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大农村初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的英语,到头来却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要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應试教育则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则只是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则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应该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引导,常言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即: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教懂。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特点,也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的归宿。而且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三、以活动为中心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并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知识的应用者,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展现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克服过去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合理化。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
期刊
什么是“深刻”?“深刻”有两个解释,一是直达事物的本质,二是内心的感受很深。  第一点要求我们能够看穿现象的迷惑,看清真正的面目。第二点,要求我们要有内心的共鸣,要么是感情上感同身受,要么是理解上揣摩到位。  而这两点,也恰恰是高中生还比较难做到的,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高中生的年纪不大,经历毕竟有限,大多数孩子都还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什么风雨,对社会、制度、人生、人性等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其
期刊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费时多,质量却不够理想,造成费时、低效、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有许多。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急需解决以下四大问题。  一、避免教案抄袭,讲究实用  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撰写的教案,有一半左右与所出版的特级教师的教案基本相同,有的幾乎是全部抄袭,所不同的是有时有个别错别字。许多老师也认为,备课可以备在课本空白处,这样既实用,又省时间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新理念。新课程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和谐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一)教师角色、观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  笔者所在的营头中学于2011年9月承担了省级教育科研课题《“问题学生”特征、成因和有效教育方式研究》任务,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原因,问题学生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结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认为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特征有:厌学、经常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
期刊
一、教学内容  《绣金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五线谱)第五册第二课内容。  二、教材分析  歌曲《绣金匾》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陕北民歌。歌曲通过陕北人民在正月里闹元宵、绣金匾,歌颂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抒发了陕北人民对革命领袖的热爱之情。全曲为商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十分规整。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多采用密集型,由于曲中四度纯音程的多次使
期刊
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几乎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短板,高考阅读题分值的不断增大与考生阅读能力低、阅读题普遍得分率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更令人尴尬的是目前我们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师还缺乏一种更科学的手段来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当然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
期刊
国家实施新课程以来,民族地方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收益并不大,在课程实验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还是得不到全面发展。这里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一是学校现状,有以下几点。  1.学校教学设备条件不够,老师可以查阅一些材料,但多数学生没有这种机会。  2.学校师资水平有限,比如音乐、体育、美术、生物、地理等课程能真正胜任的很少 。  3.授课质量难以保证。农村中学教师很多都是一人担任很多课程,经常顾头顾不了
期刊
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山高谷深,虽在成昆铁路边上,但距成都和西昌都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并不那么方便,经济相对落后,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加上民族学生语言表达上也存在障碍,作文教学尤其困难,我从各种培训交流和网络信息中了解到其他名族偏远山区也有相似的情况。本人在这里农村中学从教20年,就作文教学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多读书,多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