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回水抱中和气 平远山如蕴藉人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五十七年人生中,从追随南海先生「戊戌变法」到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品格到中国学术思想史之风潮涌起;从历史研究法到佛学十八篇;从《饮冰室书话》《饮冰室诗话》到《书法题跋墨迹》,梁启超之风采和魅力,似乎是后人言之不尽之话题。
  四海知名卅载前,公今五十未华颠。平生学识关天授,乱世人材几自全!当代名流齐俯首,一时风气独开先。浮湘入洛年方少,倚马文成万口传。
  这是江庸《祝梁任公五十寿诗》五首之一。诗作于一九三二年,从诗中即可看出梁启超在清末民初之影响,亦可得知江庸与梁启超交往之密及推崇之情。
  江庸,字翊云,晚号澹翁。祖籍福建长汀,一八七八年生于四川壁山,一九六O年因病在沪逝世。曾任新中国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长。江庸工诗,著有《百花山诗草》《南游诗草》等诗集。
  江庸小梁启超两岁。早在一九O一年,江庸由四川公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部法制经济科。旅日期间,江庸与梁启超相识。一九O六年,江庸回国,兼任京师法政学堂总教习。一九O九年参加归国留学生考试,以一等第四名,授大理院正六品推事,兼京师法政学堂监督。一九三一年,熊希龄组阁,梁启超出任司法部总长,是年七月,梁启超致函江庸,邀请其出任司法部次长。《梁启超致江庸书札》就是始于此时至一九二六年止,共积书札五十通,于民国十五年装池,并有江庸题署。
  梁启超不仅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其书法创作亦卓然大家。与其师南海先生一道,同样汲取碑版墓志之精华。而康南海之追求更多地体现于碑版之质朴。梁启超则不同,化用碑版墓志之端庄浑厚而展现平和疏畅之风范。同样是碑学一脉,梁启超之书风颇具江左内涵,无论是大字的楷书对联,还是小字之行草书札,犹如清辉朗照,光泽怡人。这种浸润南北、弃粗含精的书学实践正是梁启超通识的具体体现。在梁启超的存世书札中,《梁启超致江庸书札》可谓篇幅较多、保存完好之佳作。书札用纸多是饮冰室专用信笺。从行文内容看,都是致江庸之函。书札的整体风格端庄而不失灵动,笔法精纯而富于变化,风格朴茂清新,字里行间充满浓厚之书卷气。诚如苏东坡所云:「书无意于佳乃佳耳!」今择选其中四则以记之。
  第一札:
  翊云吾兄足下;昨托季常、仲和有所请于公,将以必得请为度。公夙相爱,当不致使贱子失望。今日往津,面谒太公,凡亦为此,公当能鉴厥微诚矣。临书无任挚祷,不尽万一。启超再拜。
  江庸,字翊云。蹇念益,字季常,贵州遵义人,进步党主要代表人物,时任国会议员。黄宗祥,字仲和,浙江湖州人,曾任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等职。太公,江庸之父江瀚。
  此函为古今书札之通用格式,内容是梁启超邀请江庸出任司法次长一事。世人皆知梁启超之书取法汉魏,深得碑版墓志之要。然任公之书虽从碑志而出,但以江左精神而淡化碑版之气,从而强化帖学之内涵以增加作品之雅致。传世的唐摹本中晋人书札多为行草,任公以深厚之楷书功力融入晋人行草中,其所作书札既有碑版之雄厚,又有山阴一脉之疏放朗妙。
  全篇九行,唯三行写满,其余皆近半行而参差不齐。整体看行距匀称,布白疏朗,从笔墨之落落大方中亦可想见梁启超邀请江庸之拳拳之意。
  全札楷、行、草相间,用笔结字温雅沉静而无躁气;笔法中锋侧锋并用,线条圆润丰腴而绝俗媚之气。右下方钩之浑厚饶有碑版意趣。
  起首「翊云」乃江庸之字,依形取势,纵横伸展,极具宽博之意。「吾兄」「季常」上下连写,「兄」之下撇、「常」之中竖皆外放,以缓解上下连写之紧密。「足下」二字,形体一长一短,浑如一体。「昨」「托」二字外部空间广阔。二行共四字,皆侧仄取势,精巧玲珑,晋字风范已跃然纸上。三行共八字,大小匀称,字距空阔。四行共十三字,字形大小变化极具自然。用笔见平和,骨气深存,笔画掷地有声。五行、六行之「谒」「亦」「为」三字气韵幽深。七行、八行遥接山阴秀色,而用墨却不拘泥于晋人惜墨如金之法,在中锋行笔的引导下,或重若崩云,如「公」字;或蝉翼振声,如「万」字。字形忽庄忽谐,令人遐思不已。末行「启超再拜」四字为典型的晋人尺牍写法。《书谱》日:「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梁任公此札正如是焉。
