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之境与世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美学主要就是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或者艺术创造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人生境界。美学的全部内容应该指向人生,不能脱离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是一个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也是一个创造的人生。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中国美学是一种超越美学,对境界的追求成为他的重要特点。境界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理论中意义最为纷繁的概念之以。讨论中国美学的意境、境界、境、意象等范畴是中国美学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要弄清其含义,必须要深入到其语源上、中国美学的理论内涵上寻求解释,还需要深入到中国美学的肌理中寻求端绪。境界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在唐代这一学说已初具规模,本文所说的境界,不是当代美学所说的境界,而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境界说。笔者通过对境界的解释和分析来阐明境界与人的心灵世界的一种相互关系。
  【关键词】:中国美学;境界;中国哲学
  “境”,也就是境界。在唐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这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有关。中国哲学不重知识论而重存在论,重视将人的生存在融入到世界中去,寻求其意义。中国传统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修养,重视人的生命境界,中国哲学认为生命之间相连相动,每个生命都是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中国人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人生与艺术密切相关。这些思想都对境界理论产生影响。境界,其实就是世界。
  一.哲学意义中的境界观
  中国哲学中的境界观,其实是从境界、世界中提升出来的。但哲学意义上的境或境界,不是指具体的物理空间,而是人心所对之世界。人生活在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境界是人的生命体验对世界的反应。中国古人所说的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强调的就是心灵境界和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境界这一术语之所以成为中国哲学乃至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术语反应的是人与外在世界所构成的关系。
  1.1 自我境界的形成
  所谓境界就是人生命的徽章。境界不同于性格、气质、知识等。境界是一个人的生命整体风貌,在其人生态度和人生的价值取向方面体现出来。艺术与人的精神气象密切联系,人心灵中的境界是在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灵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境界。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审美眼光、价值判分形成属于自我的境界。人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就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划分,人用意识的储备来分割外在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灵影像。所以境界就是意识中的世界。
  1.2影响境界的因素
  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即使是在相同的相同的时空中,内在的世界也是各异的。对宇宙之觉解、生命之感悟、人生之体验形成了每个人的不同境界。因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进而在心灵中产生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会导致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从美学中的艺术创作来说,不同的心灵境界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显现出艺术家的心灵气象。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灵境界,往往是说他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心灵境界与外部世界的一种交汇感悟。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觉,这件事对于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世界是各异的,故境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个世界是有层次之别的,故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别。
  1.3人格境界与审美境界
  审美活动与人生最是相关,人格境界与审美境界相互联系。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人格境界本身就是美学问题。第二,人的美的创造和艺术创造者心灵中的境界是分不开的,中国艺术反应的是人心灵中的境界,艺术本身就是人生之显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体现的是审美境界,也是人生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因为体现出人生之境界,才是一种美得境界。第三,审美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如王羲之的,我当以乐死,这种痛快的人生格调,是一种审美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所以说,中国美学追求心与物、意与境、神与形、情与景的相融相合、相惬相兼,以人与自然、再现与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相互整合为最高审美境界。中国美学尽管也强调主体心中审美情感的引发与美的生成来源于外物的感召,但是,更多的还是强调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审美活动所向往的是心灵的抒发,是要在现实人生中达到一种解脱、超越的审美境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境界,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二.境与世界的关系
  2.1心对之境
  人的意识指示之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在世界。动物没有世界,因为有了人,世界才有意义,世界本身就是标示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境或境界一语反映的是人的意识所对之世界,它不是具体的存在物。如刘禹锡《缺题》中,“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柳宗元《禅堂》诗中的“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其中的境都指外境。
  2.2心中之境
  心中之境,是人心灵所构造出的世界,这和心对之境略有区别,前者强调所对之世界,后者更强调人心中创构之影像。如刘禹锡所说的:“释子诗,因定得境,故清;由悟遣言,故慧”。这里的因定所得之境,就是心境。“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这里的境都指人心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境与外境有联系,因为外境也是人心所对之世界,但心境则是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创造的心灵影像,是一个内在自足的世界。因此,主体心灵与宇宙精神的贯通合一,不仅包括主体与大化同流的能力,而且包括依性创化的创造精神。
