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前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作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首次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完整而科学的概括。本文着眼于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说明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说明“现实的个人”被确立为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的必然性。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
  一、“现实的个人”的规定性
  “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并得到系统阐发的。马恩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它是历史本身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人类社会历史;另一方面说明它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任何关于人类历史的认识都应当从这个逻辑前提出发。
  《形态》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种思想路线和方法使马恩从一开始就在考察历史的起点上超越了过去一切哲学家。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其活动中表现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整地表征了作为整体存在的人。而作为整体存在的人是指“现实的个人”,它包括“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个人的活动”,这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有生命的个人一旦出现,就生活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地质、地理、气候等等自然物质基础和条件,必须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尤其必须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生产资料来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包括衣食住行以及自身生产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
  二、唯物史观的前提
  观察历史首先要确立历史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马恩明确表明人是任何历史观不可或缺的前提,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没有人也就无所谓历史。
  《形态》认为应当从现实的个人的角度研究社会历史和构成社会历史前提的人,并强调作为历史前提的个人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性活动的存在。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一方面确立了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奠立了人的历史制约性的科学根据。马恩之所以能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以往德国思辨哲学以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转而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找到了自己的新出发点。
  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到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怎样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费尔巴哈曾说: “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2]。”针对费尔巴哈的“人”,马恩进行了深度地剖析和彻底地批判。他们认为费尔巴哈虽然讲“现实的人”,但是由于他只把人看成感性的存在,孤立地考察人自身。因此,费尔巴哈的“人”依然是抽象的人,他也必定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在对唯物史观表述中,马恩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马恩的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以对传统意识形态,尤其是对被恩格斯称为唯心主义最后避难所的传统历史观的批判为前提的。
  马恩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如马恩所说:“历史的前提是人。但他们强调,这种人“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经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这种人是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的。马恩把这种条件分为现成的条件(如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承认人类的自然条件的作用,但特别重视人类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特别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马克思这一伟大的科学发现,构成了整座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础。
  三、确立“现实的个人”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个人”确立为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不是主观任意或偶然发现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首先,从横向来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必然要研究每一个现实的社会,揭示每一现实社会的复杂结构、关系和运动规律。但是,作为其主体出现的只能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这些社会关系包括:生产、交换、家庭、分工、阶级、民族等等,不管如何复杂、如何具有偶然性,都是由“现实的个人”构成的,都是“现实的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其次,从纵向关系来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是“现实的个人”通过交互作用进行生产和交往活动的运动过程。
  马恩在《形态》中,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形态》中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只在探讨自然的时候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旦涉及到历史领域,他就会变成一个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上来,但他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连的“人的关系”。所以,马恩认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要使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就必须从个别物中引申出普遍物,而不是从本身中或者像黑格尔那样从虚无中去引申。这就更说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把“现实的个人”确定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清算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必然結果。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观点体系,并不是主观任意安排的,而是由“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个人”为自己的前提和出发点,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其他文献
【摘要】: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的马基雅维利,和其在20世纪80年代被西方国家一些舆论界列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的政治思想凝聚之作《君主论》,一直受到政治哲学界的普遍研究。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权力;道德  一、政治权利观提出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利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
期刊
【摘要】:太極拳博大精深,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太极拳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正被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在教学比赛中,还是文化艺术上,都没有离开太极拳的踪影,反而是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太极拳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依赖的经济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宣传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才能最终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
期刊
【摘要】:学习美学主要就是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或者艺术创造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人生境界。美学的全部内容应该指向人生,不能脱离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是一个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也是一个创造的人生。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中国美学是一种超越美学,对境界的追求成为他的重要特点。境界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理论中意义最为纷繁的概念之以。讨论中国美学的意境、境界、境、意象等范畴是中国美学
期刊
【摘要】:古筝的形制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独具民族特色,深受广大家长和儿童的喜爱。近年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普及,儿童学习古筝日趋升温,古筝学习成为多数儿童素质拓展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儿童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主动性低、效果差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古筝艺术的特点与幼儿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表象、内在特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论述。   【关键词】:兴趣培养;正确的教学方法;正确的练习方法  古筝的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情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是对教学计划的实施阶段,是教者教的主要阶段,通过教者课堂的教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要求,也是学生吸收信息的主要渠道。顺利圆满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事半功倍的
期刊
【摘要】: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纷纷将拓展训练这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要发挥拓展训练课程在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有效性,应该深刻认识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法,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课程;有效性  对学校拓展训练的课程进行有效设计,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对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整合《人间词话》重要诗话理论,来谈对于读者诗歌写作和生活思考上的启发。  【关键词】:境界;创作;美感;感悟  一、境界之说概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先生在第一则就提出的概念,“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即有境界的词就是最上品的词,有了境界便自然会形成比较高的格调,自然会有名句遗世。而五代和宋朝的词高明且独绝的地方即在于其意境
期刊
【摘要】: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不仅可以带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可以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弊端也不断凸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性,笔者在本篇文章中就保护方式的转变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  一、双重保护方式的起源与发展  (一)安全保护观念的形成  自古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很好的存续都是历朝历代所关心的问题。纵观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化都
期刊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然而,只是单纯的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更多地当作一部有关唯物史观的巨著,对其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关注是不够的,甚至离开唯物史观孤立地解读其中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问题的阐释,正是以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揭示为基础的。因此,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更为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