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已经确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的科学教法研究广泛展开。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理解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性地位,发挥核心作用的显得尤为重要。
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从“以人为本”观念出发,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应当承认,“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的进步、良性发展的表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矫枉过正,走向“极端”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定制约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的程度等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然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能力培养锻炼的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同等主要,不可偏废。文章认为,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大环境中,“名师出高徒”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变
我国教育传统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观念,儒家经典更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强调了师道尊严。这种教育观念,突显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利,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教育观念更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的确立,强调以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提高能力为教学根本目的,凸显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教育观念的变革,对教学改革创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应当认识到教育观念变革,是对教育观念的扬弃,而不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全盘否定,没有否定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功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对教学效果所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等,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唱独角戏,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满堂灌”、“填鸭式”等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真实写照,它只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灌输,可以传授学生以知识,难能造就创造性人才。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呼声很高,实践中探索出了“研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新方法,对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研讨不能漫无目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而不是由学生确定;开放式教学不是“放羊”,“交互式教学”不是老师学生“轮流上台或发言”,教学进程、教学秩序的控制等依赖于教师的教学驾驭能力;案例教学也不是简单的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实际上,教学方法创新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内容都以教学大纲为根本,教学进度必须遵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效果以《课程标准》规定标准为评价准则。由于课程知识体系,以及课程在整个学科知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等教师比学生熟悉,无论新旧教育观念,也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没有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进程的控制等。因此,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并没有改变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只是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更强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如根据教学内容决定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时更强调教学秩序的控制能力等。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
学习能力是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也是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教学目的而言,学生接受知识是一时之利,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将获益终身,教书育人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意义更加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锻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主动,效率大为提高。由于职业、经历、经验等明显差异,学生在培养锻炼科学的学习方法过程中,教师是指路人。
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敬业精神、永不停止的拼搏进取精神等,具有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才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能力培养等方面,教师都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尚荣.教学的核心是指導学生学会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09(4).
[2]朱汉平.激活课堂活动 提高学习效率[J].广东教育,2008(8).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
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从“以人为本”观念出发,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应当承认,“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的进步、良性发展的表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矫枉过正,走向“极端”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定制约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的程度等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然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能力培养锻炼的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同等主要,不可偏废。文章认为,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大环境中,“名师出高徒”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变
我国教育传统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观念,儒家经典更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强调了师道尊严。这种教育观念,突显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利,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教育观念更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的确立,强调以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提高能力为教学根本目的,凸显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教育观念的变革,对教学改革创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应当认识到教育观念变革,是对教育观念的扬弃,而不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全盘否定,没有否定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功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对教学效果所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等,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唱独角戏,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满堂灌”、“填鸭式”等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真实写照,它只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灌输,可以传授学生以知识,难能造就创造性人才。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呼声很高,实践中探索出了“研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新方法,对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研讨不能漫无目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而不是由学生确定;开放式教学不是“放羊”,“交互式教学”不是老师学生“轮流上台或发言”,教学进程、教学秩序的控制等依赖于教师的教学驾驭能力;案例教学也不是简单的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实际上,教学方法创新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内容都以教学大纲为根本,教学进度必须遵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效果以《课程标准》规定标准为评价准则。由于课程知识体系,以及课程在整个学科知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等教师比学生熟悉,无论新旧教育观念,也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没有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进程的控制等。因此,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并没有改变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只是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更强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如根据教学内容决定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时更强调教学秩序的控制能力等。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
学习能力是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也是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教学目的而言,学生接受知识是一时之利,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将获益终身,教书育人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意义更加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锻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主动,效率大为提高。由于职业、经历、经验等明显差异,学生在培养锻炼科学的学习方法过程中,教师是指路人。
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敬业精神、永不停止的拼搏进取精神等,具有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才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能力培养等方面,教师都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尚荣.教学的核心是指導学生学会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09(4).
[2]朱汉平.激活课堂活动 提高学习效率[J].广东教育,2008(8).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