  第二札:
  翊云、云搏我兄:单周复职事,为法庭劝后计,不必问其人何如,但以事论,夫非其罪,总宜矫正。似当以办到为善。闻单案已结,当可进行,不审授经意云何?专致一函,请为转达,并为力陈。敬请。大安。启超顿首。十七日。
  张一鸦,字云搏,时任司法部次长。
  此函是梁启超致江庸和张云搏,内容为单周复职一事。全篇七行,以行带草,笔画圆洁清爽,一纸租风如优游林下。初看似与苏东坡之《人来得书帖》《新岁展庆帖》相近,盖东坡居士取法二王、颜真卿及《马鸣寺根法师碑》。梁启超书风之来源也不外乎六朝,故而貌似。然细观此札,布白之朴茂整洁,与两晋书风遥相呼应。其使转之畅,草法之纯,与唐代贺知章之小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行布局工稳,起首「翊云」云搏「端坐并立。其余九字居中成行。二行居于一行左下,以小字补齐。头上留白,脚下占满,并向左下延伸,环抱而书,穿插于三行之下。三行忽行忽草,字态浑厚,笔意清爽。「劝」「似」「当」「以」明显出自王羲之《十七帖》。四、五、六行亦是右军之法,行笔流畅之中而含朗润,犹如散步园林幽径,令人流连忘返。末行「大安」二字一笔而成,以中锋匀速提出,古朴清逸,含蓄至极。落款「启超顿首」虽拙而健,势如曲铁。「十七日」化用隶草,形短意长。三字略向右移,妙趣顿出。
  此札之书写,顺手拈来,可谓神在其中而妙寄其外。晋人书法素以尺牍称善,后世难以企及。相闻书虽字数不多,但出于有心无意之间,妙手偶得,非人力所致。孙过庭《书谱》谓:「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所能成。」书法之妙,妙在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任公此札,本乎自然也。   第三札:
  翊云足下:老伯寿诗勉成一章,苦不能佳,敬写寄呈。别撰一联,尚觉有趣,文日:铿铿说经,此老兴复不浅;鬑鬑舞綵,诸郎乐未渠央。
  此或可博老人一桑耶!谨用宣纸写就,不用色宣免俗套,俟装潢后再奉呈。季常日内北上,计当赶及松公周忌祭,想已知耶?手此,即请侍安,不尽。启超顿首。十一月二日。
  此函叙及梁启超为江翰贺寿之事。江庸为江瀚之子。江瀚度寿,梁启超亲自撰联以贺。梁启超在辞去司法总长职务后,曾诗赞江庸:「彩笔江家郎,在官我肩比。金玉兢自保,不与俗波靡。近更常为诗,就我相砻砥。」梁启超与江氏父子皆有交往。江庸与梁启超俱擅诗,这或许是他们长久交往情深意笃之重要因素。
  全篇十三行,梁启超以饮冰室专用笺书写,笔墨晶莹剔透,有杨凝式《韭花帖》之空灵,李建中《土母帖》之简洁,苏东坡《一夜帖》之清浑,而通篇笔法似又与薛道祖一脉相承。
  首行「翊云足下」气势连贯。二行、三行、四行楷、行、草相间,如「写」「别」「呈」「文」「曰」(楷写);「伯」「寿」「勉」「成」「辛」「苦」……(行写);「老」「诗」「不能」(草写)。由于布白疏朗,故而见清远萧散之致。五行、六行为十言联,天头地脚均已留白。不拘于书札所限,藉笔墨以骋怀。七行之「此或可博」,如碧波涟漪。八行自「老」至「侍」如天上流云,舒卷无碍。九行、十行、十一行、十二行如源头活水,欢快清畅。落款「启超顿首十一月他日』如清风林表,飘然而至。
  此札前四行如平湖秋月,幽深澄澈。而后情随联至,波光微涌。兴之所至,放笔为草,如风行平野,雨润新花,颇有杨凝式之遗风。
  第四札:
  翊云吾兄足下:顷有一书言编书事,寄宰平处,计日内当达。今更有细事奉询者:东方文化委员会有添补留学官费五十名事,有清华研究院毕业生三数人成绩至优,若能人东京或京都帝大研究一两年,可期大成,不识可望补此项官费否7如欲补,当托何机关保送?教育部何如?公使馆何如?乞一查见告,至盼!手此,即请侍祺,不一一。 启超顿首。十一日。
  宰平即林志钧,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部长,后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此函主要内容是梁启超托江庸查询「添补留学官费五十名」欲推荐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之事。
