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指导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知识点的复杂而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想写好作文,不仅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要拥有灵活使用这些素材的技巧,并且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分类指导是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运用此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能给学生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本文分析了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分类指导法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究了分类指导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分类指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分类指导的应用效果较差
  分类指导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教师通过日常教学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需求,然后再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要给学生更多探究与创造的机会,发挥分类指导的教学价值。但在实际的分类指导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侧重于理论灌输,这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中锻炼写作技巧,更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最终影响了分类指导教学的效果。
  2.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分类指导教学虽然可以有效降低写作难度,但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教师才能更加轻松地开展写作教学。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行为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其主动参与到写作训练中。而在现阶段的分类指导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出更多新颖的写作教学内容,这导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也没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
  作文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文字载体,学生只有将它们融入到文章中,文章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才具有感染力。一些教师在开展分类指导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就以“好人好事”这种常见的作文题目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并不会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存在的“好人好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而是让他们运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捡到贵重物品交还失主”等十分常见的素材,导致作文落入俗套的窠臼,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没有可读性。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分类指导的切入角度
  1.针对写作流程进行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不仅要对写作能力进行分类,还要對写作教学中的其他内容进行分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加严谨的文章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流程进行分类指导。写作流程可以概括为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搭建文章结构、行文、修改等几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在任一环节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选择素材阶段,面对文题,很多学生可能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素材,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相关事件?或者有没有在故事书里看过类似的故事?”这样能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
  2.针对作文类型进行分类指导
  小学生接触的作文类型一般比较简单,以记叙文、想象文、应用文为主。面对不同的作文体裁,应该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写出质量更高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例,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叙事,都需要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写一些简单的散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注重情感的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小学作文教学中分类指导的应用策略
  1.优化小学写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开展分类指导写作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结合作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带来更加新颖有趣的作文学习体验,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完善作文内容,并且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写作训练。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更具趣味性的写作训练方式。例如,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乡村风景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诗句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将这首词改写成白话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课外写作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写作“校园一角”这一文题为例,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前,可以带领学生游览校园,仔细观察,这样学生能对校园更了解,发现一些平时忽略的美好事物,从而打开写作思路,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2.将分类指导思想渗透到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将分类指导思想渗透到日常的写作训练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描写一个人的特点”为例,教师在开展分类指导教学前,可以基于自己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了解,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于观察能力较差且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指导目标应该是培养他们的基础的描写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身边比较亲近的人,例如家长、好友、同学等,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写作。对于水平稍强一些的学生,指导目标就应该放在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人、物、景的情感,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目标就是打破他们思维的局限性。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那些被忽视的陌生人,如清洁工人、交通警察等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人,然后让学生描写他们,学生的写作思维会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分类指导不仅能显著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也能为小学作文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教师可基于分类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全面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实现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让教师头疼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应努力探索,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作文有很多种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说理文等。很多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会遇到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影响着语文成绩,还关乎着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内容。此外,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非常难,教师也苦于没有良策。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究,仅供同仁参考。  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简单易写,要让学生乐于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期刊
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此时学生刚接触作文,不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写作能力,这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也让学生的学习步履维艰。因此,如何更好地教会学生写作技巧,引导他们发现写作的乐趣,是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实
期刊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热衷于追求语言华丽和形式新颖,却忽略了评价作文好坏的另一个关键点——思想性.作文缺少思想性,格调不高,即使形式再好,也难以获得高分.rn作文的“思想性”
期刊
写作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文字输出能力,还能反映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培养写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知识,基础不牢固,而写作需要发散思维,还需要对素材进行整合,无论是对于表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他们来说,写作是非常艰难的任务。思维导图正好能弥补学生的缺陷,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的写作需求。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及时记录、
期刊
所谓“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学生在写作时,通常在开头就会遇到困难。开头精彩与否决定了文章能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精彩,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才会更有信心,所以精彩的开头对于作文来说非常重要。那么,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如何借鉴教材文本,指导学生巧设作文开头呢?  一、开门便见山,铺垫下文  写作时,比较常用且容易掌握的开头方法便是“开门见山”,也就是在一开始就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文章的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微日记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获得了师生认可,它不仅是学生记录生活的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微日记就是简短的日记,特点是直白、简短,挑选重要事件和主要情感、感悟进行记录。它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帮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的写作困境。教师想真正盘活作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就可以引入微日记,鼓励学生写微日记,积攒写作经验,为写出高水平的
期刊
近年,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在传授学生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说明道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提升道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内容,作文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对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抓住时机,将德育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起来,适时引入德
期刊
所谓“整体性阅读”,是指“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全局,从文本主题、写作线索、脉络以及主旨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形成整体性的理解和认知。整体性的阅读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认知、鉴赏等也是整体性的,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融合了“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体性认知。作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从不同视角、维度出发,深挖文本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