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中职教育院校的各方面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与提升。按照教育的大方向,针对于中职的同学们来说,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同时,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同样占有中职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德育教育是每一位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健全而独立的人格,为同学自身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本文针对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运用这一主题,提出现阶段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管育并重;有效应用
前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中职相关院校的教育过程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中职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始终在引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班主任对学生的主要工作逐渐从强制管理到正确引导,从压制同学到尊重学生进行逐步转型,所以如果班主任可以充分认识,理解,和体会“管育并重”教育方式的理念和优点,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其融会贯通于学生的教育,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并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取得长足发展,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中职德育工作现状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中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可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由于生源的欠缺而加大了招生范围和降低了招生要求,以至于学生质量远远无法达到预期,与此同时在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加大管理难度,除此之外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是中职教育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德育量化制度是很多中职院校甚至各大高校都采取的措施。由于德育量化的分数与学生自身的奖学金和评奖评优直接挂钩,所以老師可以通过扣除或者奖励相应同学的的德育量化分数来此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无疑这种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德育量化积分措施是有效的,能够很大程度上规范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可在同学们心理就会逐渐形成为分数而规范的不良思想,这种心理本身也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滋生功利主义思想,不利于同学们的德育工作的后续发展。并且有部分中职学生并不在乎这方面的分数高低,也不在乎奖学金和评奖评优,这部分学生老师和学生如果不从思想入手加以教育,那么将不会有任何方式来帮助这部分学生规范行为。
(二)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行为
现阶段中职教育中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还是班主任是主要的负责领导人,之所以会出现班主任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行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有两个因素,第一,老师自身教育水平受限制,由于教师师资的短缺,有部分中职老师的自身教育水平是无法达到学校和同学们的要求的,这在学生之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第二,在几乎全部的中职教育班级中,同学们人数是远大于班主任的,一对多的教育模式也就造成班主任管理精力严重不足,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个同学的心理和各个方面的需求,况且老师自身还有时间方面的约束,这也对学生教育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第三,学校老师严格按照德育量化积分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管理,太过于注重分数的考核,而忘却了德育考核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分数的高低,而是引导同学们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的德育水平。第四,中职学生本身对老师和学校的排斥,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开展相应的教学要求,这些学生是老师教育工作中很头疼的一部分。
二、”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一)发挥”育“的作用
所谓“育”,是教育,是引导,是沟通。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眼中,学校本就是一个十分约束的“牢笼”,而班主任也总是不苟言笑的不受欢迎的存在,学生和老师长期出于一种敌对的状态,这样无疑阻碍了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不利于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正常高效的进行。为了更好的去纠正同学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格外注意,在他们犯错的时候不是仅仅的一味指责,而是耐心的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去逐步分析同学们的行为,达到“以理育人”的要求,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从管理者到引导者,从老师到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理解德育中的”管“
”管育并重“中的“管”,不是强制性的管制,而更多的是理解性的管理。在现实中,老师们出于对学生们的关心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在生活或是学习方面对学生加以约束和管理,想让孩子们按照自己所定制的理想化的标准来发展,逐步去长成自己理想中的学生样子,可是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他们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所以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按部就班,长成理想化的人。班主任正确理解,认识,实施德育中的”管“,在不触犯道德底线的前提下,更多的去让同学充分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对孩子成长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强”德”“育“结合
结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青春期的学生总有一种向往自由,想要自主独立的念头,单方面的被管束是每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不愿接受的。再加上这个时段的孩子心思细腻而敏感,可能老师家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德”“育“结合,刚柔并济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生有不当的行为后不要一味的去指责他,先弄清他这么做的理由,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帮助他进一步分析他行为的鲁莽之处和不适之处,得到孩子们的认同过后,我相信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这样的话,我相信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并且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在慢慢的变得亲密,一举两得。
