
教学片断一:情境引入、引发猜想  师:首先请大家看一幅图(课本27页的主题图),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谁会列式解答?还可以怎样列式? 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觉得这两道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根据问题得出40 56 = 56 40.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老师和他的发现很相似,但略有不同. (课件出示:40和56
在本区的一次六年级测验中,曾出现过一道打车计算车费的题目,引发了许多老师的争议:一方认为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考查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认为这个情境问题的设计带有浓厚的成人色彩,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对生活化和数学化的片面理解。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将数学化和生活化相融合才是根本。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信息,感受到我们
【摘要】高中数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既能承接初中数学的学习又能为转接大学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大学数学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新形势;学生;高中数学    一、定位高中数学学习的目标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时段的教育是在这个教育的基础上延续出来的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中数学的教育要做到:①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的数学理论
【摘要】本文在阐明高中数学后进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转化对策,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方面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以期能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成绩全面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后进生的特点;转化对策;研究    一、高中数学后进生的特点  1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数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合作学习,它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或集体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同样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归纳和演绎等过程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的优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对于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作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来抓,让好习惯和学生常伴. 什么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认为它包括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总结、善于提问、高效答题等七个方面.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