  2.3由象见境
  由象见境主要有因人观境和由艺观境两种。所谓因人观境,即由人的言談方式、言行举止等所显现的境界。体现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孔子对曾参父亲曾皙所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话,喟然而叹,发出了“吾与点也”的向往之语,其中所体现的“圣贤气象”,或者说圣人的境界,反映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生命体对世界的态度,包括人的风范和格调。
  三.总结
  中国美学强调境,其实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自足的世界,世界不是只是的对象,只是的对象是局部的、外在的,境界所体现的不是一个时空概念,而是一个活的世界。境界是人心灵中出现的一个活的、流动的空间。而不是实有世界。所以说境与世界是相互融通的,境界理论也突出显示了中国哲学重视体验的倾向。境界反映的不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知识积累和整体把握,而是把人放到世界中所得到的体会、感悟、境遇等。并由此形成的审美超越、人格魅力、人生感叹、气质熏陶等。人不是在世界之外认识这个世界,人是与世界同在的,世界就是人的语言。因此境反映的是人生命的信息和生命的象征,境就是存在者得世界。总之,中国传统美学意义上的人生境界就是体道、贵真、顺情、适性的人生之境。在这样的美学追求中,人不是要站在宇宙自然的对立面去战胜和征服它,而是讲求与宇宙自然的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
  [3]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0年.
  [4]慕平译注:《尚书中华经典藏书》,中华书局,2009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关于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凸显更加重要。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中小學美术教育更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表达方式,有利于开拓大脑智慧,培养包括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
期刊
【摘要】:本文就以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对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位置、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法;内容;顺序;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始于50年代初期,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明确地提出来是在1978年,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它不同于教本族人的语法,也不同于外语教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活动是企业根据其经营、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员工的需求特点,所开展的各种文化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现代企业员工参加拓展训练中各种体验式的活动进行调查,使拓展训练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员工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员工;拓展訓练;价值  传统观念中,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出类拔萃,只需不断地补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现时代仅有这些是不
期刊
【摘要】:诗歌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够为后人呈现古代社会生活,而且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古诗歌教学的地位逐渐提升,要求教师既肩负传承古诗歌文化的重任,又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增强其审美情愫。对此,本文主要分析古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教学活动实践而提出培养和提升学生古诗歌鉴赏能力的具体策略。 
期刊
【摘要】: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咨文,史称“门罗宣言”。中外学者对“门罗宣言”褒贬不一。本文认为应从历史进程的角度评析门罗宣言,门罗宣言有孤立主义的影子,也是特定历史阶段美国实力的反应。从思想观念来看,门罗宣言的一些思想与封建君主制的外交观念相比,具有进步性。从时间上来看,前期体现出较强的进步性,后期则表现出更多的扩张性。  【关键词】:门罗宣言;门罗主义;孤立主义;扩张主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都在进行教育的改革,所有人都意识到要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跑世界,人才是关键,教育是保证。义务教育又是各项教育的基础,所以对于每个国家来说,义务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远远多于城市居民,所以农村义务教育投资问题是义务教育的重头戏。為此,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现状及原因,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提出解决办法提供支持。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
期刊
【摘要】:当前高教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高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探讨,力求能够减少高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高教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教管理;存在问题;挑战;人本缺失  一、高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也在逐渐改变,这也就为我国的高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为了能够
期刊
【摘要】: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的马基雅维利,和其在20世纪80年代被西方国家一些舆论界列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的政治思想凝聚之作《君主论》,一直受到政治哲学界的普遍研究。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权力;道德  一、政治权利观提出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利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
期刊
【摘要】:太極拳博大精深,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太极拳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正被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在教学比赛中,还是文化艺术上,都没有离开太极拳的踪影,反而是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太极拳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依赖的经济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宣传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才能最终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