结语: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的长时间影响下,”管“的重要性总是被摆在突出位置,而“育”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忽视,也就造成长时间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对于班主任这一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如果可以把“管育并重”的理念充分恰当的运用到日常教育中,适当的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速对学生们的德育工作的推进,这样的话我相信一定可以更加全面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 “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 新校园(中旬), 2016(9):177-177.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管育并重;有效应用
前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中职相关院校的教育过程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中职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始终在引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班主任对学生的主要工作逐渐从强制管理到正确引导,从压制同学到尊重学生进行逐步转型,所以如果班主任可以充分认识,理解,和体会“管育并重”教育方式的理念和优点,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其融会贯通于学生的教育,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并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取得长足发展,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中职德育工作现状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中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可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由于生源的欠缺而加大了招生范围和降低了招生要求,以至于学生质量远远无法达到预期,与此同时在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加大管理难度,除此之外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是中职教育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德育量化制度是很多中职院校甚至各大高校都采取的措施。由于德育量化的分数与学生自身的奖学金和评奖评优直接挂钩,所以老師可以通过扣除或者奖励相应同学的的德育量化分数来此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无疑这种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德育量化积分措施是有效的,能够很大程度上规范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可在同学们心理就会逐渐形成为分数而规范的不良思想,这种心理本身也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滋生功利主义思想,不利于同学们的德育工作的后续发展。并且有部分中职学生并不在乎这方面的分数高低,也不在乎奖学金和评奖评优,这部分学生老师和学生如果不从思想入手加以教育,那么将不会有任何方式来帮助这部分学生规范行为。
(二)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行为
现阶段中职教育中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还是班主任是主要的负责领导人,之所以会出现班主任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行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有两个因素,第一,老师自身教育水平受限制,由于教师师资的短缺,有部分中职老师的自身教育水平是无法达到学校和同学们的要求的,这在学生之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第二,在几乎全部的中职教育班级中,同学们人数是远大于班主任的,一对多的教育模式也就造成班主任管理精力严重不足,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个同学的心理和各个方面的需求,况且老师自身还有时间方面的约束,这也对学生教育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第三,学校老师严格按照德育量化积分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管理,太过于注重分数的考核,而忘却了德育考核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分数的高低,而是引导同学们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的德育水平。第四,中职学生本身对老师和学校的排斥,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开展相应的教学要求,这些学生是老师教育工作中很头疼的一部分。
二、”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一)发挥”育“的作用
所谓“育”,是教育,是引导,是沟通。在大多数中职学生眼中,学校本就是一个十分约束的“牢笼”,而班主任也总是不苟言笑的不受欢迎的存在,学生和老师长期出于一种敌对的状态,这样无疑阻碍了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不利于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正常高效的进行。为了更好的去纠正同学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格外注意,在他们犯错的时候不是仅仅的一味指责,而是耐心的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去逐步分析同学们的行为,达到“以理育人”的要求,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从管理者到引导者,从老师到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理解德育中的”管“
”管育并重“中的“管”,不是强制性的管制,而更多的是理解性的管理。在现实中,老师们出于对学生们的关心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在生活或是学习方面对学生加以约束和管理,想让孩子们按照自己所定制的理想化的标准来发展,逐步去长成自己理想中的学生样子,可是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他们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所以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按部就班,长成理想化的人。班主任正确理解,认识,实施德育中的”管“,在不触犯道德底线的前提下,更多的去让同学充分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对孩子成长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强”德”“育“结合
结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青春期的学生总有一种向往自由,想要自主独立的念头,单方面的被管束是每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不愿接受的。再加上这个时段的孩子心思细腻而敏感,可能老师家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德”“育“结合,刚柔并济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生有不当的行为后不要一味的去指责他,先弄清他这么做的理由,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帮助他进一步分析他行为的鲁莽之处和不适之处,得到孩子们的认同过后,我相信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这样的话,我相信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并且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在慢慢的变得亲密,一举两得。
结语: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的长时间影响下,”管“的重要性总是被摆在突出位置,而“育”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忽视,也就造成长时间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对于班主任这一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如果可以把“管育并重”的理念充分恰当的运用到日常教育中,适当的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速对学生们的德育工作的推进,这样的话我相信一定可以更加全面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 “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 新校园(中旬), 2016(9):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