  民国期间,学术界有「南章北梁」之称一章太炎与梁启超一,梁启超列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首。据说陈寅恪先生列席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亦是梁启超极力推荐所致。任公先生一直得到世人敬仰,不仅因其学术思想卓越,更缘于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化育人才的品德,此函即为一例证也。
  全篇九行,整纸书写。字形大小相近,行距均匀。笔墨从容,犹如一园翠竹,清风四溢。由于书者学养深邃,此札使转起伏毫无经营之迹,运笔结字极具自然。总其终始,自是诗人气质,学人风范。
  起首「翊云吾兄」四字连贯而书,而后「足下」相连,其余六字独立,末四字一笔写讫。此行自上而下,流注如也。二行、三行字形基本独立。左顾右盼,错落有致。四行、五行忽断忽连,藉势而行。六行「可期大成」有《祭侄稿》之遗韵。底部「如欲补当」则是晋字风规,此行浑厚洒脱,颇有晋唐之法。七行字字独立,空间疏朗,与左上侧小字辉映,如庭草交翠。八行「请」字下留白到底,如初月天涯,婵媛皎洁。九行「侍祺不一一」侧仄取势;「启超顿首十一日』风度翩翩。
  任公此札之书写,似在夜静星稀之时,文心若水,包罗万象。一片恬静之中,呈现水流花放之致。诚谓骨态清和,天然逸出也。
  清末民初的半个多世纪,是历史转折之重要时期,也是文化史发展之特殊时期。其特殊性表现为,在风雷激荡之时代中诞生了许多奇才。无疑,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一位,且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梁启超之一生,无论是政治生涯还是学术生涯,都能彰显其独特价值。尤其是他贯通古今之睿智,在新旧制度交替之时代发出熠熠之光。散原老人赠梁启超诗云:「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袖手」是境界,在梁启超眼里是艺术境界。梁启超擅书,但从未以书家自居,然其毕生以读书治学为核心,承继并发扬了华夏三千年一脉相承之书学道统。其卓越之人文精神,为其书法创作带来勃勃生机。在梁启超之笔下,呈现出星河灿烂、风月无边之境界。
其他文献
这件作品料形规整匀称,体量硕大,手感厚重,玉质细腻油润,皮色金黄浓郁,呈上窄下宽、上厚下薄之状,如同一把斧头。雕刻大师在原石表面印刻和浅浮雕9枚图章,完整地保留了原石天然原貌,浑然天成。  此作出自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之手,“斧形”即“复兴”,故取名《复兴石》,苏然利用原料顶部天然的黑红皮色,阳雕传国玉玺之鸟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规则排列8枚阴刻闲章“汉并天下”、“大唐天威”、“宋文元武”、
期刊
1936年,当浙江余杭良渚镇上一位叫施昕更的小职员,发现了一些看似普通又零星散落的黑衣陶器、有孔石斧之类的古董时,谁也没能想到,过了五六十年后,这些古董居然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文化之一的良渚文化的星星之火,极大地推动了学界对中华文明进程的研究。  玉纹可能是神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江苏草鞋山、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等大型著名古遗址的集中发现和科学发掘,证实良渚文化已经具备犁耕、镰割等发达的稻
期刊
张氏帅府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吉服袍。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袍服,它是末代皇帝溥仪御赐张作霖的,后来张作霖又将它转赠给日本守备队长。79年后,这件袍服辗转被送回中国。它穿越了清末、民国、新中国3个历史时期,历经了溥仪、张作霖、植田照猪父女、汤山愧平父子6位主人,跨越了中日两国的北京、沈阳、日本高知3个市县。  实为蟒袍非龙袍  此袍为蓝色丝麻质地,轻盈柔润,面料透薄,是一件用于夏季穿着的袍服。此袍长145厘米
期刊
当代写意篆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需要交流融合但不是机械的嫁接。近些年来,篆刻领域出于创作形式表现的需要,为了强化突出作为表现手段的刀法和艺术形式构成的章法的重要性,把印文的可识、可读性置于服从于艺术形式美的地位,篆刻艺术从篆法、章法、刀法诸方面进行着一场形式革命,有的篆刻研究者提出『形式至上』论。提出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往往还会提到『印外求印』创作观念。其实这是将两种美学概念混淆的结果,
期刊
岁末年初,各位艺术达人打算如何度过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呢?在旅游、购物、饕餮之外,不如也给自己“筹办”个艺展大“趴体”吧!  帝都这个时节天寒地冻,此时,“躲”在有暖气的室内看看大展真是个不错的选择;魔都近期卯足了劲儿要在美术馆领域大干一场,新开馆的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龙美术馆都准备了丰盛的开馆“大餐”;一向被潮人们青睐的时尚之都、购物天堂——香港也丝毫不缺艺术范儿,正在这个国际化大都
期刊
蒋乐志,别署海印居士,琅琊临沂人。蒋君英骨秀气,豪迈洒脱;乐志垂颖,洒落毫素,夺人眼球,动人心魄。书者仁智,乐蒙山沂水,山水之间笃志在其所好;观者可味其法书阴阳之变,动则同参坐隐之玄妙,静亦能体察行藏之趣旨。  『琅琊古城秀,沂州圣贤多。』临沂自古美名远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临沂历来素与书法结缘,名家辈出,成为我国书法的重镇名城。王羲之一代书圣龙凤姿,颜真卿庙堂忠臣铮铮骨,两位不同时代巨擘的扛鼎之
期刊
写字是骨子里的东西  在我看来,写字是个人的行为,没必要跟人多解释。假如需要去解释什么,或对我自己进行评价的话,那就是我在追求一个书写的自然的状态。历代留下来的最好的东西都是这样,时过境迁就没有这种感觉了。至于别人会怎么看,对书写者来说并不重要。如《兰亭序》也是大伙高兴一场,王羲之也没想到记录这件事的过程会这么精彩,会留下书法史上所谓的千古绝唱。  我很简单,很直白,也没有想给别人看什么。书写时进
期刊
守住底线  高庆春  我看过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举办的当代中国写意篆刻研究展,展示形式新颖、风格面目多样,囊括了除工稳印风以外的所有风格,展现了很强的包容性。无论是写意篆刻、写意印风,还是创意印风、新概念篆刻等等,展览的名称都可以商榷,关键在于它是一种存在,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必要探讨其发展中的问题。  篆刻艺术是小众艺术,从古玺秦汉印的实用,到明代文人以石料介入篆刻,到清代流派印风的兴起,
期刊
细心的作者会发现,二〇一四年伊始,中国书协举办了『国学修养·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并且加大了书法评审的改革力度,在《中国书法》开辟『书法展览评审及其机制改进专题』,发表『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评审座谈会纪要、全国第二届手卷展征稿讨论会纪要,《书法报》亦同时刊发专家关于书法奖评选的文章等等。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当代书坛创作的风向标——评审机制中对文化的重视已经启动,我们不禁为之叫好!众所
期刊
从吴大潋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他在吉林期间,曾题全形拓十七种。这些全形拓都是由他的友人尹伯圜准备的。《皇华纪程》记载,吴大潋在吉林期间至少给尹伯圜写过四次信(二月一日、三月五日、四月四日、五月十五日),目前有二月四日一札存世,或是《皇华纪程》失载,(从时间、书法、内容来考订,必真无疑),或是二月一日的信没有发出,二月四日重写寄出。吴大潋的日记通常不记载他收到了谁的信,但是他的日记常在记载他写给别人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